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位於江蘇省中北部,江淮平原東部。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是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緊密圈層城市。坐落於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點,境內有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與揚州等為淮揚菜的主要發源地,是江淮流域古文化發源地之一。
淮安市耕地分為水田、早地、望天田、水澆地和菜地等5類,其中水田比重最大,佔三分之二。耕地土壤主要為水稻土類、潮土類、砂語黑土類、黃棕壤土類、基性巖土類、石灰巖土類。由於灌溉條件優良,風調雨順之年,全市大部分耕地仍可高產穩產。
淮安很注重吃,所以對於美食很講究,美食主要以淮揚菜為主,著名的如平橋豆腐等。淮安與揚州為淮揚菜的主要發源地,淮揚菜與魯菜、川菜、粵菜並稱為中國四大菜系。淮揚菜,始於春秋,興於隋唐,盛於明清,素有「佳味之美」之譽。
盱眙龍蝦是淡水龍蝦,又稱克氏螯蝦,一般在盱眙境內的陡湖、洪澤湖、天泉湖、貓耳湖、天鵝湖、八仙湖等河湖水塘生長、繁育,是中國重要的水產資源,被列入中國農業入世後的戰略發展規劃。該種群發展特別快,尤其是每年的5—9月份更是生長旺季,已成為優勢種群。盱眙龍蝦體色紅亮,富有光澤;體表乾淨無汙物,活力強;肉質鮮嫩、肥碩飽滿。從中醫的角度看,盱眙龍蝦具有清熱解毒、強身健體等功效,是一種色、香、味、營養俱佳的美味保健食品。推薦盱眙楊四龍蝦館。
平橋豆腐是江蘇的一道名菜,提及這菜的來歷,還與乾隆南巡有關。平橋是隸屬淮安的一座古鎮,瀕臨京杭大運河的東岸,古色古香的街道,加上淳樸敦厚的鄉風民俗,使這裡很自然地成為了富有情趣、令人嚮往的地方。推薦清河生態園美食城。
盱眙螃蟹,盱眙除了小龍蝦還有螃蟹,而且歷史比小龍蝦更早,盱眙縣農副產品營銷協會自古以來蟹即是非常美味之食物,東漢鄭玄注《周禮·天官·庖人》:「薦羞之物謂四時所膳食,若荊州之魚,青州之蟹胥。」許慎《說文解字》曰:「胥,蟹醢也(醢,肉醬)。」東漢郭憲撰的《漢武洞冥記》卷三有:「善苑國嘗貢一蟹,長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殼勝於黃膠,亦謂之螯膠,勝鳳喙之膠也。
茶饊,是江蘇知名傳統點心,其中以淮安茶饊最富盛名,歷史悠久,馳名中外。1983年淮安茶饊獲江蘇省優質食品獎,1991年獲商業部飲食業優質品金鼎獎,1997年被認定為首屆中華名小吃。本品採用優質原料,經過獨特加工工藝精製而成,其色澤嫩黃,造型秀麗,松酥香脆、獨具風味,黃淮又稱為炸麻花,有別於天津麻花。淮安茶饊創於清朝後期,距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因為當時茶饊做得最好的人姓嶽,故又名「嶽家茶饊」,又因為嶽氏的家宅靠近淮安城鼓樓,所以也有人稱其為「鼓樓茶饊」。
軟兜長魚,又稱「軟兜鱔魚」,是淮揚菜中最負盛名的一道菜餚,淮安人厚待中外賓客最喜歡上這道「鮮嫩可口別具一格」的菜,讓賓客嘗鮮,贊口不絕。菜譜功效:補虛養身調理,氣血雙補調理,營養不良調理,產後恢復調理。據《山海經》記載:「湖灌之水,其中多鱔。」江淮地區盛產鱔魚,肉嫩、味美,營養豐富,淮安名廚田樹民父子以鱔為原料,可製作108樣佳餚,即著名的「全鱔席」。而軟兜鱔魚則是鱔魚席中的精品。
朱壩小魚鍋貼, "活魚鍋貼",漁家稱"小魚鍋塌",是洪澤湖漁民在長期的湖上生活實踐中,在眾多的因湖而宜的飲食習慣中創造出來的一種獨特的名餚。"小魚鍋塌"起源很早,久負盛名。正宗的湖上漁家"小魚鍋塌",魚是"小魚",通常體長一二寸,鍋是鐵鍋,急火燒之容易快熟,面和得較稀,貼在鍋邊總要往下墜,就"塌"下來了,熟後上簿下厚,故叫"鍋塌"。
蒲菜俗名蒲兒菜,是淮安特有的傳統名菜。因為它是香蒲根部的莖芽,所以又名蒲芽、蒲筍;《西遊記》稱它叫蒲根菜,在古書上則稱之為蒲、深蒲或蒲蒻。蒲,是一種野生的水生植物,又名香蒲。蒲葦韌如絲,那是老蒲。初生的蒲心蒲莖很嫩,可以食用。人類食用蒲,歷史久遠。
文樓湯包由淮安古鎮文樓而得名。文樓建於清朝道光八年(1828年),位於運河東側的古鎮河下,同蕭湖中的曲香樓隔水相望。登臨文樓,觀賞湖光水色,頓覺幽雅神怡,常為文人學士聚會之所,故由此得名曰「文樓」。) 文樓興辦之初,開清茶館,賣小點,經營漲蛋、盧肉、煮乾絲等,味滿楚城。
淮安美食很多,淮揚菜是必不可少的,每年淮安都會舉辦淮揚菜美食文化節,可以飽嘗淮揚菜的美味,最出名的,軟兜長魚,平橋豆腐,小魚鍋貼,生炒蝴蝶片,雜燴,很多很多,還有好多美味的特色早點,水煎包子,辣湯,還有淮安特色的燒餅,蟹黃湯包,帶湯蒸餃,蓋澆面,雜糧煎餅,還有很多小吃匯聚了南北東西的小吃美食,師專路,上海路那絕對讓你流連忘返還有好多小吃。淮安的小吃無論店面大小最重要的是味道,色香味俱全。你還吃過哪些淮安美食?請留言一起分享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