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免費泡芙試吃,嘗一下吧」。9月20號上午10點,在瀘州萬象匯廣場前,一群舉著免費泡芙試吃牌子的人,端著泡芙正在邀請過路的行人試吃泡芙。乍一看,似乎是蛋糕店家正在搞促銷活動,其實不然。
「這什麼東西,為什麼泡芙裡面有塑膠袋?」,一聲怒斥迅速引發了路人的關注。筆者通過走訪了解到,原來是正在試吃泡芙的王女士與陪同夥伴居然同時在泡芙中吃出了長條塑料薄膜。而泡芙裡面的薄膜恰恰是泡芙試吃工作人員故意放進去的。「不好意思,我們是在做一個主題為『塑淨自然』的公益活動,我們想通過這樣的形式呼籲大家儘量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袋」,泡芙試吃工作人員解釋道。
聽完工作人員的解釋後,試吃泡芙的王女士表示:「這個活動十分有意義,我以後一定少使用塑料製品,還要呼籲我周圍的朋友加入進來」。
通過進一步了解,原來這是瀘州天道眾合企業營銷策劃公司策劃執行的一項公益活動。據悉,「每年有超過8500隻動物死於誤食塑膠袋,而這些塑料垃圾都是人類隨意使用丟棄的,大家都知道,大自然的生物鏈的循環的,現在塑料汙染的是環境,殺死的是動物,但是如果我們不行動起來,遲早有一天,塑料垃圾毀掉的是人類自己。」瀘州九橙社都市網、瀘州天道眾合企業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創始人熊南祥說到。
有數據表明,鯨魚誤食80個塑膠袋死亡、海龜誤食塑膠袋慘死、奈良鹿誤食塑膠袋死亡等等。在網頁上搜索相關新聞,出來的數據以及條目讓人觸目驚心,如果說這些新聞足以引起大家對「該不該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反思,這一則有關「塑料已經進入人體」的研究報告出現,更應該引發人類的重視。
10月4號,是世界動物日,該保護日設立的初衷是希望藉此喚起世人關注瀕危生物,後面慢慢發展為關懷所有動物。許多坐落在長江邊上的城市都靠江而生,自小在江邊長大的瀘州人都知道,到今年初,白鱘已經宣布滅絕,其他珍稀動物中華鱘、白鱀豚、江豚足跡難尋;與此同時,今年初,國家發改委與生態環境部發布限塑令要求,並明確了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城市需在今年底前應完成的限塑任務,限塑範圍包括這些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等。為此,瀘州九橙社發起該項公益活動,呼籲大家拒絕使用一次性塑膠袋,保護環境,活動中,瀘州九橙社還為熱心市民分發了以瀘州長江為主題的可愛原創手繪環保袋。
大家都清楚的認識到了塑料垃圾的危害性,並尋求積極的方法解決問題。作為個體,如果我們繼續濫用塑料,不加節制,這些人類丟棄的塑膠袋不僅會殺死更多的動物,還將會以另一種形式回到我們身邊危害人體。保護動物,塑淨自然就是在保護人類自己,同時,記者在此呼籲,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不要讓地球只剩下人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