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捐贈的10萬斤黃果柑送達湖北

2020-12-22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文莎)1300公裡,28小時的長途跋涉,石棉縣向湖北4家醫院捐贈的10萬斤黃果柑已於3月9日晚上8時許順利到達湖北。

10日上午一大早,這些新鮮的黃果柑就被分別送到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黃岡市中心醫院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隨州市中心醫院、襄陽市傳染病醫院,並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不僅如此,襄陽市傳染病醫院還向石棉發來了感謝信,表示這些物資將全部用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的生活保障。

為了讓在湖北辛勤抗「疫」的醫務工作者們吃到品質最好、最新鮮的黃果柑,石棉縣在出發前幾天才開始採摘。

5萬多畝的黃果柑種植面積,果農們義務來到果園裡幫忙摘果,洗選廠開足馬力加班加點,在7日晚上完成了10萬斤黃果柑的清洗、選果、包裝、裝車全部工序。並且在黃果柑的每個包裝箱裡,工作人員還放進了「致湖北醫務人員慰問信」,把石棉人民的問候和祝願送到了湖北人民的手中。

相關焦點

  • 石棉捐贈的10萬斤黃果柑今已送達湖北
    我縣捐贈的10萬斤優質黃果柑已經順利到達湖北經過28個小時的長途跋涉3月9日晚上8點左右抵達湖北10日一大早醫院的醫生病人們就已經品嘗到了石棉黃果柑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為了表達感謝醫院還專門給我們發了一封感謝信(以下為部分醫院感謝信)為了讓在湖北辛勤抗「疫」的醫務工作者們
  • 石棉縣向湖北捐贈黃果柑發車儀式舉行
    3月8日,石棉縣向湖北捐贈黃果柑發車儀式在坪陽黃果柑專業合作社倉配中心進行,縣委副書記、代理縣長張瑜鋒在儀式上講話,並宣布捐贈黃果柑車隊發車。縣委副書記王惠明主持發車儀式。石棉縣是黃果柑的故鄉,地處大渡河中遊,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7℃,年均降雨量780毫米左右,年均日照時數1242.9小時,晝夜溫差大,屬於典型的乾熱河谷氣候。獨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孕育出了擁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雜柑品種——石棉黃果柑。
  • 石棉黃果柑線上發布「鏈雲端」 愛心馳援出四川
    發布會啟動前夕,#有滋有味柑謝有你#、#扶貧戰疫助農前行#等話題在新浪微博和快手引起網友關注,雙平臺聯動發起「石棉黃果柑直播帶貨助農行動」,通過短視頻推廣,不斷提高石棉黃果柑市場知名度及美譽度。石棉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宋曉明來到直播間推介石棉黃果柑發布會現場,石棉縣將10萬斤石棉黃果柑鮮果,委託給中國扶貧基金會善品公社發往湖北。首批鮮果將分別捐送至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黃岡市中心醫院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隨州市中心醫院和襄陽市傳染病醫院。
  • 國社@四川|黃果柑線上發布 10萬斤愛心馳援湖北
    新華社客戶端四川頻道3月10日電(董小紅、蔡茂蔭)近日,「戰疫扶貧、助農前行」2020年善品公社-石棉黃果柑線上發布會開播,同時石棉黃果柑也同步在多個電商平臺全網現貨發售。  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由中共石棉縣委、石棉縣人民政府、中國扶貧基金會主辦,善品公社承辦。
  • 四川石棉黃果柑 吹響助農增收的號角
    路過漢源湖,便進入石棉境內。沿大渡河谷繼續前行,路旁兩道風景讓人側目。漫山遍野的黃果柑林,有讓人垂涎欲滴的風情。而最為神奇的是,金燦燦的黃果柑還綴在枝頭,同一棵樹上,白色的花朵也已經含苞待放。  「在石棉,人們俗稱它為『青果'。」四川農業大學汪志輝教授說,黃果柑是桔類和橙類的天然雜交柑,原產於貢嘎山下、大渡河畔的石棉縣境內,是我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雜柑品種。
  • 石棉黃果柑成熟 網銷全國各地
    28日,在雅安市石棉縣安順場鎮松林村,果農們戴著口罩在果園裡忙著採摘成熟的黃果柑,然後裝箱、上車發往全國各地。果農採摘黃果柑(石棉融媒體 供圖)  據松林村黨支部書記帥培穎介紹,現在疫情防控到了新的階段,黃果柑銷售也逐漸打開了市場。石棉黃果柑肉質脆嫩化渣、酸甜爽口、成熟晚,一般每年2月底才從當地低山河谷區開始收購,直至4月銷售結束。
  • 駐站記者蹲點調查|市場低迷,石棉黃果柑如何突圍?
