國際在線四川報導:近日,在眉山市洪雅縣東嶽鎮的現代牧業洪雅牧場,映入眼帘的是整潔的養殖環境、現代化的牛舍和生態養殖循環系統。
據了解,現代牧業洪雅牧場佔地1000餘畝,目前存欄奶牛7000餘頭,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單體現代化奶牛養殖場。近年來,該牧場立足於資源化循環利用,以無廢棄物排放為目標,構建起一條「飼草種植——奶牛養殖——糞汙處理——沼氣發電——糞肥還田」的綠色循環產業鏈。其建成的沼液低壓灌溉管網輻射洪雅縣東嶽、中保、槽漁灘等鎮,形成6萬畝「沼液+草、茶、蔬菜、藤椒」等種養循環基地,實現糞汙資源化循環利用,成為四川省循環經濟示範。
現代牧業洪雅牧場 攝影 餘靜
種養循環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為不斷提升牛奶品質,現代牧業獨創「種養+」一體化生產模式,即牧場建在草場,工廠建在牧場,完成奶業產業鏈的「最後一公裡」,實現全產業鏈、各環節無縫連結,生產過程實現無死角監管。
沼液消納試驗田 攝影 餘靜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對該牧場而言,除了要養好每一頭奶牛,還要處理好奶牛排出的糞便。該牧場的每棟牛舍都配有刮糞機,刮糞機每隔一小時作業一次,將奶牛糞便收集到糞溝,再運到旁邊的調節池發酵,產生沼渣、沼氣和沼液。
據洪雅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餘能武介紹,洪雅縣從2006年起,開始研究種養循環技術,逐步探索形成「牛場糞汙——沼氣發酵——沼液前置處理與儲存——低壓管灌溉農作物——牧草養牛」的循環體系。牧場產生糞汙發酵處理後,通過長距離的沼液管網,密閉輸送到槽漁灘、中保等鎮的田間地頭,供當地農民隨取隨用,運用現代技術打造一個「現代牧場」,真正實現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
撬動產業鏈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洪雅縣以現代奶業為重點,突出「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的綠色發展理念,依託新希望、現代牧場等龍頭企業,走「龍頭企業+基地+專業合作社+適度規模養殖戶」模式,形成牧草種植、良種繁育、奶牛養殖、乳品加工、品牌營銷等「多業聯動」的循環經濟鏈條。
11月25日,在洪雅縣中保鎮種養循環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的牧草種植基地,農戶在進行冬季黑麥草的田間管理工作。作為牧場的下遊產業,該種植基地裡種植了牧草與其他農作物共計3000餘畝。其經過牧場管道輸送的沼液施肥灌溉後,長勢十分喜人。
據介紹,洪雅縣瑞志種植專業合作社生產出來的優質牧草提供給現代牧業洪雅牧場,生產的綠色有機蔬菜則全部銷往市場,優質牧草和有機蔬菜都是利用循環經濟管網提供的沼液進行灌溉。種養循環,不僅為農戶節約生產成本,還減少環境汙染。如今,該合作社每畝土地相比以前增收約300元,合作社成員每戶每年增收約1000元。
據悉,現代牧業洪雅牧場種養循環模式既有效破解了牛糞造成的面源汙染難題,又科學有效地實現了資源最大化利用,把以往讓人「頭痛」的牛糞「變廢為寶」,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共贏,通過帶動奶牛養殖產業鏈的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文 張琬沁 餘靜)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