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學:秋冬季如何煮一壺香醇甘甜的老白茶餅?

2020-12-13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前不久,與茶友們分享過哪些白茶適合煮著喝。

開篇,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二。

在白茶的分類中,適合煮著喝的白茶,首先要滿足年份的要求。即有一定年份的白茶適合煮著喝。其中,老壽眉的口感適合大部分茶友飲用,在秋冬季節,往往是煮茶的主角。

現有的老壽眉,根據形態劃分,有散茶和餅茶的區分。上了年份的壽眉散茶,比較少見。多數是以壽眉餅茶的形態出現。

比如存放了五年的老壽眉,往往以餅茶形態面世。

餅茶,還方便收納、運輸、存放,故而在新老茶友手中,或多或少會有壽眉餅的存在。

這樣一款高頻率出現的老茶餅,毫無疑問會成為接下來煮茶的主角。接下來,村姑陳為大家示範一遍,壽眉餅要怎麼煮。

《2》

第一步:備茶

在所有煮茶步驟中,備茶最為關鍵。

雖說壽眉餅適合煮著喝,但也要注意這些適合煮著喝的壽眉餅,有年份的要求。

根據以往的煮茶經驗,壽眉餅年份越老,煮出來的口感越為甘醇、順滑、飽滿、細膩,口感獨一無二。

不過,年份太老的壽眉餅,在挑選上存在許多風險,若是購茶經驗不夠豐富,往往會著了做舊白茶的道,傷心傷身。如果是新手入門,建議從兩年陳的壽眉餅或者是三年的壽眉餅入手,可降低買茶風險。

在選擇適合煮的壽眉餅時,也要注意甄別壽眉餅的品質。比如,那些幹茶有明顯異味、雜味、黴味的壽眉餅,就不適合煮茶。我們要挑選乾淨、無異味、香氣舒服的壽眉餅作為煮茶原料。

本文,且以剛滿三周歲的2015壽眉餅(初老)為例,解讀煮茶步驟。

《3》

第二步:準備茶具

要煮一壺香醇甘甜的老白茶,少不了一套順手的煮茶器。

在眾多煮茶器中,推薦新老茶友們使用玻璃壺+電陶爐的組合方式煮茶。購買一個質量好一些的電陶爐,可以配合多種煮茶器,玻璃材質、陶壺等都可以使用。

煮茶,玻璃材質更受偏愛。

玻璃材質,方便觀察湯色變化,可隨時控制煮茶時長,簡單方便。

除了煮茶器之外,我們還要準備以下茶具:

1、茶海(可用於洗茶以及盛放茶湯之用)

2、茶濾(出湯時可過濾)

3、茶夾、茶匙(用於清洗茶葉以及夾取茶杯之用)

4、品茗杯(用於品茶)

5、茶針/茶刀(用於撬茶)

此外,我們還要準備燒水壺、電子秤(主要用於稱茶)。這些準備工作做好後,可進入正式煮茶流程。

《4》

第三步:燒水、撬茶、洗茶

煮茶,尤其是煮高山老壽眉,請在沸水後投茶,不要從冷水開始煮茶,容易導致茶湯過於苦澀。

在準備好茶具後,我們可以先將水燒開。

注水量的多少,一般根據喝茶人數選擇。

如果是一個人喝茶,一般注水200毫升即可。此時,投茶量控制在1-1.5克即可,投茶量可根據個人口感調整。如果是2-5人喝茶,注水400毫升水,投茶2-3克。同樣,投茶量可以根據個人需求進行調整。

燒水的同時,可以撬茶。

撬茶,比較簡單。取茶餅,從茶餅外沿比較疏鬆的地方入手,刺入茶針,茶針的2/3沒入茶餅後,即可輕輕向上抬起茶針,撬取壽眉餅。

撬茶時,喝多少,撬多少,不要一次性撬取太多。

而後,用電子秤稱取重量。

在投茶前,可簡單用沸水清洗一般茶餅。清洗茶餅,步驟簡單,難度小。將稱好重量的茶餅,投入茶海中,注入沸水清洗。洗茶時間不必太長,讓沸水沒過茶餅,輕輕搖動茶海,而後快速倒出茶湯。備用。

