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享譽世界的「足球王國」。巴西產生眾多的足球巨星,比如著名的巴西球星有:羅納爾多、羅納爾迪尼奧、卡卡、羅比尼奧、羅伯特.卡洛斯、巴普蒂斯塔、麥孔、路易斯.法比亞諾、阿爾維斯、羅西奧、帕託、戈麥斯。吉爾伯託.席爾瓦,馬塞洛等。最早的球星巨星球王貝利,儒尼奧爾、加林查、濟科、蘇格拉底、J.萊昂德羅、P.法爾考、T.塞羅佐、奧斯卡、路易斯.費雷拉、卡雷卡、迪迪、穆勒等。
巴西國土總面積851.49萬平方公裡,位居世界第五。總人口2.09億。巴西的鄰居有: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十國。巴西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聯邦區)。歷史上巴西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宣布獨立。巴西的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國名源於巴西紅木。
巴西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曾經完整的工業基礎,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是金磚國家之一,也是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是裡約集團創始國之一,南方共同市場、20國集團成員國,不結盟運動觀察員。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是重要的發展中國家之一。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特性,巴西是一個民族大融爐,人口有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地區的移民。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最重要的運動,是2014年世界盃舉辦國。
巴西由於地處熱帶,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亞馬孫平原分布有全球最大面積的熱帶雨林,森林資源十分豐富,但是亞馬孫平原地區由於氣候潮溼悶熱,終年高溫多雨,不適宜人類大規模的居住,是巴西人口分布最少的區域。
巴西的經濟總量及人均GDP觀察
A、經濟總量:2019年,巴西GDP總量為1.96萬億美元(IMF),排名全球第9位,折合人民幣13.3萬億人民幣(1美元=6.788人民幣),僅相當於中國的約13.4%、印度的66%, 中國2019年GDP為990865億人民幣(新浪財經數據)。
B、人均GDP(國民幸福指數):2019年,巴西為9288美元,僅相當於美國的約14.3%,但是印度的4.27倍(印度人均GDP更低為2175美元)。世界上最大的三個發展中國家的人均GDP分別為:中國2019年突破了10000美元、巴西為9288美元、印度2175美元,全部相加總額大約為21500美元左右,三者相加僅相當於美國人均GDP的大約33%左右(美國為64865美元,以數據上均為IMF),可見發展中國家依然任重而道遠。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在國是論壇「能源中國」第二期上表示,目前中國人均GDP是1萬美元,發達經濟體入門標準接近3萬美元,一般都在4萬美元以上。這就是追趕潛能,追趕潛能還很大,我們要以學習為主,這個定位非常重要。對於巴西而言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差距更大。
近幾年,巴西貨幣貶值較大,人均GDP由2017年的大約1.05萬美元,下降至2019年的約9288美元(IMF);而同樣是貨幣貶值,金磚國家之一的南非2019下滑到不到6000美元,另外一個金磚國家印度則是剛剛突破人均GDP2100美元。
巴西的人均收入水平
巴西在2018年人均GDP全球排名大致在第77位左右,再加上匯率換算等等因素,並根據2018年歷史數據大致參考如下:
