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2002年,國家提出新農合制度,並於2003年起開始在部分地區開展試點項目。直至2010年前後,新農合制度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普遍實行。
而如今,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走出了農村,外出打工。而隨著社保制度以及監管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也開始為職工繳納社保,打工族自然也不例外。據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參加職工社保的人數約為3.01億人。
而這也就導致了一個問題:不少農民在進城打工之前,已經繳納了新農合,工作後單位又給繳納了五險一金,那麼在老家的新農合要不要停繳呢?新農合和職工醫保之間又有什麼差別呢?哪種醫保更為划算呢?
性質不同
職工醫保是社保內的已給暗中,是為了保障員工權益而推行的一項福利制度。醫保按月繳納,用人單位與職工分別承擔一定的參保費用,解決員工的就醫問題。醫保帳戶分為統籌帳戶和個人帳戶,醫保個人繳費的2%和單位繳費的30%計入個人帳戶。而新農合則是國家為了解決農村地區看病貴、看病難問題而推行的政策,每年繳費一次,個人繳納部分,國家補貼部分。醫保個人帳戶上的錢可以進行自由支配,新農合則不可以。
範圍不同
職工醫保可用於掛號、醫院就醫、藥店買藥、住院治療等費用的報銷;而在大多數地區,新農合只有在住院時才能夠申請報銷,只有小部分地區看病就診時也能夠通過新農合進行報銷。
報銷比例不同
不論是職工醫保還是新農合,都可以在住院時進行報銷。而職工醫保的報銷比例一般為70%-90%,而新農合的報銷比例則約為50-70%。具體報銷比例會由於醫院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過總體來看,還是職工醫保的報銷比例相對較高。
參保年限不同
職工醫保按月繳納,斷交後次月起便開始無法使用醫保進行報銷。男性參保滿25年,女性參保滿20年後,可在退休後享受終生醫保待遇。新農合則是按年繳納,保障下一年度就醫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同時繳納職工醫保和新農合,在進行就醫時,基本也只能選擇一種醫保進行報銷。而總體來看,職工醫保雖然費用相對較高,但整體福利待遇也更為完善,如果正在同時繳納兩類醫保的話,最好還是選擇職工醫保,停掉新農合。不過如果工作不穩定的話,還是可以選擇購買新農合,給自己一份保障。
據社科院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約有7.8%的人存在重複參保的問題,並大多集中在農民工等外來務工人員的身上。對於重複參保這一問題,國家也是做出了明確規定:重複參保職工醫保者,原則上保留就業地參保關係;重複參加居民醫保者,原則上保留常住地參保關係;學生重複參保,原則上保留學籍地參保關係;跨制度重複參保的並且連續參加職工醫保一年以上(包括一年)的,則是保留職工醫保參保關係。
總的來說,雖然可以同時繳納兩類醫保,但同時只能享受一份待遇,大家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具體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