當然,您也可以選用白瓷蓋碗作為洗茶之用。

洗茶速度依舊要快。不可長時間洗茶,避免讓茶葉內在物質過多釋放,影響口感。

《5》

第四步:投茶、煮茶

等到玻璃壺中的水沸騰後,就可以投入壽眉餅。

這個水沸騰,也有時間點。

蘇東坡說:「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預作松風鳴」。

明代張源在《茶錄》中總結了前人的經驗,提出「如蝦眼、蟹眼、魚眼、連珠皆為萌湯,直至湧沸如騰波鼓浪,水氣全消,方是純熟」。

依此,古人關於沸水,依由低到高的溫度,可細分為「蝦眼」、「蟹眼」、「魚目」、「湧泉連珠」、「騰波鼓浪」。

煮老白茶,我們通常在水如湧泉連珠時可以投入茶葉。

投茶後,等到茶和水如騰波鼓浪時,可關閉電源。用餘溫加熱10秒左右,提起茶壺,可倒出茶湯,享受第一壺茶的清甜。

而後,將茶壺靜置在一旁,待茶喝到剩1/5時,續沸水,繼續煮茶。

煮第二壺茶時,煮茶時間可以稍微長一些。水沸騰10秒後關閉電源。用餘溫加熱15秒左右,可倒出茶湯飲用。

之後的每一衝,煮茶時間遞增10秒。

《6》

第五步:品茶

茶煮好之後,倒出茶湯,置於品茗杯中,就可以開始享受湯水的滋味。

品茶湯,有訣竅,我們要用啜飲的方式。

何為啜飲?

就是在品茶時,要發出聲響,利用氣流感受茶香。

具體做法如下:喝一口茶湯,不要著急咽下,微微張開嘴巴,用力吸氣兩次,在氣流的震蕩下,茶湯和口腔內壁相互碰撞,使得茶香被放大,在口腔中生成獨特的氣味。

這種啜飲的方式,更能體會煮茶的陳香、藥香、棗香等。

喝茶時,還可以用舌尖輕輕推動茶湯,以感受湯水的醇、厚、順、滑。

《7》

除了用玻璃壺煮茶,一些風雅的茶友,還會選擇用風爐煮茶,配上橄欖炭,讓整個煮茶變得緩慢。

但用風爐煮茶,真的不容易,要花的時間太長了!