    3月的石棉,漫山遍野的黃果柑悄然成熟。3月23日,記者來到石棉縣宰羊鄉,這裡是該縣發展黃果柑產業較早的鄉鎮之一。該鄉坪陽村三組村民曾翠蓉一家正忙著採摘黃果柑。不遠處,是坪陽黃果柑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分揀場地,選果、稱重、裝箱、封箱……幾輛東北過來的大卡車正在裝貨。石棉黃果柑由橘橙天然雜交而成,迄今已有300多年的種植歷史。
  • 四川小夥幫5萬果農賣黃果柑,一天賣光10萬斤,卻發不出貨被投訴
    晚上10點,白孟宇吃了一天裡的第一頓飯。草草地吸了幾口麵條,他又跑到倉庫和工人們一起打包、發貨。三天前,他的天貓店鋪一天賣掉了10萬斤黃果柑。再往前8天,店鋪10小時賣了6萬斤枇杷。受疫情影響,店鋪在春節期間停滯了十多天後,終於迎來了突然的小爆發。白孟宇是漢源縣人。
  • 四川省石棉縣開啟黃果柑「雲銷售」模式
    本報訊(張東寧文)3月8日,四川省石棉縣舉行了以「戰疫扶貧.助農前行」為主題的黃果柑網上發布會,旨在通過「雲銷售」模式,著力破解石棉黃果柑在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受疫情影響的「最後一公裡」難題,持續推動石棉黃果柑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為石棉特色農產品融入全國大市場,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奠定堅實基礎
  • 多渠道助力四川雅安石棉黃果柑銷售
    面對疫情,消費扶貧行動的首站選在了四川省雅安市的石棉縣,行動將通過新聞推廣、網絡直播、線上銷售、消費扶貧等多種舉措,對疫情期間迎來豐收的石棉縣黃果柑產業,開展網際網路電商精準扶貧的工作,以此助推石棉縣「黃果柑線上採購會」的成功舉辦,同時也消除由疫情帶來的「採購商進不來,黃果柑賣不出」
  • 易果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 助力四川石棉黃果柑面向全國推廣
    在國內最大的生鮮運營平臺易果集團與中國扶貧基金會的聯手推動下,素有「黃金果」之稱的四川省石棉縣黃果柑將於3月24日在易果生鮮、天貓超市生鮮區、蘇寧生鮮以及北京好鄰居便利店等多個渠道同步上線,這也是易果與中國扶貧基金會戰略合作的首個農業扶貧項目的全面推廣。
  • 今天雅安送到的蓮花白、黃果柑也是巴適得很!
    今天雅安漢源的愛心人士又給湖北市民送去了 22噸蓮花白、3噸黃果柑!!!! 兄弟兩經過商量,考慮到當前正是蓮花白和黃果柑上市的季節,而且耐儲存、便運輸,兩人決定為湖北親人送去一車新鮮蓮花白和黃果柑
  • 南寧武鳴區一村民捐贈10萬斤毛節瓜馳援武漢
    武鳴區一村民捐贈10萬斤毛節瓜馳援武漢 各方同心協力打通捐贈渠道 1月30日,在南寧市武鳴區仙湖鎮蘇梁村一處200多畝的山頭上,50多名志願者戴著防護口罩,在地裡穿插採摘、搬運毛節瓜,現場一片忙碌景象
  • 四川雅安黃果柑滯銷 憑藉「自主智慧財產權」突圍
    唯獨生長在大渡河沿岸四川雅安地區石棉、漢源等乾熱河谷地帶的黃果柑,是我國僅有的自主智慧財產權柑橘品種,能稱得上是徹徹底底的本土產物。「黃果柑在本地又叫黃金果,是天然橙和橘的野生雜交品種,已經有300餘年的種植歷史。」
  • 廣西南寧一村民捐贈10萬斤毛節瓜支援武漢
    他通過新聞看到了武漢疫情的嚴峻形勢,了解到武漢人民緊缺新鮮蔬菜的情況後,便產生了給武漢人民捐贈蔬菜的想法,但物資捐贈面臨運輸以及接收渠道等問題。  隨後,他將該想法告訴了文桐村黨支部書記謝運希。在謝運希和有關媒體的幫忙下,武鳴區電子商務協會幫忙落實2萬斤毛節瓜的運輸接收問題;廣西商務廳也落實好剩餘8萬斤毛節瓜到武漢的運輸問題和接收事宜。捐贈渠道全部打通。
  • 他曾為武漢捐贈10萬斤毛節瓜,如今地裡200萬斤瓜滯銷…
    大家還記得廣西開通第一趟支援湖北專列時,向武漢捐贈了10萬斤毛瓜的南寧農民謝文江嗎? 捐贈裝車現場 他在南寧市武鳴區仙湖鎮蘇梁村種毛節瓜,產量有幾百萬斤。
  • 漢源黃果柑——酸甜可口,果香濃鬱
    黃果柑,柑橘品種,主要分布於大渡河流域石棉、漢源等乾熱河谷地帶。在漢源縣,每年的2-4月是黃果柑成熟的季節。特產文化漢源黃果柑的種植、生長周期漫長,要經歷整整四季,到來年的二、三月份才能迎來收穫。黃果柑是由橘和橙天然雜交而來的柑橘品種,果味酸甜適口,果粒飽滿多汁,在漢源有300多年種植歷史,當地人俗稱青果、黃金果,素有「迎春第一果」之稱。
  • 曾捐贈10萬斤節瓜上熱搜的廣西武鳴農民謝文江百萬斤瓜田裡滯銷
    還記得廣西開通第一趟支援湖北專列時捐了10萬斤毛瓜的農民謝文江嗎?在上個月,謝文江捐贈的10萬斤毛節瓜給武漢。其中2萬斤通過志願者愛心車輛直接運送至武漢烹飪協會,另外8萬斤將由圓通快遞運往南寧鐵路部門發往湖北地區,由當地物資部門統一調配。
  • 去被稱為雨城的雅安走一走,去牛背山,去吃石棉黃果柑椒麻雞
    石棉黃果柑是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的著名特產,該品呈倒卵圓形,多平蒂,有溝紋,果面橙黃,有光澤。
  • 黃果柑5步變果醬,解鎖更多吃法!
    Step1:準備酸奶、奧利奧、雪碧、白砂糖、石棉黃果柑黃果柑醬的製作過程黃果柑是橙和橘的天然雜交品種,所以整個柑子都帶著一股橙子的清香,果肉細膩,而去掉薄膜的果瓣吃起來更加香甜!Step3:把碗裡的黃果柑加入適量白糖用勺子搗碎出汁註:由於「縮水」原因,儘量多剝幾個黃果柑,三個黃果柑可能只夠一個人吃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