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閃靈》;119分鐘比143分鐘相比,一些關鍵情節缺乏鋪墊,還是要看完整版。而且可能還要看原著才行。確實把人的潛意識呈現得非常透徹。只是看到網上評論裡那麼多言之鑿鑿的「解讀」感覺有點詭辯。要說恐怖,最恐怖的是這種詭辯的思維。
2、《電鋸驚魂》;第一部即巔峰,導演的功力確實可以,風格還是有的。用有限的水平拍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心理感官雙刺激,懸疑驚悚血腥都很適度、出彩,心理上一直步步緊逼。雖然劇作上確實有一些解釋不通的漏洞(最後醫生的精神暫時性失常行為可以不算),但是整體很好,最後的反轉尤佳。至於立意,就有些牽強附會了,大概只是服務於劇情需要的噱頭。
3、《午夜兇鈴》;神隱世界的故事巧妙安置在現代社會中講述,在視覺效果上雖驚悚但談不上恐怖,但被渲染的氣氛非常走心,這是這部能夠成為經典日本恐怖片的關鍵,內心的恐懼比視覺上的恐懼要嚇人的多。從電視機裡爬出來的貞子畫面更是經典,引領了亞洲午夜鬼片的走向十餘年,成為包括我在內無數人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夢魘。
4、《孤兒怨》;《孤兒怨》以劇情與演員的高度契合,達到了極為出色的驚悚觀感,伊莎貝拉主演的小女主其演技是該片作為恐怖片不可多得的神來之筆,精巧布局的懸念隨著劇情延伸令寒意深入心脾,由心而生的驚恐遠比光怪陸離的聲音特效來的更為令人屏息。
5、《死寂》;最後的反轉有點兒刺激,本來看前面內心沒有很大的波動,甚至覺得有點無聊,但到後面結局倒是起勁了。全程的影像都是鮮紅和藍色,甚至角色的皮膚也散發著藍光,看著挺難受的。一如既往地將東方恐怖片那種陰森的氛圍和暴力美學結合在一起。
6、《招魂》;在有限的恐怖片觀影經驗裡,本片給我最大的驚喜是鬼魂被當作已知現象然後與之對抗,改變了我對之前這些恐怖片都是一群人面對未知事物滋哇亂叫的印象。故事講得明白,驚嚇點俗套且有效,最後藉助美國人都喜歡的家庭情感力量戰勝困難,是個還不錯的類型片。
7、《鬼影》;巧妙的設置,跟出色的氛圍渲染懸疑,看似平庸的復仇戲碼,隨著劇情的展開,才發現是一部關於愛的電影,那保函愛意跟悲情的怨念,死後化作鬼魂仍舊不願離開愛人。除此之外它將男人慣有的背叛與悔恨融入其中,渣男永遠不會變。
8、《驅魔人》;很有年代特色的片子,運鏡和敘事都比現在放緩許多,但卻更增加了壓抑之感。雖然特效比不上現在的所謂恐怖片,但節奏的把控和氣氛的營造都更顯功力。可能有人習慣時下的感官刺激式電影,但我更偏好這類偏重感受逐步展開式的老派手法。
9、《山村老屍》;把背叛、怨恨、感情的前因後果拍得這麼完整的鬼片確實不容易,找鬼過程中抽絲剝繭的推導亦合情合理,從屍油到鄉村再到潭水,電影第一個鏡頭就給到裝水不是沒有原因的。沒有為了鬼而鬼,鬼並不會無故害人且只是一種幻象,是內心的恐懼與不安催生了殺人的厲鬼。值得一看的鬼片,也確實令人毛骨悚然。
10、《咒怨》;這部影片塑造的恐怖氛圍無疑是一流的。以各個主人公的視角章節式地敘述故事,而非按照時間線敘述,會讓初看的人稍稍有些混亂,但整體的邏輯還是非常清晰的。這部影片的恐怖之處在於不講究因果,人死的都毫無緣由。只要在傳播鏈上的人,都會死去。說實話,我覺得古代的鬼更講道理。
世界十大恐怖電影,哪部是你的童年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