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來就有著產婦坐月子的傳統,在月子期間好好調養身體,有利於身體的儘快恢復,也不會給以後的健康帶來隱患。而坐月子補充營養很重要,這一方面從產婦的身體健康著想,另一方面可以讓新媽媽們有充足的乳汁可以哺育寶寶。
要提起最好的營養湯品,則當屬雞湯了。雞湯性甘溫,非常適合氣虛體弱的人,手腳冰涼的人飲用,能夠補中益氣,增加消化能力,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有助於提高人體的身體素質。
但是問題來了,這雞有著公雞,母雞的區分,那麼如何選擇呢?下面就看看專家的說法吧。
產婦坐月子時是吃公雞好呢,還是吃母雞好呢?
我們平時可能都偏向於母雞燉湯,覺得更有營養,但是有些地區偏向於選擇公雞來燉湯,這兩者燉出的湯還是有區別的。
公雞湯更利於下奶
公雞中雄性激素含量比較高,對雌激素有抵抗作用,所以產婦在產後喝公雞湯,會影響體內的雌激素,更利於乳汁分泌。而母雞中含更高的雌激素,吃了後對催乳效果不明顯。
而且公雞中的脂肪含量少,這對寶寶和新媽媽們都有好處,所以在坐月子第一周內最好是吃公雞,如果過早的吃母雞湯會影響催乳素的分泌,使得乳汁分泌減少。
不過,如果產婦乳頭髮脹沒有奶時,就不要吃公雞下奶了,這樣容易誘髮乳腺炎。
喝母雞湯更加滋補,但是容易回奶
母雞所含蛋白質含量更高,而且營養元素多,容易消化,所以喝母雞湯更易被人體吸收,可以補血,強身健體。母雞肉中含有豐富的磷脂類物質,是構成人體所需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所以吃母雞更進補。
綜上所述,公雞,母雞對於產婦都有營養,關鍵是吃的時間,在產後一周應該吃公雞,避免影響產婦下奶,等到產婦開奶後,一般是在產後十天左右,此時乳汁分泌比較充足,那麼就可以吃母雞了。
產婦喝雞湯有什麼講究?
1、給產婦燉雞湯最好是選擇用烏雞來燉,因為烏雞的蛋白質含量高於普通雞,而且脂肪含量又低,僅是普通雞的四分之一,並且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又高,非常利於給產婦進補。
2、雞湯不可過於油膩,煮雞湯時要把上面的浮油撇掉,這樣才會避免攝入脂肪過高,避免產生肥胖。而且如果攝入油脂過多,還會導致乳汁裡的脂肪含量增加,寶寶吃後,會加重腸胃負擔,容易拉肚子。
3、燉雞湯不要放過多的熱性調料,像白胡椒,桂皮,八角,花椒,茴香,辣椒等都是具有刺激性的熱性調料,吃了容易導致上火,產生痰症。而產婦剛生產完,脾胃比較虛弱,吃多了熱性調料不利於產後恢復,對寶寶也不好。
4、雞湯不要燉煮太久,煮得時間越長,湯中的營養成分被破壞掉得越多,這樣也就起不到原來的滋補作用了。燉雞湯可以採用小火慢燉的方法,燉時加點枸杞,紅棗等食材更有利於產婦健康。
雞湯中的湯汁和肉都很有營養,所以產婦應該連湯帶肉都吃,最好是吃多少煮多少,不要留到第二天,雞皮和雞屁股因為沒有營養,可以直接丟掉。
坐月子除了喝雞湯進補以外,產婦還可以多吃些魚肉,喝些魚湯,這樣有利於健脾開胃,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多吃豬肝,有著補鐵作用,喝些小米紅棗粥,山藥粥,可以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不過新媽媽們想要儘快恢復到未懷孕前的身材,那麼可別一味進補,也是需要忌口的,補充營養確實很重要,但是可別補到營養過剩,這樣可不利於早日恢復身材,所以一定要科學合理的進補,這才是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