翻看資料,古人燒開一壺水,大約需要40分鐘,因而很多古畫中,總會出現一個專門燒水的茶童,一門心思就是燒水。

[清] 高簡 《松林煮茶》 圖中,就可看到一煮水小童。

心急的人,還真不容易喝到一杯好茶。

現在我們常用的電陶爐煮茶器,已經節省了不少的煮茶時間。煮茶,也能快一些。

看完村姑陳的這篇壽眉餅煮茶全攻略,不妨用自己家的壽眉餅,動手實驗起來吧!一杯香醇甘甜的茶湯,在等著你!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今日重陽,明日寒露,煮一壺帶棗香的老白茶,這裡有完整煮茶攻略
    2015的春壽眉餅,2016的白露餅,2017的秋分餅…… 在經過多年的時光沉澱後,此時儼然到了適合煮茶的好時候。 隨手拿出一餅三年陳的白露茶,撬來部分,拿出茶壺,以及煮茶的爐子,便可以開始煮茶。
  • 煮白茶也有講究,避開這幾個煮茶誤區,煮出一壺好茶!
    下雨可煮茶,飄雪可煮茶,暖日可煮茶,晴空亦可煮茶。茶,從某個方面來說,是人情緒的一種寄託,而茶香與滋味,更是對於人最好的撫慰。煮一壺水,放入適量的白茶,聽著壺中的氣泡不斷破裂,發出沸騰的聲音。便是有壺蓋的阻擋,茶香,也是擋不住的。
  • 寒冬當有老白茶相伴,煮白茶的細節你知道麼?
    、可溶性糖不斷的釋放出來,茶湯的甘甜、醇厚與純正更加深了一分。如何煮白茶?煮一杯老白茶,是國人的詩意,不過也需要關注細節。茶 詩 間煮茶的時間不宜過長,老白茶雖然耐煮,但是也不合適在水中浸泡過長的時間,煮沸後兩
  • 煮茶完整流程演示,照著做就能煮出一壺香醇可口的老白茶!
    「凡煮水一升,用末(茶末)方寸匕,若好薄者減,嗜濃者增」,「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乘熱連飲之。」前三碗味道較好,後兩碗較差。五碗之外,「非渴其莫之飲」。這就是陸羽筆下的煎茶法,步驟和流程極為複雜,最重要的是要盯著水的沸騰情況,要知道,超過三沸的水,就「老而不可食也」。
  • 選什麼壺,煮老白茶,更合適?
    《開序》老白茶,醇厚綿柔,湯感稠滑,在這寒冷的冬季,若能來上一壺煮好的老白,不失為一種享受。大樊相信茶友們手裡或多或少的已經存了一些老白茶,也聽商家或者朋友常說,老白茶拿去煮,但是如何煮,選什麼壺來煮,卻是一個疑問號。大樊分兩個章節,詳細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煮茶經驗,一是如何選壺,二是如何煮茶。
  • 老白茶、普洱(熟普)煮著喝,煮幾次合適?
    這不,上午正準備泡2018春壽眉,再次收到茶友的私信:「陳,老白茶能煮幾次呢,是像普洱茶一樣的煮法嗎?」本文就與茶友們繼續聊聊煮茶的話題:老白茶究竟煮幾次比較合適。《2》茶能煮幾次,七分天註定!張三煮的是老茶壽眉餅,準三年的,一壺能煮上七八次,一個人自己能喝上一整天。李四買的與張三是同款,同樣是用煮茶法,茶卻只能煮三壺,勉強煮第四壺,但香氣和口感都屬於強弩之末,實在是乏善可陳。排除了茶原料因素的影響,煮茶次數能有如此大差距的,在於煮茶方式。
  • 為什麼我的白茶只能煮一壺,第二壺就沒滋味了,村姑陳指出了3點
    有位茶友問:「為什麼我的白茶,只能煮一壺,煮第二壺的時候就沒什麼滋味了」?一款白茶只能煮一壺,是因為什麼?煮茶也是一樣,若是茶水比例不對,同樣會導致一壺茶只能煮一次。煮老白茶,若是只投一點點茶,加很多水的話,煮第二壺的話,滋味都會比較寡淡。像之前喝一壺玫瑰花茶,往純淨水中加上3-4朵玫瑰花,煮出來的第一壺茶雖然香氣會比較弱,但是滋味還是不錯。
  • 關於煮茶的最大疑問:為什麼老白茶能煮,新白茶卻不能?
    ~~~來跟茶友們聊一聊,什麼白茶適合煮著喝?(生化成分,就是白茶裡面的物質,如茶氨酸、茶多酚、咖啡鹼,這些就叫做生化成分)研究的結果,就是發現,隨著白茶存放年份的延長,也就是越老的白茶,它裡面的茶多酚和咖啡鹼物質,會呈現下降的趨勢,簡單總結,就是年份老的白茶,裡面的茶多酚和咖啡鹼的數量少了,轉化成了其他物質
  • 三年的,五年的老壽眉,都四五十塊錢一餅,老白茶就這個價格嗎?
    一如茶友所問:「三年的,五年的老壽眉,都四五十塊錢一餅,老白茶就這個價格嗎?」當然不是。《2》三年、五年的白茶,都是什麼價位?價格由價值決定,三年、五年的白茶,市場定價不一,各家售價不同。從百來元到上千元甚至是上萬元,不等。但定價如何,都是由品質決定,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從目前三年、五年老白茶的價格來看,有一個定律被發現——年份正宗,品質好的老白茶,價格都不便宜。
  • 圖文並茂,詳解煮老白茶全過程,撬茶、煮茶完整流程演示!
