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線跑魚對咱們釣魚人來說並不陌生,一時的失誤導致切線很正常,但總是切線就要考慮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了,好不容易上一條魚,正準備好好找找遛魚的感覺時,魚線被切了,這無疑對釣魚人來說非常失望,那我們應該如何減少切線跑魚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吧!
1、使用較長的子線
細心的釣友會發現,很多職業釣魚人他們在戶外釣魚時都使用了較長的子線,長子線能夠增加拉力值,便於隱藏,是垂釣大魚的首選,但是較長的子線會降低靈敏度,所以釣友應按照實際水域情況合理搭配子線長度。
2、使用調性偏軟的魚竿
偏硬的魚竿回魚快,腰力十足在垂釣小個體魚類時能夠直接飛魚上岸,但是很容易切線跑魚,偏軟的魚竿不適合搶魚時使用,但是因為調性偏軟很適合在戶外大水面垂釣大魚,能夠發揮軟調的作用,充分的運用調性遛魚,增加遛魚時的樂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切線跑魚的發生。
3、提竿不要太猛
有些釣友當發現中魚後猛地一提竿,總認為使勁才能刺中魚嘴,實際上這種行為直接導致的就是切線跑魚,如果使用不當還可能導致斷竿,這樣垂釣對魚類會產生很大的傷害,大家儘量不要這麼做,現在的魚鉤刺魚還是很快的,輕輕一提竿就可以刺中,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猛提魚竿刺魚,會讓魚類感到更多的痛苦,會奮力的想遠處逃竄,尤其是在垂釣大魚時,所發出的力量是你無法控制的,如果你有高超的遛魚技巧可能會把魚兒溜回來,如果沒有那就只能切線跑魚。
4、使用好的魚線
這個就不做過多的介紹了,有些魚線比較硬,韌性不是很好,不但降低了靈敏度還非常容易切線,正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
5、選擇手綁鉤
很多綁好的成品魚鉤都是機器綁的,鉤柄位置不準確會導致上魚後切線,有多少會用好的魚線呢?不如選擇手綁鉤,用一些好魚線自己綁的話心裡也有數。
6、勤換魚鉤子線
當我們垂釣較長時間後,由於上魚的數量,會導致子線韌性的降低,及時的更換子線可以減少切線的發生,有很多釣友自己綁的子線魚鉤使用了一年也不捨得更換,由於時間較長當遇到大魚時很有可能從鉤柄處切線。
7、合理使用魚線
再好的魚線也有它的承受能力,打個比喻;5.4米的魚竿,在垂釣6~8斤的魚時考慮到偶爾來條十斤左右的大魚,主線可以使用3.5~4號的大線,2.5~3號的子線基本上沒有問題,所以也要根據魚的大小選擇不同型號的魚線。
8、拋竿太滿
打滿竿,主線和子線還有魚竿基本上會在一個角度上,一但有大魚中鉤會直接把所有的拉力都加到魚竿的竿稍處,此時提竿,魚竿立不起來沒有了卸力的位置,很容易切線,如果魚竿調性偏硬的話可能會導致斷竿。
9、使用失手繩
失手繩是個好東西,不但可以保護魚竿還可以保護魚線,就是把遛魚的時間加長了,當打滿竿中魚後魚竿沒有立起來時,可以使用失手繩,當魚發力時,也可以使用失手繩,只要你不嫌麻煩完全沒有問題。
以上的這些方法都可以很好的減少垂釣大魚時切線跑魚的發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祝釣友《大鯽大鯉》
釣魚不是目的,出來玩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