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巴西家庭可支配月入大約為5088雷亞爾,人均可支配淨收入約為1373雷亞爾/月,每年大約16476雷亞爾(1巴西雷亞爾=1.2878人民幣)
最高為聯邦州,人均可支配淨收入約為2460雷亞爾/月,29520雷亞爾/年;最低為馬拉尼昂州,人均可支配淨收入為605雷亞爾/月,7260雷亞爾/年; 23.9%的家庭每月收入僅大約1245雷亞爾。
根據《巴西商業資訊網》數據:在巴西,公共部門職員的平均工資高於私營企業相應職位的工資。在公職人員最多的聯邦區,公職人員的平均工資比全國其他地區高92%。
而在1%最富人口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統計中,除了卡達最高(29.0%),巴西位列全球第二。巴西1%的超級富豪(約140萬成年人)的收入佔該國總收入的28.3%,他們的平均月收入達到14萬雷亞爾。
即使把巴西收入較低的50%人口(約7120萬成年人)的收入加起來,也只佔全國收入的13.9%,還不到1%超級富豪的一半。他們的平均收入約1200雷亞爾。(借鑑《巴西商業資訊網》數據,並參考其他有關數據,僅供參考)
巴西的收入與咱們國內相比是多少比例呢?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文件顯示,2019年度,非私營單位的平均年工資為90501元。換算成月均收入,大概為7541元左右;
統計局數據顯示: 2019年度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3604元。折合月均工資收入約為4467元左右。因此,按照2019年我們的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收入,巴西的人均可支配淨收入1373雷亞爾/月(巴西2018年的收入水平,按即時匯率,相當於約1768人民幣),僅相當於咱們的35%-40%左右水平。以上僅僅是一個大致的估算。可見,巴西的收入水平是比較低的。
巴西的福利政策及水平
巴西實行全民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從小學到大學的免費公立教育以及高額救濟金、養老金和退休金。巴西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社會保障體系之一。
巴西擁有令人羨慕的養老金的金額,與巴西人的平均工資相比,它的退休金相當於稅後收入的97%,相當於退休拿全額工資。相比私營部門,巴西公務員的養老金更讓人羨慕,公務員退休後的養老金按在職期間的月薪足額發放。有人開玩笑說,巴西人拿著發展中國家的工資,卻享受著發達國家的待遇。
根據巴西地理統計局數據: 巴西不但擁有全球最龐大的社會保障體系之一,而且巴西是拉美地區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急先鋒,不僅建立了全民醫療和教育免費的制度,而且劃定了高額的救濟金、養老金和退休金,並推出比如「我的家我的生活」等一系列惠及低收入家庭的住房、生活補助計劃,可見雖然經濟相對比較窮,巴西政府也是努力在改善老百姓的生活。
上面說過,巴西人的退休金相當於退休前稅後工資收入的97%,但已遠高出經合組織所提出的69%的平均水平;尤其是聯邦法官、國會議員及政府司局級以上幹部每年的退休金能高達15萬至18萬美金。不僅如此,公務員的直系親屬也能享受到一定的福利。
比如「在軍人統治時期退役的高級將領和軍官們去世後,他們的配偶或單身女兒可以終身領取豐厚的養老金,即使不工作也可以享受較高的生活水平」,巴西一位軍官曾這樣告訴媒體記者。
巴西是全球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但巴西長期以來希望從教育入手提高勞動力人口的素質,盡力為貧困家庭提供更好的教育條件和環境,事實上,做得很不錯。比如在發展學前教育、提供平等入學機會等方面給予資金和政策扶持,尤其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肯定。
巴西的教育從小學一直到博士學習都是全部免費的,這一點在某些發達國家也做不到,某些發達國家也是大學之前的免費福利,在大學階段往往是收費的。
在巴西,在上大學之前的基礎教育(相當於義務教育)階段,到了上學年齡的孩子只要憑巴西的身份證件進行註冊就可以入學,而不需要經過任何測試、也不用繳納任何的費用。
