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家長表示,自己家孩子餵奶粉後,孩子大便次數減少,還比較乾燥,懷疑這是上火的症狀。其實,寶寶上火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家長不必要太過擔心,一些媽媽為了給寶寶降火,餵他們喝降火藥、涼茶等,這些舉動沒有必要,爸爸媽媽實則是誤解了上火的含義和原因。
一.吃母乳也會上火
奶粉不是寶寶上火的罪魁禍首,因為吃母乳的寶寶也會有上火跡象。隨著孩子長大,他們腸胃吸收能力變得更強,媽媽的乳汁能被很好的吸收,寶寶體內的食物殘留會相對之前較少,表現為新陳代謝減慢。許多媽媽誤以為是寶寶便秘了,這是不對的,寶寶大便乾燥也不是上火。寶寶上火會咽喉疼痛、面部發紅、牙齦有腫脹等,一般寶寶還睡眠不好,煩躁不安。所以寶寶上火併不是喝了奶粉,而是另有原因。
二.寶寶上火的真相
1.媽媽餵養不當
寶寶上火原因有許多,最可能的就是媽媽餵養方式不當造成的。任何事物吃的過多都會影響到身體,奶粉裡面營養豐富,含有許多蛋白質和維生素,奶粉的選擇要根據孩子成長階段,媽媽需按照孩子年齡制定比例,掌握好配比,孩子上火的概率就小很多了。
2媽媽餵奶不及時
媽媽衝完奶粉後要及時給寶寶餵下,不能為了省事一下子給寶寶衝了許多,寶寶吃不完的奶粉比較容易變質。奶粉儲存不好,外界細菌侵入會汙染到奶瓶,寶寶喝奶時也會把細菌喝到肚子裡,從而引發身體感染,出現類似上火症狀。孩子本身免疫力較差,抵禦病菌能力有限,媽媽餵奶不及時或不注意清潔奶瓶很容易造成寶寶感染,與奶粉本身無關。
三.寶寶上火了怎麼辦
寶寶上火時,媽媽通常會給孩子吃一些降火藥物,小孩子體質較弱,吃藥會對孩子腸胃造成負擔,並且也起不到太好的效果。媽媽要改善寶寶上火症狀,要從改變他的飲食習慣做起,媽媽可以給寶寶多吃一些蔬菜,如果寶寶過小就做成菜粥餵養。蔬菜裡面含有纖維較多,能促進腸道蠕動,排出寶寶體內便便,加強新陳代謝。家長也要注意培養寶寶獨立排便的習慣,每當有了想排洩的衝動,他就能及時的把體內廢物排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