籤約金額近200億!食品豫軍亮相上海,豫滬農業迎高能合作

2020-12-16 澎湃新聞

大河財立方·上海會客廳 策劃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沛 文 朱哲 攝影)你知道嗎?2019年,上海市民消費的豬肉中,有十分之一來自河南。此外,河南省每年還向上海市供應約50萬噸米麵及加工製品、約40萬噸蔬菜以及約19.5萬噸瓜果……

而在未來,上海市民的餐桌上將有更多的「河南味道」。

10月11日,河南省優質特色農產品(上海)展覽會在上海市農業展覽館啟幕。本次活動由河南省農業農村廳主辦,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支持,上海市現代食用農產品交流促進中心協辦。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作為豫滬合作20年節點的重大盛會,豫滬兩地共同籤署滬豫農業合作框架協議,河南省副省長武國定、上海市副市長宗明出席籤約儀式。

藉助這次盛會,「食品豫軍」通過品牌宣傳、產銷對接、項目合作等方式,攜帶豫農優品「搶灘」上海商業勢能高地。

河南味道「做媒」

豫滬農業籤約合作金額近200億

10月11日早上不到8點,好想你的工作人員就來到展位前忙碌,提前準備好開水,為到場嘉賓與上海客商衝泡一杯滿含紅棗與銀耳的清菲菲。

清菲菲偏甜的風味,顯然更符合上海消費者的口味,甚至有客商意猶未盡地要求「續杯」,在香氣繚繞間,好想你也與部分客商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通過「河南味道」留住客商,並非好想你一家的殺手鐧。

與好想你展位相鄰的雙匯、三全兩家「河南名片」,同樣選擇了在現場烹製美食,速凍水餃、包子、餡餅,以及適合家庭烹飪的火腿製品,讓現場嘉賓與客商交口稱讚。

在華英集團的展位上,一名上海客商對即食鴨肉產品情有獨鍾,一款定價49.9元的鴨脯肉,也成為上海盒馬鮮生裡的熱賣商品。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申延平在河南農業主題推介會上表示,此次展會是豫農品牌的集中亮相,相信會讓更多河南味道走進滬上人家。「我們也將學習上海發展農業的先進理念和成功做法,進一步發展大糧倉、大廚房、大餐桌、大市場,努力為上海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優質農產品,為各界客商提供更多更好的在豫發展機會。」

河南味道「做媒」,也讓本次展會中的河南企業收穫頗豐。

此次展會中,河南與上海完成了政府間、縣域間和企業間的多維度合作,推進雙方在農業基地建設、農產品加工業、產業技術創新、農產品產銷對接和建立合作推進機制等方面的合作。

例如,牧原集團、伊賽牛肉、思念食品、濮陽市眾匯食品、林州市太行益友菊品以及新野縣農業農村局,分別與上海方面企業達成產銷合作協議,籤約總金額超20億元。

正陽縣、濬縣、封丘縣、尉氏縣莊頭村鎮政府、河南省農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潢川)以及平頂山市現代養殖專業合作社總社,也與上海方企業籤訂豫滬項目合作協議,籤約總金額超80億元。

截至目前,本次豫滬合作共籤訂產銷合作協議102個,籤約額54.8億元,籤訂項目合作協議31個,籤約額128.8億元。

知名電商平臺拼多多、國泰君安期貨公司、交通銀行河南省分行、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河南分公司也與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籤訂電商平臺、金融機構合作協議。

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告訴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作為上海本土電商平臺,拼多多將開設線上豫農優品館,並且館內食品均實現可追溯,幫助河南優質農產品走向全國。

「每個上海人平均每年要吃來自河南供應的50斤蔬菜、50斤米麵和20斤水果。」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申延平告訴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進軍上海市場,實際上給河南農業提出一個新課題,那就是面對上海高端消費市場,如何提高質量,倒逼河南農業提供更優質的產品輸出,「本次盛會則是一個良好的契機」。

豫滬20年

河南農業軍團「搏擊」上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正是豫滬合作20年的重大節點,也讓本次盛會多了些裡程碑式意味。