巴西憲法規定,聯邦政府要將預算的18%用於教育支出,州和市政府應拿出不低於20%和25%的財政收入用於發展教育,同時聯邦教育經費的30%、州和市教育經費的60%應用於初等義務教育。巴西公共教育經費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5.3%,居發展中國家的前列。因此,巴西把教育的投入上升法律範疇,是硬槓槓。
巴西的福利及養老金面臨沉重負擔
由於巴西經濟結構比較單一,過過分依賴於初級產品出口(比如鐵礦石資源等),近些年巴西經濟增長乏力甚至於衰退,由此政府為老百姓推出的高福利受到經濟萎靡的拖累,難以完全承擔沉重的資金壓力。
巴西《經濟價值報》評論顯示,政府財政赤字擴大的病根就在於社會福利支出過大,超出了本國經濟的承受能力,這說明目前的福利制度與巴西勞動生產率並不匹配,是不可持續的。所以,高福利是以經濟實力為基礎的,有錢什麼福利都好辦。
美國中情局發布的《世界概況》顯示,2014年巴西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例約為7.3%,25歲至64歲人口佔51.3%,因此到2050年,巴西老齡人口預計會達到30%。據統計,巴西有近百萬退休公務員享有養老金,養老金支出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7%;並且巴西養老金的赤字大約以每年10%的速度快速增加,由此預測2050年養老金佔GDP比例將猛增到約12%水平,按這個趨勢,巴西經濟負擔很大。
所以,相比於比較「慷慨」的養老金,政府在基礎設施方面的資金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5%左右,可見,巴西對於福利及教育的確是捨得花錢,也算咬著牙花錢。
相反,巴西也會出現另外一番景像:媒體在巴西採訪看到,很多人只要生活能夠繼續,就不想再工作。並且嚴苛的勞工法更加固了巴西勞動者的觀念。比如裡約熱內盧聯邦大學的保羅·羅貝爾教授告訴媒體,之前教師公會曾經組織的全體老師罷工,但工資正常發放,並認為這也是巴西社會的普遍現象,很多人不願意為了創造財富投入額外的勞動。
巴西政府迫於經濟增長乏力的壓力,宣布打算削減養老金支出,實施新的退休金制度,並且希望到2026年削減社保金支出500億雷亞爾(按當時匯率,約合139億美元),並在未來45年為政府節省3.2萬億雷亞爾。(數據參考了人民日報文章)
回過頭來看一下巴西的醫療水平:根據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發布2019全球醫療質量和可及性榜單,這個榜單參考2016年全球疾病負擔的研究,其中涵蓋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針對32項評估指標,計算出具體醫療質量和可及性(HAQ)指數,評選出各個國家在醫療質量上的水平,其中冰島、挪威、荷蘭分列榜單前三甲,中國躋身前50名。
在全球醫療質量排行榜中,巴西排名在全球96位。可見,發展中國家中國算是很好的,巴西則相對落後很多,如果談醫療質量及水平只能說暫時沒法談,因為經濟條件擺在哪裡,不能說差到哪裡,起碼也好不到哪裡去。我們從全球的視野看一下即可清楚。
從全球整體來看,世界醫療水平排行榜單前列國家和地區多集中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而非洲,尤其是撒哈拉以南地區則成為醫療質量差的聚集區。
在世界範圍,冰島以97.1分成為全球醫療技術最先進的國家,挪威和荷蘭得分96.6、96.1,分別名列榜單第二、第三。在亞洲國家中,排名最高的是日本(第12位),其次是新加坡(第22位)和韓國(第25位)。《柳葉刀》在報告中稱,中國是醫療水平進步最大的國家之一,但東西地區差異明顯,比如得分高的北京(91.5分)與得分低的西藏(48.0分)之間差異巨大。
巴西大名鼎鼎的「家庭補助」福利計劃
巴西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家庭補助」(Bolsa Familia)福利計劃。這個計劃是由2003年就任的巴西前總統盧拉打開序幕的,其目的就是為了資助貧困家庭,讓窮人能夠看得起病、上得起學,相當於巴西版的「低保」政策,這個政策一度曾看做是消除貧困的經典範例而受到全球的推崇及讚譽,但是大規模資金的投入也使得巴西的」懶漢「效應之負面作用突顯。
