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2 1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推薦閱讀
↓↓↓
(點擊查看詳情)
羊家嶺,
一個掩映在青山深處的貧困村,
憑藉著黨員幹部引領幫扶
和群眾不等不靠,
積極拓寬發展思路,
大力發展蛋雞、鰻鰍、雙孢菇等產業,
讓曾經無人問津的貧困村
變身為產業遍地的「生金」村。
樂安縣牛田鎮南羊村羊家嶺村小組四面環山,共有田地750畝,曾是「十三五」貧困村,全村共有129戶480人,其中貧困戶32戶105人,村民主要靠種植水稻、外出務工為主要經濟來源,長期處於家庭單幹、地塊分散、靠天吃飯、收入微薄的困境。
修通致富路
交通不便是羊家嶺村深陷貧困泥潭的重要原因。該村離牛田鎮近11公裡,進出時需翻山越嶺,十分危險。修通與外界相連的出村公路,是村民最大的夢想。近年來,樂安縣統籌整合資源,全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打造農村公路網絡體系。2016年,修通了3.8公裡的出村盤山公路,從此改變了羊家嶺村不通汽車的歷史。修通致富路的羊家嶺,路燈亮了、信號塔建起來了、農產品銷出去了、產業引進來了……
精準來幫扶
驅車沿著山路翻過山坡,來到坐落在羊家嶺村口的現代化生態蛋雞養殖場,還未進入養殖場,「咯咯咯」的叫聲就傳了出來。養殖場採用現代化、密閉式飼養模式,飼料調劑、餵養、糞便清理等過程全部為自動化作業。「就想讓大家知道,我們這個山窩窩裡也能生出『金蛋蛋』來!」養殖場負責人王華說道。作為羊家嶺村黨支部委員的王華,決心要發展好一門產業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在考慮到村裡林地多,生態環境優越,適合養殖禽類,而且雞蛋的市場風險小、發展空間大,王華因此決定發展蛋雞養殖產業。
「養殖場用電不穩問題讓我犯了難,買變壓器的話要24萬元,太貴了!」王華的養殖場建設起來可不容易。王華辦產業得到鎮、村大力支持,鎮村派幹部全程跟進,為王華申請涉農扶貧項目扶助,並為他協調了養殖場土地流轉問題,以最快速度解決批地、辦證和基礎設施建設等「築巢」難題。特別是在王華為養殖場用電不穩問題焦頭爛額時,村幹部經考察,為他出謀劃策,協調村裡接電線到養殖場,再花1.2萬元買穩壓器,既縮減了建設成本,又徹底解決了用電難題。
如今,
王華的養殖場成功引進了
10400羽雞苗,
帶動了5位村民長期務工,
其中2名貧困戶還參與入股。
產業強起來
「村裡產業這麼多,我也要發展產業走上致富路!」正在往餵料食槽加料的王紹華說道。49歲的王紹華曾是貧困戶,手部三級殘疾的他也曾迷茫過。村裡通路後,村幹部鼓勵帶頭發展產業,分享致富經。2016年,王紹華在村幹部的幫扶下,靠養20多頭黃牛掙了4萬多元,成功實現脫貧。今年他投資了5萬元入股蛋雞養殖,同時在養殖場務工,每月能有3000元的工資。「預計今年能掙個7萬元!」甩掉「窮帽子」的王紹華正闊步走上致富路,今年他還被評為村級「脫貧奮進之星」。
如今的羊家嶺,
人人奮鬥有了奔頭,
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村中產業遍地開花,
31戶貧困戶成功脫貧。
而村民的脫貧致富理念
也發生了根本的轉變,
正在從「要我脫貧」一步步轉化成為
「我要致富」的新格局。
(陳慧婷)
推薦閱讀
來源:撫州新聞網
編輯:周蓓
監製:趙靜波
商務合作:13707047850
贛東新聞
撫州小記者
問政撫州
點亮小花花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羊家嶺:山窩窩變「金窩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