    取一壺山泉水,看壺裡的水慢慢地被煮沸,冒出細密的水霧,投茶,屋子裡的瞬間暈染上茶香。煮茶的選擇,也不少。如後發酵的黑茶、普洱茶,陳年的白茶,都是煮茶的對象。在陳年白茶中,還有具體細分。根據品種等級,可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
  • 煮好一壺老白茶,這5個細節不能忽視,煮出好茶全靠它!
    一家人或者是二三好友,圍坐在一塊兒,就著茶香,聊聊天,捧一杯熱茶在手,暖心暖胃。尤其是在北方,室內雖說開著暖氣,但依舊擺脫不了天氣的乾燥,此時更應該煮一壺白茶,以緩解冬季的乾燥。在南方過冬,全靠一身浩然正氣,室內與室外的溫度,相差不大,這時候煮茶也是一種提供熱源的做法,不論是用電煮茶,還是用炭火煮茶,都能增加一絲溫暖。
  • 煮壺老白茶,讓這個冬季不在寒冷!
    老白茶為什麼要煮?煮,是一個溫情脈脈的動作,能體會到逐漸升溫的緩慢。茶在古時不僅是時尚飲品,更重要的是它有獨特的健康功效。茶最初被發現和利用正是因其健康價值,如白茶。老白茶非常耐泡,可祛風寒,將老白茶用來煮才能完全顯現出它的神韻和精髓。老白茶煮後,其富含的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茶黃素、咖啡鹼等有益成分能夠充分被人體吸收。煮出來的老白茶,有著淡淡的荷葉香,或是棗香之味香氣怡人,口感醇厚,令人回味無窮。
  • 寒冷的冬天,適合來一壺老白茶,那煮茶好還是蒸茶好?這有個測評
    尤其一到煮茶的季節,這種糾結更盛。 本來煮一壺陳年白茶或者老白茶,一室茶香,襯著案著的佛手和柚子,配著一小碟子腰果,一碟子紅棗糕,翻一本老杜的詩集,或者老白的傳記,多麼愜意的一個周末。 然而,自從蒸茶器這種傢伙被人發明出來之後(不知道是誰發明的?這位大俠可以留個言麼?)
  • 大寒時節,煮壺老茶暖寒冬,老白茶、巖茶、黑茶、紅茶煮著喝!
    再煮壺老壽眉,真是人間最好風味!大寒時節,節氣養生著眼於「藏」,寒冬臘月裡,養生喝茶該怎麼做呢?《2》養生喝茶,不妨將茶煮著喝。大寒的冷,不到這個時節,是真的難以體會得到的。這這麼冷的天氣裡,飲食上就要尤為講究溫補,多燉些滋補的湯羹養養生,在養生喝茶上,不妨將茶拿來煮著喝。煮壺老茶暖寒冬,怎麼樣的茶,適合拿來煮著喝呢?
  • 都說黑茶、老白茶、普洱茶、紅茶煮著喝,如何煮茶,請留意細節!
    第二步,煮。而後倒出茶湯,喏,一壺茶湯就新鮮出爐了,是不是覺得超級便捷,不帶一點技術難點。哪怕是剛剛入門的新茶友,煮起茶來也能遊刃有餘,完全不似新手。只不過呢,越是簡單的步驟,越想要煮出好喝香甜的茶湯,這細節是絕對的關鍵因素,不可忽視。
  • 中秋月圓夜,月餅聚相思,五個步驟煮出一壺老白茶,溫情又解膩
    煮上一壺老白茶過國慶, 潤燥又暖身,能與全家共享。圍坐賞月、聊家常時,切上一小碟月餅,煮上一壺熱茶。悠揚的茶香,悠閒的時光, 能為團圓與美好做出最好的註解。不過, 要想煮好一壺老白茶,該要怎麼做比較好?《2》第一步,先做準備分外兩個方面。一是準備茶具;另一個則是準備茶葉。
  • 從泡白茶到煮白茶,白茶究竟有什麼魅力,讓茶友們如此舉棋不定?
    接一壺純淨水在一旁燒開,在等待之餘稱茶,將5克幹茶投入110毫升左右的蓋碗中,再注入沸水快速出湯,倒入公道杯中。 短短的幾分鐘下來,就是自己平常泡白茶的步驟了。 幹泡臺最大的好處就是乾淨整潔,沒有肆意橫流的茶水,可以集中精神在品茶上,細細的品味茶葉本身的香氣和滋味。
  • 一招教你,如何區別「煮茶」和「煮水」
    但是在如何選擇合適的壺和茶葉就十分必要了!在中國,單茶葉就有六大類,綠茶、青茶(烏龍茶)、黃茶、白茶、紅茶、黑茶,總有一款是你愛的。從茶葉的發酵程度依次排序,茶湯色會發生質的變化,特別是在顏色上會有很大的區別。
  • 存一餅老白茶,要1095天,而你泡壞它,卻只用了30秒!
    這還不容易吧,在茶農那兒,買了一餅老白茶(壽眉餅),沒存壞,藥香、陳香、花香、粽葉香,各種香氣都有。但是,茶湯一入口。咦~~怎麼這麼苦,這麼澀,有一種喝中藥的即視感。回顧整個泡茶過程,用排除法找原因。通常,能把老白茶泡的不好喝,罪魁禍首,是茶壺。對,就是茶壺。市面上有很多好看的茶壺,德化產的,或者是景德鎮出產的,配上手繪的圖案,石榴、柿子、枇杷、櫻桃……別提有多好看了,小白也沒忍住入手了幾把壺,但是都拿來泡玫瑰花茶了,用茶壺泡白茶,實在太浪費了。
  • 玻璃煮茶壺、粗陶煮茶壺、鐵壺,誰才是秋冬煮老白茶最好的選擇?
    說的有幾分道理,有些品類的茶,確實是煮著喝會得到較好的風味,像我們常見的老白茶、熟普洱等茶,煮著喝更能激發出茶的香氣,滋味也愈加醇厚。特別是老白茶,經過歲月磨洗後,白茶中黃酮、茶氨酸和咖啡鹼等物質含量提升,煮出來的滋味更加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