那麼,根據巴西官方說法,在此計劃推出的2003年,只覆蓋了1000萬人口,到了2013年時享受此福利的巴西人口超過約5000萬。據世界銀行數據,2015年巴西人口為20784萬,意味著巴西「低保」政策覆蓋的人口約佔巴西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由於巴西的工業佔比較低,巴西經濟高度依賴鐵礦石和石油等資源出口,在鐵礦石等資源價格走高時,利潤大增,巴西人高福利有充分保障的,也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但假如資源價格一旦大幅下跌,問題來了,巴西人的經濟窘境立刻一覽無餘,所以,國際市場打個噴嚏,它就得感冒,日子就不好過了。所以,經濟及民生即要相互平衡、也要未雨綢繆。
巴西擁有世界第一大鐵礦石生產和出口商
巴西礦藏資源豐富,在鈮、錳、鈦、鋁礬土、鉛、錫、鐵、鈾等29種礦物儲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鈮礦儲量已探明455.9萬噸,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鐵礦儲量333億噸,居世界第五位,產量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探明儲量153億桶,居世界第15位。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第一大鐵礦石生產和出口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和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英國的力拓並稱為三大礦業巨頭。
巴西曾經有過輝煌的經濟。在1880年,巴西就開始了工業化進程。在1930—1955年,工業年增長率近8%,工業產值佔GDP已經接近1/4。到上個世紀70年代末,巴西已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擁有門類齊全的基礎工業部門。上個世紀70年代,巴西人均GDP跨入了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1979年,巴西人均GDP已高達1901美元,甚至高於同年"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的1773美元。到了2011年,巴西經濟總量達到2.62億美元,在美、中、日、德、法之後,排世界第6位。
假如按照這個趨勢,巴西早早晚晚會進入發達國家,但從2012年開始,經濟總量開始逐步萎縮,到2019年,巴西經濟總量縮小到2萬億美元下方,一下子下滑到世界第9位。
回想起20世紀30年代,巴西的工業化水平曾經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比如在鐵路建設方面,在1928年,中國剛有鐵路,裡程僅6884公裡,而巴西的鐵路裡程就達到了35451公裡。尤其是1968年到1973年,巴西經濟平均增長率高達11.2%,到了1973年更是高達到了創紀錄的14%,一度被西方媒體譽為「巴西奇蹟」。
巴西經濟停滯不前萎縮的原因在哪裡?
巴西經濟總量增長最好的年份在2011年,GDP達到2.62萬億。此後連年下滑,最主要原因源自巴西工業化水平的下降:
首先是巴西的製造業佔比開始下降,服務業佔產業比重越來越高。根據統計,巴西製造業佔國民生產總值比重最大的是1982年,佔比達30.07%,到了1982年,服務佔國民生產總值比重為40.86%。到了2018年,佔比增長到62.63%。
其次是進口工業產品,出口資源物資。在巴西出口產品中主要是礦產品、海產品、植物產品、木製品等原料,而進口的幾乎是工業產品。有個例子就是巴西的造船業。巴西造船企業通過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到20世紀70年代時成為世界第二大造船國,年造船產量一度達72.9萬噸,僱員有4萬多人。然而到現即使一般的船舶維修都做不到了。
想當年在1970年代,巴西也是僅次於日本的世界第2大造船國,在最鼎盛時一年造船產量就高達近73萬噸,到了1998年,造船業直接就業人數萎縮到1880個,到現在,巴西在全球船舶製造業的分量已經微不足道了。
