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仔飯,顧名思義,就是用小煲仔煮的飯。廣州有許多賣煲仔飯的小店,一般是開在路邊,一排灶頭上擺滿冒著熱氣的煲仔,煲飯師傅帶著厚實隔熱的手套來回巡視,看著火候到了,或是揭蓋下料,或者熟透出爐,自成一派街頭景觀。
煲仔飯傳統的品種不少,排骨飯、腊味飯、滑雞飯、牛肉飯、黃鱔飯、田雞飯、肉餅飯等,一般會用絲苗香米,取其堅實細密晶瑩,口感好,也有個別鋪子喜用油粘米,因其米粒細長,油脂量高,香滑軟熟,飯後齒頰留香。一般而言,煲仔飯都是即點即煮,生米上鍋的。煲飯師傅會事先把淘洗好後的米用水浸定,有客人下單時馬上開火燒煲,落米加水,煮至六七成熟時揭開蓋子,加入調好味汁的肉料,微火燜至飯收水。有些師傅為了起鍋巴更加好,會沿煲邊淋入香油。起蓋後撒入蔥花,鋪上青綠油菜,趁著熱氣騰騰,端到客人面前。淋入豉油的時候,能聽到吱吱作響,是眼耳鼻舌都能享受到的美味。
雅苑餐廳(地址:越秀區朝天路14號)
這家店的腊味飯是招牌,並不便宜,但老闆堅持選用泰國香米,而且還有一套嚴格的標準,太新的米會太粘,陳米煮出來又會太散,不適合用來煲飯;同樣腊味也只選煌上煌的出品,據老闆說自己嘗試過不少的腊味品牌,最後始終還是選了穩定度最高的。煲仔飯上桌後,有服務員代為揭蓋,淋豉油,打散米飯,然後分盛給客人,熱騰騰的米飯軟熟而不失嚼頭,吸收了豉油的鮮味以及腊味的油分,還有蔥花提味,使得同行的女士們都放下了對澱粉質的戒心。
森記小食店(地址:海珠區同福中路寶玉直街2號)
鋪面有十個爐頭,煲仔飯的種類超過二十款,總有一款適合你口味。要了一煲排骨飯、一煲梅菜肉餅飯,都是11元/煲,然後自行找個位子坐下,便看著森記開爐做飯。煲仔飯用的米是馬壩油粘,口感是廣東人比較喜歡,排骨事先用豉油糖以及少許米酒醃製過,是很家常的味道。米粒尚算幹身,口感不錯,雖然飯焦不算特別的多,但整體出品對得起價錢,再配上一碗枸杞葉豬肝煲仔湯,乘著秋意坐在小巷街頭,喝湯吃飯,舒服。
萬興小食(地址:越秀區萬福路289號)
廣州老號的一貫作風,完全無環境可言,自己等位,幫襯的街坊一撥接著一撥不停。點了招牌的窩蛋牛肉飯,滑雞臘腸雙拼,生滾魚頭豆腐湯。飯不夠味可以自己家豉油和辣椒醬,他家的豉油是自己調的,不會太鹹,味道很好。煲仔飯味道個人不錯,用料好,香噴噴。有個問題就是飯比較溼,老人家可能會更喜歡吃。
推薦:生滾湯,即點即做。家裡的味道,吃友們推介枸杞豬肝,上什湯也不錯。一煲飯吃下去喝一口熱湯,瞬間感受到了詩歌和遠方!
小編個人推薦:越秀那邊老城區真的好多東西吃,趕快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