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生活
他於1954年4月7日出生在香港。由於父母忙於工作,對他的教育是少之又少。學習成績不理想,又常常和別人打架。這麼調皮,這麼搗蛋,父母也是無奈。情急之下,只好送他去「香港中國戲劇學院」學習戲劇表演。這個學校是由京班出身的于占元創辦,自然而然,這裡的規矩就是傳統的拜師學藝。
剛來到這裡,還保留著一些新鮮感,覺得還不錯。可是,沒過多久,他就吃不消了。早起晚睡地訓練基本功,一言不合就會挨師父打。年少的他,經常晚上在被窩裡偷偷地哭泣,特別想回家。就這樣,在師父的打罰下,待了十多年。他就是「七小福」之一的成龍。
名字的由來
岀師的成龍進入了電影圈,可謂是出道即打雜,先後擔任過武師、武指、替身等。當時,香港盛行的電影正是李小龍主演的,而成龍根本沒有機會有太多主要角色飾演。後來,李小龍意外的離世使得所有電影公司開始考慮,誰來填補李小龍的空白呢?就在1976年,鬱郁不得志的成龍收到了著名導演羅維的邀請,參演他的新戲《新精武門》。羅維何許人也?他可是一手捧紅了李小龍的導演。之前,成龍都沒有正式的藝名,於是,在羅維的幫助下,取藝名為「成龍」。後來,這個名字也一直伴隨他,直到現在。
電影裡的「拼命三郎」
眾所周知,成龍的影片裡有很多危險的武打動作。不論是《A計劃》中從15米高的鐘樓跳下還是《警察故事》中穿插吊燈間順著鋼管滑落,不論是《我是誰》中從21層的鹿特丹通泰大樓玻璃速降還是《紅番區》中跳到馬路對面的陽臺,這些無一不體現出成龍敬業精神,堪稱電影界的「拼命三郎」。離死亡最近的一次是在南斯拉夫拍攝《龍兄虎弟》時,成龍本打算從城堡跳向對面的大樹上,結果手滑意外墜下,腦部重傷。幸運的是世界著名的腦科專家彼得遜醫生就在南斯拉夫。在他的醫治,成龍逐漸恢復,又活蹦亂跳地投入到電影拍攝之中。
闖蕩好萊塢
1998年,成龍帶著電影夢去好萊塢闖蕩。期間,拍攝了《尖鋒時刻1》、《尖峰時刻2》、《神奇燕尾服》、《80天環遊世界》等。成龍憑藉個人出色的表演,敲開了好萊塢的大門,躋身於好萊塢一線動作明星,也讓世界知道了李小龍之後的中國功夫巨星成龍。時至今日,無論走到哪裡,一提到中國,肯定有人提到成龍,提到中國功夫。
學習唱歌
成龍還經常參加一些節目演出、綜藝節目,由於拍戲總會受傷,不可能每次都在臺上表演武術動作。想到自己年少時,跟著師父學過戲曲,有一定的唱歌基礎。於是,找到自己的好友李宗盛學習唱歌。從《明明白白我的心》到現在的《國家》,成龍用實力向我們展示,自己不僅是一個武打動作演員,還是一位歌者。他的唱法很有特色,總有一些競演選手模仿他唱歌,但是,也有一些模仿選手太過於浮誇了。
結束語
他生於香港,父親為了避忌不必要的麻煩,讓他隨母姓,叫陳港生。長大後,演電影,取藝名,叫成龍。後來,正式改為父姓,叫房仕龍。他是「七小福」成員,他是電影裡的拼命三郎,他是中國功夫巨星。他是父親,他是兒子,他更是所有人的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