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婚姻中的「門當戶對」,不僅說經濟上,也是三觀上。
「門當戶對」這個說法,在舊時代很流行,在老一輩的眼中,「門當戶對」尤為重要。但是現在的社會,由於思想的束縛少了,各種文化的融合,人們的思想就開放了不少了,很多年輕人都覺得「門當戶對」這個說法是不適合當今時代的發展的。但是現在的時代,還是有很多受到了「門當戶對「思想的影響,那這種想法,我們是應該如何看待呢?
小編接觸過一個有關於這個想法的例子,一個上班族的女生,平時工資不算高,但是性格上是很追求上進的。她認識了男孩子,家裡是比較有錢的,應該算得上是富二代把。一直以來兩個人的感情也很穩定,終於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了。但是由於對方的父母覺得這個女孩子家庭背景跟這個男生不匹配,於是不同意他們兩個人的感情,並且強烈要求他們分開。於是,開始了談「門當戶對」色變。
關於「門當戶對」,小編想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首先,小編認為「門當戶對」一些家長似乎曲解了「門當戶對」的意思。也有可能是攀比心理在作祟,如果是經濟情況相對沒那麼好的家庭,面對對方經濟情況好的,他們可能會覺得,對方的家庭這麼優越,對於我們來說,我們能高攀得起嗎?就算這門婚姻成了,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經濟相對沒那麼好的那一家,會不會因為經濟情況而影響到家庭地位呢?
如果是家庭經濟比較好的,他們平時似乎已經習慣了追求高質量的生活。如果有一個經濟不好的對方的家庭,他們可能會覺得,他們是不是因為我們家有錢才對這門婚事那麼感興趣?如果真的成了,別人會怎麼看我們?
其次,很多人在談戀愛的時候,或許壓根不會想這個「門當戶對」的問題。一時腦熱,就會沉溺在他們幸福的愛情裡面。因為愛情往往就是產生於自己的生活環境,跟我們有相似的生活環境的人有著相似的生活節奏,這樣才能兩個人互相地吸引,以至於慢慢地產生了愛情的火花。
其實,小編對於「門當戶對」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讓我排序,我會覺得三觀比經濟條件更加重要。三觀是一種很重要的東西,它決定了我們有沒有共同話題,在日後的生活中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節奏。
就像上面說到的那個小編接觸到的例子,首先是在經濟上,雙方差距太大了。其實我也沒有說,經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是他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們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三觀方面,在經歷了剛開始的熱戀之後,我們還是要過生活的。如果這個女生跟男生的三觀是很接近的,那麼他們在後面的相處中,也不會出現特別大的問題。可是很難確保他們兩個會有相似的三觀,因為兩個人都在不一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難免確保不會在激情消退,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及時發現,總比晚了要好。
我們都想這輩子只有一次婚姻,那麼如何選擇自己的另一半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談戀愛的時候我們可以任性,喜歡就去嘗試,但是結婚的話,我們真的是需要謹慎考慮的。
以上就是小編關於「門當戶對」這個說法的想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別的想法?歡迎下方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