豫滬兩地在農業領域的產業互補,也讓河南食品企業成為雙方合作活躍的「急先鋒」。作為中國商業的勢能高地,河南食品企業也希望通過「搏擊」上海,換取更大的商業空間。

談起從周口一隅進軍上海的往事,金絲猴帶隊參展的「元老級」員工李建廠仍然歷歷在目。

李建廠告訴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在金絲猴成立之初,他就在公司上班。「金絲猴走進上海的契機是收購了當年的上海蓬萊食品廠,這在當時還引起了轟動。」李建廠回憶,彼時中央媒體和上海媒體都以「蛇吞象」為標題記錄這次收購,這也讓河南食品企業首次進入上海市民的視線。此後金絲猴更是快速擴張,一度將總部搬至上海。

儘管有上海本地經銷商,李建廠仍堅持從周口趕到展會現場坐鎮。他希望通過本次「政府搭臺」的契機,重振上海當地市場。

金絲猴之後,更多的河南食品企業也開始在上海嶄露頭角,開啟了「搏擊」上海的商業之路。好想你駐上海工作人員石飛翔告訴記者,2005年,好想你首個直營店進駐上海,一經上市便引起轟動,「優質健康的河南特產成為上海人走親訪友的首選禮品之一。」2008年到2009年之間,上海更成為好想你的核心樣板城市,所有新品類通過上海首發,從而可快速輻射整個華東區域。

「接下來我們想要引入靈寶蘋果,它在上海的名氣蠻大的。還有河南的信陽毛尖、黃河鯉魚,我們也有引入計劃。」10月10日,上海古北家樂福店生鮮處一陳姓負責人告訴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據悉,古北是上海長寧區的新區,以涉外的高標準住宅為主,是上海高端消費的標杆場域,在此的家樂福古北店始終保持著全國門店銷售數一數二的位置。2018年,家樂福開闢了專門的「地理標誌」蔬菜專區,其中很早就有來自河南的溫縣鐵棍山藥以及花園口紅薯,最近又新增加了靈寶香菇的供應。「河南的農產品在這裡賣得不錯,尤其是鐵棍山藥,雖然它價格偏高。但現在上海的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地理標誌與品質,價格是其次的。」他說。

隨後,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探訪上海幾家知名商超時看到,雙匯、三全、好想你等品牌均在內設有專櫃,漯河喜盈盈蝦條等「後浪」,亦出現在大潤發、永輝、羅森便利店等商超。

過去20年,河南不少農業企業將上海視為全國戰略的重要方向,陸續進入上海市民的餐桌。2019年,河南省銷往上海市的豬肉達11.58萬噸,折合活豬139萬頭,佔上海市總需求的近十分之一;禽類約61萬隻、禽類產品0.83萬噸;米麵及其加工製品約50萬噸;蔬菜約40萬噸;瓜果約19.5萬噸。

雙方政府層面的交流也在逐步加深。2017年,上海市農業委員會與河南省農業廳籤訂了農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近年來,上海市逐年增加對河南省農業領域項目的投資,涉及生豬、肉牛、肉羊養殖屠宰加工,奶牛養殖加工和家禽育種項目等不同門類。

藉助豫滬合作走向縱深

豫農優品瞄準新一輪「上海機遇」

進入2020年,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此次河南省優質特色農產品(上海)展覽會的舉辦,是河南農業企業打開或深入上海市場的全新契機。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採訪的不少企業負責人中,均看重企業在上海的布局。

安陽京膳堂果汁營銷負責人侯立峰此前負責一線城市的市場銷售。他告訴記者,處於一線城市的上海,也是中國消費升級的前沿陣地,「以果汁來說,當內陸市場還在飲用含果汁飲料的時候,上海市場則更青睞進口的百分百果汁飲品。」侯立峰表示,上海的消費場景,就是內陸地區的消費風向標,搶佔上海市場這塊勢能高地,也就意味著拿到進一步打開全國市場的「鑰匙」。

此前,不少河南食品企業苦於進駐上海市場無門,重要原因在於二線市場與一線市場在經濟實力、品牌影響力等方面的「鴻溝」。

實際上,上海市場對優質農產品也有著旺盛的需求。據介紹,作為金融中心的上海,在農產品方面自給率較低——糧食、生豬自給率分別為20%、10%,蔬菜為40%,生鮮牛奶為60%。作為中原糧倉,上述產品則是河南農業的優勢品類和主要輸出品類。

