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8 06:27 |岱山縣融媒體中心
汽配業作為岱山縣第二大工業支柱行業,在用工緊張的當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展開智能創新驅動發展的生動實踐,改變傳統製造模式,不斷突破新技術,提高企業自動化生產水平。近日,記者走進舟山海山機械密封材料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產車間,看該公司如何由「製造」向「智造」轉變。
據了解,海山公司自製研發的自動化生產流水線已成功上線。當天,記者在鈑金車間看到,一條由3臺衝床組合而成的自動化生產流水線正有序運作。據悉,該生產線主要用於製作汽車排氣管隔熱罩,從產品豎邊到整平、成形,7道工序僅需8秒鐘即可完工。
「之前都需要人工完成,1道工序1個人,現在7道工序1個人就夠了。而且第2階段已經在嘗試,爭取用機器人代替第1道工序工人,實現不需要工人,全自動生產。」該公司自動化部門部長兼總設計師林輝告訴記者,隔熱罩自動化生產線的啟用,不僅節省了人工,提升了效率,也提高了產品的品質。
林輝介紹,公司還研製了一套MES系統與自動化生產流水線銜接,該系統可實時記錄流水線的生產狀態、產量以及電流電壓等相關數據,結合人員、設備、物料、工藝等生產信息,實現人機結合、人物合一,物機聯網。
「MES系統包括設備點檢表、生產點檢表和不合格品記錄表三個表以及兩個操作指南,工作人員在後臺可通過系統對現場的數據進行採集、存儲、上傳伺服器等,以及產品的訂單下發。」林輝說,在產能大幅提升的同時,公司還採用5G技術,實現複雜的管理和控制,為生產提供有力保障。
據介紹,海山公司鈑金車間智能化改造預算投入625萬元,其中設備改造和配套300萬元,可為企業提高生產效率12%以上,降低製造成本12%以上,產品不良品率降低12%以上。
隔熱罩自動化生產流水線以及MES系統的研製,只是海山公司智能車間建設的一個縮影。從2013年引進第一臺機器人智能設備,到如今自製研發、成功建設智能設備車間,海山公司自動化、數位化、智能化的製造模式不斷推陳出新,企業自動化生產水平不斷提升,「海山製造」正在向「海山智造」邁進。
(原標題《加快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海山公司:由「製造」轉向「智造」》,原作者施佩佩。編輯黃寧璐)
15888904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