比如巴西海軍唯一一艘航母「聖保羅」號已宣布正式退役,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巴西造船業衰落,因為自己無能為力不能完成維修保障任務。
所以,工業化水平降低,讓經濟發展失去了基礎,也間接造成了巴西貨幣的貶值。再加上大宗商品受國際需求大幅震蕩的影響,價格下跌直接影響了本國經濟。
在匯率方面,自2015年始,隨著美聯儲開啟的加息周期。全球外匯儲備少的國家經不起大量美元外流的衝擊,貨幣紛紛貶值。其中,巴西的貨幣雷亞爾連續貶值,在2015年當年累計貶值33.62%。從2016年一直到2020年,巴西雷亞爾一在貶值中沒有好轉。今年上半年雷亞爾對美元又貶值了15.5%。
由於貨幣貶值加速了本國的通脹水平,巴西通脹率最高時達10%,以致物價上漲。貨幣貶值往往也意味著老百姓的收入變少。
在科技方面,由於巴西的科技投入及能力不足,沒有及時完成產業戰略性轉型升級,工業化無法持續。相比之下,第三次工業革命後,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率先完成了產業升級,比如代表性的產業有高端工具機、晶片、工業機器人、汽車、電子。
尤其是在發明專利申請數量方面,2018年,世界專利數量排名榜中,巴西僅排在27位,申請數量為619件,而美國為56142件。
在工業化及製造業雙雙打擊及壓力之下,巴西又不計成本向包括外國政府、大財團、全球機構舉債,由於舉債過多,需要將每年賺的外匯利潤拿出一半去還債了,最終到了無力還債地步。
最後,無力還債的結果就是按債權國的要求進行經濟改革,被迫開放巴西國內市場,反過來又造成國內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在嚴重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大批倒閉。比如在全球輝煌一時的巴西航空工業公司最終也被拍賣掉了。
在當時,巴西航空工業公司曾經是世界第3大商用飛機製造商、世界第1大支線飛機製造商,香港巨星成龍也花了約2個億買了一架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的「巴航萊格賽650」(Embraer Legacy 650)當時的私人飛機,能坐13個乘客,有獨立廚房、特大行李艙,設施十分豪華,據說劉德華也買了同款。
巴西的悲劇在於:尚未完全實現現代化,就開始「去工業化」。
「去工業化」導致巴西工業大幅集中在資源密集型領域,只能出口這些資源類的初級產品或中低端製成品,反過來又大量進口高技術製成品。比如巴西淡水河谷就是全球最大鐵礦石出口商。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是世界第一大鐵礦石生產和出口商,也是美洲大陸最大的採礦業公司,被譽為巴西"皇冠上的寶石"和"亞馬遜地區的引擎"。巴西淡水河谷鐵礦石產量佔巴西全國總產量的80%。淡水河谷在全球鐵礦石市場具有很強的話語權。淡水河谷曾訂造載貨量40萬噸的大型鐵礦石運輸船,並命名為"中國號",建造後將成為世界最大型的鐵礦石運輸船,可以大大降低鐵礦石的運輸成。
2019年7月,《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位列336位。
並且巴西還是全球最大的咖啡、牛肉、蔗糖、雞肉出口國,最終的結果就是巴西被牢牢鎖定在全球產業鏈的最低端,而最賺錢的往往都是在高端產業鏈,比如美國掐華為脖子的荷蘭光刻機,一臺就是一架飛機的價格,這就是工業高附加值,科技的附加值。
巴西失去工業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經濟增長明顯處於失速中。在工業不能充分有效吸收就業的情況之下,巴西貧困人口卻高達5480萬,佔全國總人數的達26.5%,在巴西經濟落後的東北部更高,超過40%,使得近一半的人處於貧困線以下。
相比韓國,在1979年巴西人均經濟總量約為1901美元,當時的韓國是1773美元明顯低於巴西。但到了2017年,巴西卻是9821美元,完成戰略性經濟轉型的韓國已高達29700美元,韓國反而是巴西的三倍多。
而巴西「去工業化」又再次導致工業衰落,最終的結果就是把就業人口驅趕到了第三產業,這就是巴西第三產業佔比很高的原因之一,,數據顯示,在1981—2011年的30年裡,工業就業人口不增反降,第三產業就業人數大幅飈升。
巴西人咖啡消費量是全球人均咖啡消費量的6倍