「相對於進口食品中的果汁、休閒食品、米麵深加工等品類,河南不少食品企業的生產工藝和質量相對於進口食品已經毫不遜色,有些甚至已經超過進口食品。山藥等富有地域特色的農產品,更是進口商品所無法替代的 。」河南省一位農業專家表示。

隨著豫滬雙方合作走向縱深,越來越多的河南產品將替代進口食品的市場份額。

政府層面的合作與品牌背書,助力豫滬兩地企業達成更默契的合作。展會現場,上海百聯集團、上海西郊國際農產品交易有限公司、上海良友(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浦東孫橋現代農業園區、上海市供銷合作總社、上海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上海城市超市有限公司等當地骨幹批發市場、商超負責人到場,與優質河南農企面對面地交流,此舉一方面減少了中間批發環節,降低採購成本;另一方面也讓河南企業直通市場,減少營銷成本。

再比如,相對於此前的「單兵作戰」,本次展會開啟了以縣域特產為單元的豫農優品,謀求規模化進駐上海市民的餐桌。

例如,河南省9個縣市領導帶隊,在現場展開了「一縣一業」推介活動。延津小麥、永城麵粉、正陽花生、西峽香菇、清豐食用菌、溫縣懷山藥、靈寶蘋果、郟縣紅牛、信陽毛尖等為代表的9種河南優質特色農產品,以9種不同風格的展演方式,採用多種藝術形式,詮釋產品的歷史、人文、特性,使嘉賓深刻了解河南省農產品的優良品質和地域特色。不少上海客商也在推介會後與縣域達成戰略合作。

當天,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中國食品城(漯河市)和焦作市優質特色農產品還進行了形態各異的專題推介,組團推介勢能強大。

此外,河南企業自身品牌意識和營銷能力正在加強,上海市場則為他們提供了新思路。

平頂山市郟縣縣委書記丁國浩接受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專訪時表示,郟縣紅牛目前每年產值在15億元左右,且均為雪花牛肉等高端產品,完全可以和進口高端牛肉相媲美。但由於此前幾乎不愁銷路,所以紅牛產業並無市場開拓意識。「此次豫滬合作,讓我們意識到通過樹立品牌,可以為紅牛產業尋求更大的高端市場,更大的高端市場則可以倒逼紅牛產業繼續擴大,這是一個雙向良性循環。」丁國浩說。

顯然,在新一輪「上海機遇」下,佔據交通稟賦與中原糧倉兩大優勢的河南,正在完成豫農優品從田間地頭到上海餐桌的「直供」,豫滬農業攜手已然開啟全新徵程,正在迎來更為廣闊的合作可能。

