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小學階段的閱讀重要性,不少家長都非常明確。於是給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成為家長在輔導寫作業之餘最重要的教育工作。家長們在買書這件事上也很捨得投資,但是書買了一大堆,能看的只有少數幾本,其他的都在書架上落灰。家長最喜歡問老師這個問題:我要給孩子買哪些書看呢?怎樣讓他多閱讀啊?閱讀的問題,在小學階段如果做不好,到了中學階段就更沒時間來鞏固和發展了。那些不愛看書的同學們,在他們身上都有一些相同的特質,這些原因解釋了他們為什麼不愛看書,希望我們家長能有一定的啟發,在閱讀這件事上,做好孩子的「領路人」。
大部分小學生不愛閱讀,根本在小學階段不做閱讀積累,都是有因可循的。要麼是家長沒有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閱讀習慣,那麼就是家長很懶,在閱讀這件事上,小學生的自律性不高,如果孩子本身就抗拒語文學習,對語文學習沒有什麼興趣,就更應該讓家長來引導閱讀了。通過閱讀建立一些語文學習的自信,避免陷入語文學習的誤區。家長在面對不愛閱讀的孩子,也常感到束手無策。最後由於沒有時間去督促,反而就放任了孩子在語文學習上的付出。不閱讀,沒有積累,語文成績難以提高。一起和小島老師看看不愛閱讀的原因,家長紛紛表示:太難了,太真實了,就是我們家孩子。
01通過閱讀來識字,磨掉的都是閱讀興趣
不少家長覺得,通過閱讀是可以大量識字的,這裡的識字和我們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識字不一樣。閱讀的識字是認字,語文課上的識字是學字。兩者有本質的區別,認字只要認識這個字就可以了,學字要了解字的結構、讀音、組詞、意思等等相關的知識點。家長把認字當作識字,很容易就磨掉了孩子的閱讀興趣。當你要求孩子去看書,孩子慢慢吞吞地拿起一本書打開,讀了幾行說,太難了,我看不懂的時候,家長就應該意識到,是不是自己的要求太多了?降低對閱讀練習的要求,以尊重孩子的閱讀興趣為主,才能培養好習慣。
閱讀作文拓展學習,是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從而提高整個語文學習的綜合素養,但是閱讀帶給我們的語文學習目標不只是這些,你希望孩子通過閱讀語文考出第一名,但是閱讀帶給我們學生的應該是快樂,這才是一個好的起點,抱著學習功利心去閱讀,這樣的閱讀結果就會打折。也是我們家長的深有體會:明明很注重閱讀培養,書也看了不少,但是語文成績就是上不來。
02在閱讀文字的階段,去聽了故事
從三年級起,我們對每個年級段的學生都建立了閱讀的目標。理解、掌握技巧和方法,到了五年級還要爭取提高閱讀的速度,所以,在閱讀文字的階段,我們就要朝著這些目標去練習。家長偷了懶,在本該練速度拼技巧的時候,讓孩子去聽讀,找了各種讀書的音頻給孩子聽故事、聽書,確實聽力變好了,但是對文字的把控能力差了。再優美深情的朗讀,也不能代替閱讀文字帶給我們的語文學習影響。文字類的閱讀,也是應試考試的要求,我們在語文考試中,是不會通過聽讀來答題的。
03家長只給孩子看「有用」的書籍
04家長認為我家孩子不愛閱讀
其實很多孩子不是不喜歡閱讀,是家長認為,我家孩子不愛閱讀。孩子不喜歡看書,就是對閱讀沒有興趣,孩子不喜歡語文,就是對閱讀沒有興趣,總之,別人家孩子都能看書專注1個小時以上,我家孩子拿到書本就像被電擊了一樣,幾秒鐘就放下不看了。其實,這並不是因為孩子不愛閱讀,只是在書中,沒有發現他們覺得有趣的內容。我們培養閱讀喜歡和興趣,不是建立在愛不愛上,而是想不想。家長學著引導,通過讓孩子去接受好的閱讀物,閱讀的內容,去建立閱讀的興趣。
小學階段的閱讀練習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學階段進行積累,到了中學才有基礎去應對大量的閱讀實踐。小學沒有練就閱讀的技巧、方法,那再想通過閱讀去提高語文成績,基本很難了,因為隨著學習任務的增加,留給我們學生的語文學習時間和閱讀時間就會越來越少。關於閱讀的問題,你還遇到過哪些困惑?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