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關注微信平臺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吳楚瞳 四川新聞客戶端記者 袁玥) 藏族歌曲以它豐富多彩的內容,質樸而又熱情的旋律,深受大眾的青睞。隨著時代發展,新興的潮流音樂,也對藏族傳統音樂帶來了衝擊和挑戰。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一天籟之音,《唱響民歌,天籟微你呈現——2016藏族民歌微信歌手大賽》經過海選、初賽,將於5月18日進入決賽階段。大賽海選、初賽和決賽都在微信平臺舉行,巔峰之戰-決賽5月18日至23日啟動。決賽將評選出10位獲獎選手,其中前三位選手將參加由四川人民廣播電臺民族頻率在甘孜州康定市甲根壩鄉舉辦的「廣播進藏寨——最美甲根壩」廣播現場主題直播活動。
亞東
汲取藏族文化營養 藏族歌曲獨具魅力
藏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才旦卓瑪的《翻身農奴把歌唱》,讓世人開始了解了藏族歌曲,到現在三四十年時間裡,藏族歌曲以它獨有的魅力,引起了大眾的注意,被人們傳唱。大家也對藏族歌曲產生了新的認識,開始大膽嘗試歌曲創作風格及題材的多樣化,時代性和民族性的有機結合,產生出大量的優秀作品和音樂新秀。
藏族歌曲在國內外各大歌曲比賽中獲得不少榮譽。如,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瑪於一九八九年十月獲得建國四十周年中國金唱片獎,藏族歌手亞東演唱的《嚮往神鷹》奪得了一九九五年「花城杯」全國音樂電視MTV年度金獎,藏族歌星容中爾甲,在第九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中獲「觀眾最喜歡的歌手」獎,在第十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中,西藏歌手索朗旺姆的《金色的故鄉》獲得「業餘組民族唱法金獎」和「觀眾最喜歡的歌手」獎,最近又有許多歌唱組合和音樂新秀湧現歌壇。如「高原紅組合」、「央金瑪組合」、「天音組合」、「天杵樂隊」等。藏族歌手瓊雪卓瑪、阿勇澤讓,更有韓紅在北京音樂圈的立足。
保護藏族傳統音樂傳承天籟之音
經濟發展給藏族地區帶來了劇烈的文化衝擊,打破藏族地區原有的封閉狀態,內外文化的互動,使當地本土文化在外來文化的影響與衝擊下發生各種變化。相對少數民族自身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而言,這種變化可以說是一種「瞬間」的 突變和巨變。
在音樂生活方面,人們過去所能接觸到的基本只有本民族的音樂,品種單一,無有其它選擇。如今,經濟發展為這種凝固的生活秩序注入了無窮動力,隨著交通、通訊條件的改善,封閉落後地區同外界的接觸與聯繫會越來越多,尤其是廣播、電視和網絡,為他們送來了各式各樣的「音樂大餐」。豐富多變的現代音響效果使其聽覺神經受到強烈的刺激,得到從未有過的感覺。一些人(尤以青年人)對這些新鮮、時髦的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導致本土音樂在與外來音樂的競爭中喪失大量原有的受眾群。
但「保護」不等於原封不動、畫地為牢式的保留。如何以一種更科學更合理的方式來保護和發展民族傳統音樂極為重要。因此,「保護」實 際上包含了保存與發展兩方面的內容:既要搶在那些已喪失生存環境的古老樂種消亡之前進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記錄、保存工作,以保證我們民族音樂文化基因庫 的相對完整性;同時又要為少數民族音樂及時尋找到一條能與現實相適應的發展之路,以避免其傳承出現斷裂,在中國音樂的語言體系中依然保有其獨特的成分。
對於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保存,康定縣在2005年建立了「康定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康定縣的包括情歌、山歌、對歌等音樂在內的所有傳統文化全面收集、集中貯存、科學管理,使其得到妥善的保養與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