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謀幸福】南城為貧困勞動力打通就業渠道

2020-12-16 澎湃新聞

【為人民謀幸福】南城為貧困勞動力打通就業渠道

2019-12-30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清晨,南城縣潯溪鄉太坪村貧困戶李冬香早早地起了床,興衝衝趕到村裡的「愛心扶貧車間」,開始一天的勞作。「過去這個季節基本就是『窩冬』,現在我在家門口工作,每天有穩定的收入,幹得有勁。」去年,李冬香在駐村「連心」小分隊的幫助下,來到村裡的「愛心扶貧車間」工作,每月工資有2000多元,逐漸擺脫了貧困。

今年以來,

南城縣緊盯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把就業扶貧作為

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

建立就業創業扶貧長效機制,

「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富一方」

的效果逐步顯現。

截至目前,全縣統計貧困勞動力2326人,通過就業創業幫扶工作,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1811人,貧困勞動力就業率達77.9%。

如何打通

就業扶貧「最後一公裡」?

該縣不斷完善貧困勞動力就業信息,根據貧困勞動力的就業特點,在全縣廣泛收集適合貧困勞動力的就業崗位360餘個,並將就業崗位信息彙編成冊,發放到有就業願望的貧困勞動力手中,搭建起了貧困勞動力和用工企業間的溝通橋梁。同時,該縣還全力搭建就業平臺,通過開展扶貧專場招聘會和送崗下鄉入村活動,讓貧困戶實現就近就業。今年以來,該縣在縣工業園區舉辦了3場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2635個;在株良、龍湖、上唐等鄉鎮開展送崗位下鄉流動招聘活動,提供就業崗位1000多個。為讓貧困戶能夠掌握一技之長,提高就業收入,該縣還大力開展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圍繞務工需求和當地產業發展需要,重點開展牲畜、禽類、水產養殖、柑桔栽培等易學實用技能培訓。截至目前,全縣共培訓貧困勞動力1813人,佔比78%,通過「授人以漁」的「造血」扶貧,很多貧困戶走上了就業致富路。

(徐貴根 彭國正)