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咖啡王國」之稱。著名的諮詢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指出,巴西人對咖啡的消費熱情驚人,數據顯示,在2018年巴西的人均咖啡消費量為818杯,相當於全球人均咖啡消費量的6倍。巴西網站「olivre」之報導,咖啡消費總量一度僅次於美國。
咖啡原產於非洲的衣索比亞,在1727年傳入了巴西。巴西位於南美洲東南,地處熱帶和亞熱帶,由於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很適合種植咖啡,再加上勞動力便宜,所以,咖啡種植業快速興起。在19世紀,巴西的咖啡種植幾乎遍及全國,隨後形成近一個世紀之久的「咖啡繁榮期」。在20世紀初,巴西的咖啡產量佔到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從而,被世界譽為「咖啡王國」的美稱。
巴西咖啡品質優秀、香味濃鬱。其中,羅百氏咖啡是全球出口貿易中最受歡迎的。巴西咖啡的特色是含有較低的酸味,同時具有淡淡的青草香,使得巴西咖啡糅合著酸味和咖啡的甘甜苦味。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費國,每年大豆消費量在1億噸以上。中國國產大豆年產1800萬噸左右,每年進口大豆9000萬噸左右。進口大豆主要來自美國、巴西和阿根廷等國。
對於南半球的巴西、阿根廷等國大豆收穫期往往在3月至5月,而美國大豆收穫期則在9月至10月。2020年6月,巴西植物油工業協會(ABIOVE)的月度報告維持其對2020年收成的預測,即今年巴西大豆年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245億噸,如這一數據最終得到確定,巴西或將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
巴西大豆的含油量和蛋白含量略高於美國大豆,且雜質含量明顯低於美國大豆。總體而言,進口巴西大豆的經濟效益略好於美國大豆。
巴西是全球最大的蔗糖生產和出口國、第二大大豆生產和出口國、第三大玉米生產國,玉米出口位居世界前五,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和雞肉出口國。
巴西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曾經連續四年呈現兩位數的同比增幅,增長率位居全球第一;巴西的轉基因作物面積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
巴西依託農業優勢,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綠色能源研發,從甘蔗、大豆、油棕櫚等作物中提煉燃料,一舉成為世界綠色能源發展的典範。巴西不僅是世界生物燃料生產和出口大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全國範圍內不供應純汽油的國家,巴西消費的燃料中有46%是乙醇等可再生能源,高於全球13%的平均水平。
巴西的森林面積有490萬平方公裡,森林覆蓋率也達到了58%,由於之前巴西經濟發展速度過快,代價是犧牲了環境。又因為巴西過度開墾,砍伐樹木,直接導致了巴西近50年的森林面積大幅缺失。
根據全球森林覆蓋率數據顯示,發達國家日本以森林覆蓋率68.5%位居世界第一。日本對於國民環保意識非常強,人們對於森林保護以及垃圾分類等方面都是極為注重,據世界銀行所公開的消息,日本森林面積已經快達到25萬平方公裡,並且森林覆蓋率現如今已經高達68.5%,所以,發展中國家的確應該注意環境保護了。
巴西全球著名的亞馬遜熱帶雨林
巴西擁有亞馬遜熱帶雨林,它是世界最大的森林,森林茂密,動植物種類繁多。豐富的雨量使森林生長得特別茂盛。亞馬遜流域的熱帶雨林大半位於巴西。
亞馬遜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雨林,有700萬平方千米。它從安第斯山脈低坡延伸到巴西的大西洋海岸。亞馬遜雨林對於全世界以及生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的健康都至關重要的。這片森林對世界氣候有很大影響,樹林能夠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這種氣體的大量存在使地球變暖,以至極地冰蓋融化,引起洪水泛濫。樹木也會產生氧氣,它是人類及所有動物的生命所必需的。
