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遺憾,中國男排剛剛結束的亞錦賽5-8名排位賽中,1比3不敵臺北男排,獲得亞錦賽第六名,這是繼2017年亞錦賽獲得第六名之後,又一次創造歷史最差戰績,這個成績讓球迷無比痛心,在1/4淘汰賽時,1比3不敵日本男排,從比賽過程來看,中國男排各種低級失誤,在網口被對手各種吊球得分,讓球迷看得心裡甚至難受,中國男排的小球技術太差。
按照球迷正常思維理解,中國男排平均身高1.98米,而日本男排平均身高才1.87米,足足比中國男排矮10公分,無論是進攻,還是攔網,中國男排都佔據明顯優勢,可事已願違,中國男排戰術體系有明顯技術漏洞,主攻線劉力賓的對角,杜海翔只有一傳能力,沒有進攻實力,缺一角,在男排戰術體系中缺少一個進攻點,這是非常明顯的技術漏洞。前排攔網方面,中國男排的身高不但沒有展示攔網優勢,反而成為移動速度的馬路殺手,這是球迷看比賽的直接觀感。
中國男排出現這種巨大的成績落差,主要因素是外籍教練對中國男排執教的水土不服,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進入東京奧運周期以後,中國男排首次聘請外籍教練,原以為外籍教練可以帶領中國男排走出低谷,但實際上,自外籍教練接手中國男排主教練一職後,中國男排成績直接下滑,先是2017男排亞錦賽獲得第六名,創造歷史最差戰績,後是2018年亞運會獲得第9名,2018年男排世錦賽一場球未贏,排名墊底,從這些失敗的戰績來看,外籍教練對中國男排執教嚴重水土不服。
最為明顯的是臨場指揮語言不通,通過翻譯把戰術意圖表述給隊員,隊員完全沒有領悟到教練的情感歸屬,也沒有拼博的歸屬感,不知道為誰而奮戰,贏球是為誰而贏,也可以說,隊員失去了精神寄託,上場以後,該是什麼失誤還是什麼失誤,完全按自己的意願去打。1比3輸給日本男排,這個結果沒有太多意外,1比3輸給臺北男排,這個結果不能接受,我認為,中國排管中心應該重新審核外籍教練的執教是否適合中國男排的發展,現在距離明年1月份奧運會資格賽還有3個月時間,還有機會扭轉,中國男排需要自己爭氣,才能贏得球迷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