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學金本來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但是他卻心血來潮想養野豬。雖然有想法,他還是擔心妻子不同意。
沒想到妻子很容易就同意了自己的想法,隋學金喜出望外。但怎樣才能弄到野豬種,卻難倒了他。因為要從浙江引種,拉到黑龍江,路途遙遠,運輸成本太高。這時,他想到:饒河當地常有野豬出沒,為什麼不自己上山去抓呢?
隋學金:「到我們縣林業局,進行了諮詢,這個野豬,咱們要捕捉回來飼養的話可不可以,他說可以,但是必須得辦理相關的馴養手續。」 緊接著,隋學金寫了申請,找了保健醫生。得到當地林業部門批准後, 2002年春天,早就從嶽父那裡學到狩獵技術的隋學金從山中抓回了兩頭野豬,正好是一頭公豬和一頭母豬。當年11月,母豬就生下三頭小野豬。然而,不到一個月,3頭小豬卻意外死亡。
隋學金:「這個小野豬,它始終是跟母豬帶了以後,它老要吃奶,母豬煩了以後就開始咬。野生動物,見血以後,它的子女它也要殺掉,等我發現的時候,就已經半腦袋啃掉了。這一年,隋學金的野豬養殖宣告失敗。但從此他也明白了一個道理:純種野豬野性太大,不適合家養,必須雜交才能繁殖下來。2003年11月,隋學金決定將野豬跟家豬雜交來繁殖後代。
2003年時,老隋借來的母豬由於跳豬圈受傷,就有4頭雜交野豬胎死腹中,而產下剩餘的9頭小野豬則被夫婦倆當寶貝一樣呵護著。 2003年的9頭小野豬就這樣在夫婦倆的悉心照顧下茁壯成長。
為避免近親繁殖,2004年春天,隋學金又買回了8頭家養的母豬進行雜交。快到年底,老隋宰殺了第一批繁殖下來的公豬。終於等到賺錢的時候了,他把野豬肉價格定在40元錢每公斤在當地銷售。
40元錢一公斤的野豬肉在當地根本就沒有銷路。半個月時間,隋學金賣出的豬肉還不到15公斤。野豬倒是養成功了,肉賣不出去怎麼辦呢?老隋決定把銷售重心推向富錦和寶清等周邊比較大的城市,並且把價格降了28塊錢一公斤。
饒河地處烏蘇里江邊,離哈爾濱等大城市比較遙遠,老隋本想通過代理商將自己的豬肉在消費水平較高的城市先打出去,沒想到,結果仍舊是失望。
代銷失敗後,老隋陷入絕境。為了養野豬,他已投進了全部家當。如果現在放棄,不但以前的努力白費,甚至連成本都收不回。反覆思考後,老隋認為,肉賣不出去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名氣,他狠下心來,決定拿出5千元錢在當地電視臺登個廣告,沒想到這一次卻讓他揀了個大便宜。
本想掏錢做廣告,結果一分錢也沒出。2003年11月,經饒河電視臺報導後,起到了比廣告更好的效果,老隋的豬肉突然間供不應求起來。
2004年春節前夕,老隋發現,當地人竟然不計較野豬肉的高價,爭相購買。原來這些買豬肉的客戶都不是買回去自己吃,而大都是為了走親訪友,那何不索性把散裝豬肉改進一下,做成禮品盒呢?隋學金隨即從江蘇引進了真空包裝機,趕在春節前的最後時間,將豬肉做成了禮品,進行裝箱銷售。
2004年春節過後,老隋專門到哈爾濱考察了一番,發現那裡的野豬肉價格更高。他決定擴大養殖規模,將野豬肉打進省城市場。2005年春天,當地有一個叫黃書臣的人想從他這裡買野豬種,這讓老隋有了新的靈感。
通過跟黃書臣合作,老隋覺得只要自己提供豬崽,在農戶那裡寄養,照樣可以擴大養殖規模,保證自己的供貨量。然而,就在2005年底,還沒做好準備的隋學金卻意外地接到了一份定單。
有了市場卻交不出貨來!這讓老隋非常著急。由於跟農戶的合作才剛開始,對以後的分散養殖和統一管理他還沒有很大把握。如果自己來擴大養殖規模的話,光是豬圈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就要花費大筆資金。
經過近4年的摸索,這時的隋學金已投入了近50萬元。要想再拿出幾十萬,這對他來說比登天還難。然而,掙錢的機會就擺在眼前,如果現在不把握,還等到什麼時候呢?就在老隋冥思苦想時,他從原來所在的電業局得到了一個好消息。 饒河電業局決定跟他合作,但是必須要出具一份野豬養殖的可行性分析報告,這對有4年養殖經驗的老隋來說,簡直易如反掌。報告出來後,饒河電業局反覆研究,最終決定雙方可以結合成一個野豬養殖聯合體。
現在,他和電業局的廠房仍在建設中。接下來,他準備註冊野豬肉商標,最終將野豬肉打入省城。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