亞馬遜雨林產生的氧氣佔全球氧氣總量的1/3,被稱為「地球之肺」。林區蘊藏的木材佔全世界木材總蘊藏量的45%,蓄積著8億立方米的木材,其經濟價值超過7 000億美元。
生物物種佔全世界總數的1/5,植物種類和鳥類各佔世界的一半,淡水資源佔世界總量的18%。河裡有2 000多種淡水魚,並且是人類非常珍貴的生物資源寶庫。
亞馬遜平原的野生動物種類非常繁多、數量豐富。根據一位英國自然學者的統計,共有14 712種動物,其中8 000多種尚未為人所知,現在已知的動物和鳥類超出了10萬種,或另外還有幾百萬種正等待著人們去探索發現。
在亞馬遜雨林,在一個相當於8~10座房子規模的區域裡,生長著約60種不同的樹木,這是歐洲或北美同樣面積的森林裡所能發現的樹木種類的15倍。亞馬遜生態區佔巴西國土的60%,有森林面積400萬平方千米,其中雨林佔65%。
因此,亞馬遜河流域對全球氣候和生態環境的影響是舉足輕重的。
由於開發不當、保護不到位,巴西的亞馬遜雨林正在遭到嚴重的破壞,熱帶雨林面積正以驚人的速度減少,森林覆蓋率已從原來的80%減少到58%,以致動植物資源遭到破壞,並且造成水土流失、暴雨、旱災、土地荒漠化等很多的環境問題。
據專家估計,相比2000年的雨林的損失達4.4萬平方千米,是巴西政府估計的三倍。亞馬遜地區毀林速度驚人,平均每8秒就有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森林在那裡消失。亞馬遜雨林目前正遭受著歷史上第二次嚴重破壞,已引起巴西以及國際環保組織的密切關注。
據衛星資料顯示,從1999年至今,已有2萬多平方千米的森林消失。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毀林事件發生在1995年,當時有2.9萬平方千米的森林被毀。到目前為止,亞馬遜地區被毀森林總面積已達58.2萬平方千米,比巴西巴伊亞州全州的面積還要大。世界自然基金會警告說,如果毀林事態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久的將來,亞馬遜將空留其名。
巴西是著名的足球王國
足球是巴西的國球:巴西有「足球王國」之美譽,巴西人對於足球的喜愛是狂熱的,猶如巴西的桑巴,說到巴西,必然說到巴西人的最愛,足球。
巴西到2014年,已經是連續第20次進入世界盃決賽圈。巴西是世界上唯一參加過歷次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的球隊。自從1930年世界盃舉行以來,巴西人沒有缺席過一屆世界盃盛會。球王貝利說,沒有巴西隊參加的世界盃將是不可想像的。
巴西隊是世界上唯一一支5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球隊。
此外,巴西隊還獲二次亞軍,二次第三,一次第四,是世界盃歷史上成績最好的球隊。至2002年,巴西隊共7次打入世界盃決賽,與德國隊持平。
在1950年,巴西隊首次舉辦世界盃,在這屆比賽中,巴西隊一路過關斬將打入決賽,但在決賽中卻意外地以1:2負於烏拉圭隊。
在1958年,巴西在瑞典首次奪得世界盃,而當年僅17歲的貝利以及加林查為巴西隊奪冠立下汗馬功勞。
1962年,在智利舉辦的世界盃上,巴西隊衛冕成功。
1970年,巴西隊在墨西哥第3次奪冠。貝利和球員迪迪、瓦瓦、加林查、亞伊辛尼奧成傳奇式人物。
1994年世界盃在美國舉行,巴西在擊敗義大利後第4次奪冠,成為第一個4次奪得世界盃的國家。巴西獲得了這屆世界盃的公平競賽獎和賞心悅目獎。
巴西足球隊傳統隊服為經典的:帶綠色條紋的黃色上衣,藍色短褲,白底綠條紋的球襪。
足球歷史上獲得巨大的榮譽
巴西「世界盃」獲得過5次冠軍,2次亞軍,2次季軍
巴西「世少杯」獲得過3次冠軍,2次亞軍,1次季軍
巴西「聯合會杯」獲得過4次冠軍,1次亞軍
巴西代表隊7次參加「豐田杯」,4次奪冠,和義大利並列
巴西甲級俱樂部7次參加「世俱杯」獲得過5次冠軍,2次亞軍,1次季軍
巴西5人制足球,5次世界盃冠軍
巴西「世青杯」獲得過5次冠軍,名次僅次於6次冠軍的阿根廷
巴西代表隊「南美解放者杯」12次冠軍,僅次於阿根廷代表隊
巴西「美洲杯」獲得過8次冠軍
巴西巴甲聯賽世界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