推薦閱讀

調圖後,撫州站經停列車是否減少?去北京是否更快?我們都幫你問到了…

來源:撫州新聞網

編輯:章皓馨

值班主任:萬海燕

監製:陳細勤

才鄉學堂

撫州小記者

問政撫州

為撫州點亮小花花吧~

原標題:《【為人民謀幸福】南城為貧困勞動力打通就業渠道》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就業是最大民生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打造民生幸福標杆
    過去40年,深圳勞動力市場和社保制度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變化。近年來,深圳不斷深化和諧勞動關係機制改革,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建立起全覆蓋的社會保障制度,為深圳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而近年來全球奔湧而來的人才,是深圳持續打造民生幸福標杆、優化營商環境、營造愛才惜才的城市氛圍的鮮明寫照。
  • 呼倫貝爾市人社局舉辦就業扶貧招聘周 促進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助推鄉村振興戰略,打好脫貧攻堅戰,進一步促進農村勞動力特別是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呼倫貝爾市人社局、就業服務局帶領阿榮旗、扎蘭屯、莫旗、鄂倫春旗4個旗縣的招聘單位和優秀創業項目代表於2019年10月17日上午在阿榮旗向陽峪鎮成功舉辦
  • 河北:截至10月底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87.14萬人
    從省政府新聞辦11月26日召開的「河北省人社系統穩崗就業扶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脫貧攻堅以來,我省人社系統抓緊抓實就業創業扶貧工作,多措並舉幫助貧困勞動力就業,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基礎。截至10月底,全省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87.14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25%;省外就業14.67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36%。創新政策舉措,打好就業扶貧組合拳。省人社廳會同相關部門相繼制定出臺了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1+18」就業扶貧政策體系,實現用人單位、服務主體和貧困勞動力全覆蓋。
  • 信豐縣積極拓寬就業扶貧路 實現貧困勞動力「家門口」就業
    目前,全縣建立了以七彩莊園為龍頭,古陂農伯樂、大塘惠洋、小江鎮民之樂、大阿永青、藍綠生態農業、冠博生態農業等20多家蔬菜產業扶貧基地,帶動貧困戶810餘戶就業,平均每戶年收益可達到5000元。為有效應對疫情影響,今年以來,信豐縣大力推進就業扶貧車間建設,積極引導貧困群眾在扶貧車間就業,使一批因疫情影響無法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實現了就地就近就業,確保一部分貧困勞力不因疫情影響收入。
  • 羅甸縣羅悃鎮:大力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脫貧
    近年來,羅甸縣羅悃鎮嚴格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堅持把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作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的有力抓手,大力開展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就業政策宣傳,積極與縣就業部門協作,有序組織貧困勞動力外出就業,確保「就業一人,脫貧一家」。 實現轉移就業,找準貧困「病根」是基礎。
  • 近200萬貧困人口轉移就業,湖南是怎麼做到的?
    7月21日,遠在濟南市市中區順豐快遞公司就業的龍山縣咱果鄉貧困戶魯釘杉致電感謝該縣人社局,難掩內心喜悅。 穩就業,就是穩脫貧。老鄉們有了就業,端穩飯碗,幸福生活才能穩穩的。今年以來,我省克服疫情影響,搭建線上線下就業平臺,組織勞務輸出,開通「點對點」就業服務直通車,開展務實有效的技能培訓,全力幫助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
  • 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截至5月底河北邢臺44118名貧困勞動力實現...
    河北日報記者 黃清標 通訊員 呂會傑)截至5月底,河北省邢臺市藉助扶貧車間吸納、創業帶動就業、有組織勞務輸出、扶貧專崗安置等渠道,幫助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44118人,為省定全年就業扶貧目標任務的294.76%。
  • 雞西市虎林:送技能下鄉 助力貧困勞動力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民富之源。虎林市堅持把就業創業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來抓,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職業技能學校為依託,加強勞動者尤其是貧困人口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就業創業。虎林市東誠鎮東風村村民許正順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 ​ 蘭考縣蘭陽街道辦多舉措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戰成果,蘭考縣蘭陽街道辦多措並舉,精準幫扶,因戶施策,為轄區內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提供強力保障。該街道底數澄清突出「準」字,組織扶貧辦通過國家、省扶貧信息平臺對11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65歲以下勞動力信息進行匯總,由幫扶責任人、駐村工作隊員根據系統底數逐戶進行摸排,核實貧困勞動力就業狀況,按學歷、年齡進行分類建檔。
