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都會用盡心思給孩子做各種各樣的飯菜,採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哄孩子吃飯,為了能夠讓孩子好好吃飯、多吃飯。
小林的女兒今年開始就去上了幼兒園,小林在家也每天給女兒準備各種豐盛的早餐和晚餐,但女兒總是沒有什麼食慾,只吃了幾口就不吃了。一天晚上,小林同樣給孩子準備了晚餐,但女兒卻在吃了幾口後,對小林說:"媽媽你做的飯都沒有幼兒園阿姨做的好吃,你去跟阿姨學一學手藝吧。"
小林在聽到女兒的話之後很是傷心,自己精心做的飯菜居然比不上幼兒園阿姨做的,但女兒入園一個多月以來確實是比之前胖了一些,而一放假在家就會瘦下來,這讓小林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小林聯繫了女兒幼兒園的老師,讓她把孩子的午飯拍下來發給她。
第二天,小林就收到老師發來的照片,幼兒園的飯並不是什麼精緻好看的午飯,而是簡單的西紅柿炒雞蛋和一個雞翅,比較清淡,在看了照片後,小林才終於明白為什么女兒在幼兒園吃得比家裡多了,原來孩子更加喜歡的是比較清淡的食物,而且幼兒園的飯菜講究的是營養均衡,孩子自然也就愛吃了。
01"御用大廚"為何輸給幼兒園大鍋飯
幼兒園裡的孩子是比較多的,而飯菜的是有限的。由於孩子存在著一點的好勝心,就會在吃飯的時候搶著先吃完,然後去找老師再添加飯菜,不然就被別的小朋友搶完了。
此外,幼兒園的飯菜相比於家裡是比較清淡的,比較符合孩子們的口味,在吃到自己愛吃的食物時,孩子也會比平常吃得多。這也是為什麼小林的女兒在幼兒園吃得比較多,能夠長胖的原因。
02孩子養成不良飲食習慣的原因
1、受家長自身不良飲食習慣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學習和模仿的對象,所以,父母自身的飲食習慣也會影響孩子飲食習慣的形成。
而在生活中,一些家長會按照自己喜歡的口味做飯,在吃飯過程中也會對食物進行挑挑揀揀,自己喜歡的就吃,不喜歡的就不吃;在吃飯時囫圇吞棗,速戰速決。這些行為其實都會給孩子的飲食習慣造成一定的影響,潛移默化之,孩子就會出現挑食、偏食等不良現象。
2、錯誤的餵養方式
一些家長為了能夠讓孩子好好吃飯,就會放任孩子邊吃飯邊看電視,在做飯時也會遷就孩子的口味,滿足孩子對食物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很容易就會出現吃飯不按時、不專注的不良習慣。
03如何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1、適當食用零食
小孩子對零食是有著瘋狂的偏愛的,而吃太多零食會影響孩子在正餐時的食慾,導致孩子不好好吃飯,形成不良的飲食習慣,進而影響孩子的成長和身體健康。
所以,家長對孩子的零食要注意量的控制,適當給孩子食用零食,也要注意選擇一些質量較高的零食。
2、飯菜準備豐富
孩子對於花樣比較多的東西都是會有比較大的興趣的。因此,家長在準備飯菜時,可以增加飯菜的樣式和對飯菜進行一些裝飾,增加孩子對這些飯菜的喜愛程度,孩子在吃飯時也就不會出現挑食的情況了。
3、讓孩子學會獨立吃飯
在孩子稍微大一些的時候,家長就要讓孩子自己學會獨立吃飯,不要為了省事或是擔心孩子自己吃飯時會弄髒衣服而選擇餵養,這會讓孩子養成什麼都要他人餵的壞習慣。
家長可以通過給孩子準備專門的吃飯椅,並且適當鼓勵孩子,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養成獨立吃飯的好習慣。
總結: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要從小就培養好,家長們在培養的過程當中也要注意自己的飲食行為,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給孩子學習和模仿。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A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