責編:徐一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相關焦點

  • 豫滬牽手,蜜樂蜂蜜等多個河南知名農業品牌亮相上海
    10月11日,以「沃野中原 生態農業」為主體的河南省優質特色農產品(上海)展覽會在上海農業展覽館拉開帷幕。本次展覽會是為進一步深化豫滬農業領域合作,通過品牌宣傳、產銷對接、項目合作等方式,為豫滬農業領域合作搭建的一個交流合作的平臺。
  • 河南省與拼多多等在滬企業戰略籤約,「豫農優品館」正式上線 豫滬...
    ▶▶大農業牽手大都市,豫滬達成全方位戰略合作據悉,從10月11日起,河南省在滬正式舉辦優質特色農產品(上海)展覽會活動,活動期間,河南省與上海市方面就豫滬農業戰略合作、糧食和物資儲備戰略合作、供銷戰略合作,舉行了一系列籤約儀式。
  • 上海人均一年吃掉的蔬菜米麵,有上百斤是這個省供應的
    每逢周末,很多上海市民都會去超市大採購,為接下來的一周準備蔬菜、米麵。不過,他們中的很多人不一定知道的事實是:平均每名上海人每年消耗的50斤蔬菜、50斤米麵、20斤水果,都是來自農業大省河南。10月11日,在上海召開的河南省優質特色農產品(上海)展覽會上,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申延平介紹說,豫滬合作20年來,兩地在農業領域的產業互補,幫助不少河南食品企業成為雙方合作活躍的「急先鋒」。過去20年,河南不少農業企業將上海視為全國戰略的重要方向,河南農產品陸續進入上海市民的餐桌。
  • 長沙200多個農業品牌亮相香港
    200多個品牌亮相香港   長沙30家農業企業現場籤約近3.5億元   長沙晚報訊(通訊員 劉帥 記者 錢娟)寧鄉花豬、溈山茶葉、大圍山水果……長沙30家農業企業組團赴港,200餘個打上長沙烙印的本土農業品牌實力「吸金」。
  • 發力豫滬「餐桌共享」 上海人都看中河南的啥?
    河南農產品展示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楊書貞文圖 本報訊9月6日,第二十三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開幕,面對精彩紛呈的河南農產品展示,前來參展的上海企業代表紛紛表示將發力豫滬
  • 七彩雲南亮相投洽會 39個項目集中簽約金額逾500億元
    雲南作為主賓省,在投洽會上精彩亮相,並組織了39個項目進行集中簽約,籤約金額逾500億元。  今年投洽會,雲南代表團參會人數近1200人,覆蓋了全省16個州市、14家省級相關部門、23個雲南重點園區平臺以及近200家企業和商協會。
  • 峨眉山茶博會項目籤約34個 總籤約金額超126億
    會上捷報頻傳,現場共有34個項目籤約,總籤約金額達126.41億元,比上屆增加10.31億元,增長8.9%。記者現場了解到,現場籤約主要包括北京京東集團、廈門醉品集團等知名企業對「峨眉雪芽」的採購籤約;峨眉山市政府與峨眉山潤承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峨眉·潤承茶園」綜合體項目合作籤約;犍為縣政府與上海悅頓機電工程有限公司「茶葉基地及金絲楠觀光休閒農業示範園建設」項目籤約等。
  • 長春市農業項目招商推介會成效顯著 14個項目達成合作意向籤約金額...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14個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籤約金額38.92億元&nbsp&nbsp&nbsp&nbsp8月17日,長春市農業項目招商推介會在長春農博園舉行。
  • 第十一屆中國·四川蔬菜博覽會籤約23個項目 總投資超200億
    11月23日,第十一屆中國·四川(彭州)蔬菜博覽會舉辦的第二天,四川(成都)項目推介暨產銷對接籤約儀式在彭州舉行。會上,共有23個項目進行籤約,總投資額超過200億。同時,在23日的會上,彭州和潼南還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產業的上下遊、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展開深度合作。此外,彭州市與潼南區還以雙城戰略合作協議籤署為起點,發布成渝地區現代農業項目投資機會清單。潼南區推出潼南˙桂林雙壩現代農業產業園、潼南區食品加工園、潼南國家現代農業休閒旅遊度假區等項目5個。
  • 利寶特與光明國貿籤約5000萬進口牛肉 達成雙品牌合作
    聯合品牌(光明·集成優選×Newdodo)進博會直播間首發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成功舉辦。本屆進博會期間,上海利寶特食品有限公司與光明國貿現場籤約進口牛肉小包裝零售與雙品牌合作(光明·集成優選×Newdodo),籤約金額5000萬,並由利寶特將聯合品牌商品首發推入抖音達人直播間。
  • 豫農品牌集中亮相上海灘
    剛剛過去的雙節,河南農業人並沒有閒著。10月11日上午,河南省優質特色農產品(上海)展覽會及豫滬農業領域合作系列活動在上海舉行。同期,兩地籤訂豫滬農業合作戰略協議、青年企業家交流會等活動。活動影響仍持續發酵,後續精彩活動沒完。    「豫滬合作」,登上熱搜。2020年行至三分之二,國內經濟復甦的主題依然是內循環,咱省農業人穩穩踏上這一節拍,首站便衝到了上海。