  • 截至10月底 全國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達2973萬人
    圖為板橋鎮柏楊村村民在當地萬畝天麻生態示範種植基地採收天麻。  施雨竹攝(人民視覺)近期,湖南省桃源縣西安鎮集鎮安置區扶貧車間內一派繁忙,工人抓緊生產、趕製訂單。該扶貧車間生產多個型號的電感器,為周邊的安置區居民提供了約150個工作崗位。圖為11月18日,工人在給電感器半成品點膠。
  • 為人民謀幸福 鄭州市二七區慈善總會「溫暖二七」項目
    以人民為中心 為人民謀幸福——鄭州市二七區慈善總會「溫暖二七」項目慈善公益報(本報記者 李希金)為全力建設充滿陽光、充滿活力、充滿溫情、充滿愛心的城區截至目前,參與募捐的企事業單位達160多家,轄區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達14萬餘名,三年累計募捐總額近2億元,直接救助困難群眾達4萬餘人,幫扶就業2萬餘人,受益群眾達27餘萬人。
  • 吸納貧困勞動力破萬 威寧圍繞「三白」產業做好就業文章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劉竹寒)建立22個培訓基地,吸納貧困勞動力和搬遷勞動力10150名,簡易培訓勞動力達12萬餘人……威寧自治縣根據貧困勞動力就業需求,強化政策保障,圍繞大白菜、蓮花白、白蘿蔔「三白」產業發展建立培訓基地和就業基地,著力構建培訓就業一體化模式,穩住老百姓「飯碗」。
  • 金絲峽鎮促進勞動力穩定就業
    今年以來,商南縣金絲峽鎮把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作為工作重點,堅持政府推動、市場主導,著力下好「三步棋」,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不斷促進勞動力穩定就業。下好「服務棋」,全力提升服務水平。該鎮成立了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建成了標準化創業就業中心,設置服務窗口6個,配備3名專職工作人員,印發《金絲峽鎮創業中心管理制度》《金絲峽鎮創業中心工作人員管理規範》,簡化辦事程序,實行首問負責和限時辦結制,為求職人群提供優質就業服務;在各村(社區)建立村級勞務組織14個,組建服務團隊34支,將就業創業工作作為鎮對村年度考核內容,每年對組織務工優秀的村和吸納勞動力多的企業進行表彰獎勵,極大地調動了各村
  • 天津津南區幫助28名甘肅秦安縣貧困勞動力對接就業
    據天津市合作交流辦消息,4月9日,28名來自對口扶貧地區甘肅省秦安縣的務工人員乘坐專車來到津南,通過「紅娘」區人社局的「牽線搭橋」,在津南企業進行就業對接。他們的到來為津南區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助力,進一步推動了對口扶貧地區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當天上午10點30分,秦安縣務工人員經過二十幾個小時,日夜兼程來到津南區,相關負責同志及前來招聘的企業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隨後,天津港峰門窗製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澤陽印務有限公司、天津市天健科貿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向務工人員介紹了薪資待遇、工作環境、員工福利等就業條件。
  • 新化縣:就業扶貧 讓貧困群眾捧牢「飯碗」
    「春風送崗促就業,就業扶貧奔小康。」每年春節前後,新化縣都會舉辦春季大型人才招聘會,主要面向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大中專畢業生、城鎮失業人員、外出返鄉人員、農村富餘勞動力。近年來,新化縣通過開展「扶貧日現場招聘會」「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等一系列活動,為貧困勞動力送崗位;還與長沙、株洲、湘潭、衡陽、廣東韶關市翁源縣開展勞務合作;組織有就業意願還未就業的貧困勞動力130人赴長沙參加專場招聘會6次,赴婁底市參加專場招聘會4次,不少貧困勞動力當場達成就業意向。
  • 山東:就業優先,夯實民生之本擦亮幸福底色
    為進一步釋放多渠道靈活就業的巨大活力和潛力,近期山東省出臺關於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二十條措施,推進就業「有崗位」、創業「有扶持」、求職「有幫手」等「六有」重點工作,並在全國首創新就業形態靈活就業意外傷害保險補貼,為靈活就業者構建高效優質服務網。
  • 貧困勞動力免費返鄉專列出發 九成外來工年後返粵
    廣東省就業服務管理局負責人夏義兵介紹,根據摸查,節後外來工返崗將達到九成,在農曆年初十左右將迎來外來工返崗高峰。600多名貧困勞動力乘專列返鄉據悉,1月13日的這趟返鄉高鐵列車上的600名乘客全是雲南籍在粵務工的貧困勞動力,車票均由廣東省人社廳贈送。
  • 花垣貧困勞動力喜領56.35萬元交通補貼
    今年該縣已為1186名建檔立卡戶發放交通補貼56.35萬元。  為深化就業扶貧,減輕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的交通費壓力,花垣縣人社局對縣內貧困戶推行「轉移就業交通補貼」政策,在縣外州內務工的每人補貼200元,在州外省內務工的每人補貼400元,在省外務工的每人補貼600元。
  • 【為人民謀幸福】在溝通中加深認識 在體驗中感悟幸福——專題宣介...
    【為人民謀幸福】在溝通中加深認識 在體驗中感悟幸福——專題宣介會與會嘉賓在我省各地參觀考察實錄 2019-11-24 1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澤板橋鎮:就業扶貧促增收 幸福生活有底氣
    現年60歲的吳成才是臨澤縣板橋鎮西灣村村民,2013年,吳成才一家因家庭人口較多,家庭收入低,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脫貧,吳成才老兩口種植了10畝玉米,兩個兒子外出務工,全家於2015年脫貧摘帽。  為使其家庭有穩定增收的主導產業和就業渠道,今年年初鎮村幹部主動上門向他宣傳就業扶貧政策,推送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