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 封面新聞記者 蘇定偉
成渝雙城記,中國第四極。巴蜀千載情,川渝一家親。11月18日,「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暨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中國四大古城之一的閬中古城榮獲「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殊榮,市委常委,總工會主席王小冬代表閬中出席頒獎盛典。
閬中古城位於四川盆地東北緣、嘉陵江中遊,景區總面積達4.59平方公裡,古城核心區域2平方公裡,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歷史,為古代巴國蜀國軍事重鎮。 閬中古城有張飛廟、永安寺、五龍廟、滕王閣、觀音寺、巴巴寺、大佛寺、川北道貢院等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邵家灣墓群、文筆塔、石室觀摩崖造像、雷神洞摩崖造像、牛王洞摩崖造像、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舊址、華光樓等2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舊唐書·地理志》:「閬水迂曲,經郡三面,故曰閬中」。自秦置閬中縣起,這裡是古代入蜀「米倉道」的樞紐關卡,乃兵家必爭之地,一度成為四川臨時省會達近20年,一直有「閬苑仙境」、「巴蜀要衝」的美譽,唐代詩人杜甫就曾稱讚過「閬州城南天下稀」。而杜甫詩中「嘉陵江水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的嘉陵江就從這裡緩緩流過,吳道子所畫《嘉陵江山圖》的軸心-錦屏山與江水相依相傍,共同勾勒出了古城的輪廓。
近年來,閬中牢牢把握成渝「雙城」契機,與成渝多地、多景區廣告互打、線路互推、門票互賣,抱團聯盟,積極參加國際國內旅交會,成功推出的閬苑仙境之旅、春節發源地之旅、三國尋蹤之旅、科舉研學之旅、紅色文化之旅、夜遊古城之旅等六大文化旅遊線路產品,受到成渝地區廣大遊客的熱烈追捧,閬中旅遊市場早就突破千萬級。其中近三年年均接待成渝遊客746.49萬人次,今年通過強效推動品牌營銷,強力消除疫情影響,強勁復甦文旅產業,文旅市場在恢復去年同期水平的基礎上奮力趕超,1-10月接待成渝地區遊客520.14萬人次,同比增長12.71%。
此次榮獲「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是風雨徵程又一座光輝裡程碑,下一步將繼續以實施《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高質量建設天府旅遊名縣閬中方案》為抓手,全面落地落實頂層設計、品牌培育、旅遊產品、融合發展、營銷宣傳、服務提升六大版塊內容,進一步做實、叫響、擦亮旅遊名縣金字招牌,早日建成世界古城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