  • 豫農優品如何進入上海菜籃子丨上海會客廳觀察
    本次展覽會是為了進一步深化豫滬農業領域合作,通過品牌宣傳、產銷對接、項目合作等方式,為豫滬農業領域合作搭建平臺、建立機制。政府層面的合作與品牌背書,助力豫滬兩地企業達成更默契的合作。展會現場,領銜上海企業代表團的是百聯集團,而代表百聯集團參與當天籤約的是旗下的聯華超市。
  • 50餘家外商、籤約金額增長超10% 中糧的全球「朋友圈」越來越大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雅潔 11月7日上午,經濟觀察網記者從中糧集團獲悉,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的現場,中糧集團已與四大糧商ADM、Bunge、Cargill、LDC實現籤約。這亦是五大糧商首度牽手亮相進博會。
  • 200多個「阜字號」農產品將組團亮相上海農交會
    第21屆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2020·上海),將於12月18日至21日在上海市光大會展中心舉辦。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屆時,200多個「阜字號」農產品將再次亮相滬上。本屆上海農交會由省政府主辦,以「生態安徽·綠色食品·合作共贏」為主題,以「展示成就、擴大開放、創新發展、合作共享」為目標,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展示農業產業化發展成就,打造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交流合作平臺,助力我省農業產業化發展。本屆農交會展廳總面積2.4萬平方米,參展參會客商2600多家、農產品4000多種。
  • 宜春土特產進京受青睞 達成27個投資項目 籤約近50億(圖)
    中國江西網宜春訊 彭文輝、劉繼剛、記者陳國菊攝影報導:近日,在剛閉幕的江西·宜春(北京)綠色有機產品展示推介會上,宜春市投資合作合同達成27個項目,金額達49.8億元。工作人員向北京市民介紹有機食品    近百家商超參會    據悉,參加第一天籤約儀式的項目有16個,其中農產品營銷合作項目11個、金額2.2億元,農業投資項目4個,金額為8億元,戰略合作協議1個,即由京東集團與宜春市人民政府籤訂電子商務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拼多多:願發揮大數據平臺優勢助力河南農業轉型升級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歸欣  11月16日,我省黨政代表團在上海學習考察期間,到拼多多公司考察訪問。
  • 最辣泡麵、醬油冰淇淋、最貴咖啡...第三屆進博會食品及農產品展區...
    10月16日,第三屆進博會食品及農產品展區舉行宣介會。記著獲悉,本次進博會食品及農業展區有近百個國家的上千家企業參展,世界500強及龍頭企業近30家,展覽範圍主要有乳製品;蔬果和農產品;飲料和酒類;肉類、水產品和冷凍食品;休閒食品、甜食、調味品;綜合食品六大類。
  • 深化央地合作!央企在湖南、上海集中簽約
    杜家毫感謝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央企業長期以來為湖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的強力支撐、作出的重要貢獻,希望在國務院國資委的大力支持下,湖南與廣大央企一道,堅持以產業為核心、市場為導向、資本為紐帶,聚焦先進位造業、電子信息、現代農業等重點領域,創新合作方式,完善合作機制,加強與央企在資金、產業、技術、智力的全方位對接。
  • 跨越海峽 希望奔湧——寫在第三屆川臺農業合作論壇開幕之際
    4月25日至27日,第三屆川臺農業合作論壇將在成都召開,兩岸農人、相關機構、企業與專家學者200餘人將把兩地農業合作推向新的未來。「峨眉山牽手阿里山,都江堰思戀日月潭。川臺合作,精耕農田,當好示範。」省社科院黨委書記李後強在2014年首屆川臺農業合作論壇上的憧憬,正一步步變成現實。
  • 200餘種「廣元造」食品飲料產品在成都驚豔亮相
    侯靜 封面新聞記者劉彥谷11月27日上午,由廣元市政府主辦的「廣元造」食品飲料(成都)推介會在成都世紀城新會展中心舉行。60家企業、200餘種「廣元造」食品飲料驚豔亮相。推介會上,成都益民生鮮供應鏈有限公司與廣元秦川印象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四川米倉山茶業集團有限公司與成都美定直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廣元市白龍茶葉有限公司與成都伊藤洋華堂有限公司、四川食為天農業有限公司與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紛紛籤約達成合作意向。「到我們展位來諮詢購買茶葉的消費者特別多,每一種茶品我們都在現場衝泡讓大家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