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雙12」又結束了
大家在網上購物之後
一定要嚴防兩類「客服」
冒充網店客服退款詐騙
雙十二購物節,「冒充客服退款詐騙」將來襲。受害人中女性居多,其中誘導受害人進行「網絡貸款」是「冒充網店客服退款」詐騙實施的主要手段。
詐騙手法
重要詐騙環節
他們會用各種各樣的退款理由和藉口來忽悠
1. 「您買的XX嬰兒用品有害物質超標,對寶寶身體有害,需要給您退款。」
2. 「您買的XX有出現染色體超標,導致皮膚過敏的情況,需要給您退款。」
3. 「您購買的XX鉛汞超標會致癌,我們在收回商品給您雙倍賠償。」
4. 「您購買的XX質量出現問題,我們在收回商品給您雙倍賠償哦~親。」
冒充快遞客服詐騙
真實案例
拿50元賠償損失13萬元
市民劉女士接到自稱快遞公司「客服」電話,對方核對了其的基本信息(身份證號、姓名、家庭住址等),表示其的海外貨物中轉時丟失,可以對其進行雙倍賠償。由於對方說的基本信息非常準確,劉女士便沒有懷疑。「客服」讓其提供支付寶帳戶進行賠付,並發來一個二維碼。劉女士通過支付寶掃描對方發來的二維碼後,出現了一個「消費者權益保護網」的界面,隨即按要求填寫了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相關信息,然而信息剛提交,劉女士就收到了銀行卡被扣款5000餘元的簡訊。再次聯繫對方時發現自己已被拉黑,隨即報警。
作案手法
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人的網購信息,然後假冒快遞公司工作人員謊稱快件丟失,以承諾賠償為由讓受害人在非法網站上填寫個人信息,以此來盜刷銀行卡或誘導其轉帳。
警方提醒
1、對於出現商品存在質量問題、損壞或丟失,應直接與網店賣家或官方平臺聯繫,不輕信主動找上門的任何社交平臺的帳號。
2、如果有人告訴你快遞丟失,應直接與網店賣家或快遞公司官方聯繫,不輕信主動找上門的「快遞小哥」的電話或微信。
3、陌生人發來的連結、二維碼不要輕易點擊或掃描,自己的個人信息及銀行帳戶信息、密碼不隨意填寫、洩露。
4、自己收到的驗證碼是自己財產資金的最後一條防線,一定不要輕易透漏。
原標題:《【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網上購物之後 一定要嚴防兩類「客服」》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