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猶未盡。
Sir說的是《寄生蟲》。
二刷,三刷,四刷,震撼程度,不減反增。
四刷就真的看懂了嗎?
Sir不敢說。
但Sir敢說——
奉俊昊埋下的暗語,細節之豐富,信息量之龐大,絕對是這部電影成功的關鍵。
為此,Sir反覆拉片、分析,並搜集了所有目前可見的訪問和資料,總結出以下這30個重點彩蛋。
當然不止。
但足夠打開一部全新的《寄生蟲》。
以下內容涉及嚴重劇透。
沒看的可點「在看」後收藏,看了的可盡情閱讀。
1
為何片頭有6次鐘聲?
以往的CJ E&M片頭都是煙花聲,這次卻變成了6次鐘聲。
這其實是為了測試電影院音響效果而設的。
Sir在上一篇影評也提到過,最好的觀影版本是全景聲版。
不要以為這跟電影無關。
「如果你發現六次鐘聲都從同一個地方出來,那麼就該換一家電影院看了。」奉俊昊如是說。
2
開頭將近一分鐘定格的玄機?
片頭一分鐘,除了常規的出片名和演員名,還有藏著大玄機。
鏡頭定格,是讓觀眾聽聲音。
用環境音展現金家的生活環境:
聲音從四面八方湧來,汽車的引擎、自行車的鈴鐺,有年輕男子在洗衣店討說法的抱怨,也有屋外大媽閒聊的嘈雜聲,還有慵懶的貓叫……
仔細聽,還有地下室上方傳來別家的腳步聲。
目的,就是為表現金家所處的,最底層的空間。
3
《寄生蟲》裡就真的沒有蟲嗎?
儘管奉俊昊曾多次表示,《寄生蟲》不會有寄生蟲出現,但實際上電影裡還是出現了三次蟲。
一開始奇澤(宋康昊 飾)在家吃麵包,桌上爬過一隻突灶螽(灶馬),被奇澤一臉嫌棄地彈走。
灶馬對人無害但形態醜陋,通常藏匿於暗處,預示著金家暗中「寄生」行動的開始。
金家在樸家吃喝玩樂的時候,忠淑(張慧珍 飾)戲稱做事毫無計劃的奇澤就像蟑螂,關燈出現,開燈就會驚慌四散躲藏。
這一句,預言了奇澤最終的下場。
最後一次,最諷刺。
殺戮之後,蒼蠅停在了吳勤勢的手指上。
發現沒?
蟲只圍繞窮人出現。
雖然電影並未明確出現寄生蟲,但每一次蟲的出現都側面反映出窮人一方的醜態和卑微。
就像那雨夜,明明逃跑的是人,你看到的卻是蟑螂。
而金家也經歷了嫌棄蟲,討論蟲,最終卻成為蟲的悲哀。
4
石頭
故事發生,始於一塊石頭。
作為禮物被送到金家,在奇友(崔宇植 飾)的朋友阿明(樸敘俊 飾)口中,這塊石頭有著增加財運的功效。
石頭,是貫穿整部電影的關鍵道具,代表躋身上流的欲望。
無論是奇友拿起石頭想砸在家門外撒尿的人,還是最後想拿著它解決掉地下的一家,都是石頭賦予他的底氣和勇氣。
然而整部電影最超現實的一幕,也有石頭。
被淹沒的金家裡,如此重量的石頭卻浮到了奇友的手上,就算逃出了被水淹沒的家,奇友也一直抱著石頭沒放手。
當奇澤問奇友為何一直抱著石頭時,奇友如此回答——
「不是我抱著它,而是它一直纏著我。」
真的是這樣嗎?
這就是說不明,又撇不清的欲望。
究竟是誰抱著誰,誰纏上誰。
我們什麼時候分清過?
5
樓梯
開場,奇澤對奇友說,wifi是要向上吸的,奇澤和奇貞爬上了家裡的樓梯站到了廁所才找得到新的wifi。
言外之意——
想要獲得資源,你就得往上爬。
奇友進入樸家,進入多惠的房間授課,都得經過樓梯。
樓梯不僅是樸家房子空間的間隔部件,更是金家往上爬的工具。
奉俊昊導演和美術導演同在訪問中承認,樓梯的選擇有參考韓影史的經典作,金綺泳導演的《下女》。
《下女》裡,樓梯不僅是隔開下女和男主人的設置(同樣是象徵貧富),同樣是通往欲望的路徑,更是承載所有慘劇的地方。
△ 金綺泳《下女》
《寄生蟲》同理。
你會發現,樸家大部分行動動線,都在向上。
臺階的高度和寬度也略有不同。富人的臺階可以自由優雅地往上走,甚至可以讓狗狗一起走,高度低而寬敞。
而通往地下的臺階則又陡又高。
金家正相反。
除了入侵樸家後有上樓梯外,其他的場景,幾乎都是向下,最突出的是那場大雨,他們從最高層的豪宅不斷地下樓梯,象徵著徒勞和漂泊。
這也是奉俊昊特別要求的。
6
臺灣古早蛋糕店到底是什麼?
奇澤和吳勤勢都提到的臺灣古早蛋糕店,現實裡確實有。
韓國遊客曾經在臺灣淡水旅遊時吃到這種現烤蛋糕,發現便宜新鮮又好吃,加上製作過程簡單和原料健康,所以引進回韓國。
因為韓國的麵包都不便宜,這種蛋糕就在韓國爆紅。
但走紅後,有節目爆料蛋糕在製作過程中為了控制成本並非使用真正的新鮮雞蛋,而是添加蛋液,一時間對這種麵包店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而《寄生蟲》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臺詞,是因為這是韓國人都了解的民生事件,同時也呼應了金家和地下一家都是上流的冒充者。
7
「拉冬」(炸醬浣熊)是什麼鬼?
在雨夜裡突然歸來的樸家,延嬌(趙茹珍 飾)提前打電話給忠淑說孩子想吃Japaguri(짜파구리),字幕翻譯成「拉冬」,甚至還得把冰箱裡的貴价韓牛加上。
Sir當時就心頭一緊……
這是什麼高逼格料理,我要吃!
看完一查。
呵呵,原來是指由農心出品的兩款速食炸醬麵(짜파게티)和小浣熊乾脆麵(너구리)混合組成的面。
拉麵+烏冬=拉冬。
聽起來高大上的名字就只是「垃圾食品」的混合,唯一高級的就是混在其中的韓牛。
但這碗面,又完美匹配當時豪宅內的情形:
一個碗,裝兩款廉價泡麵和一份高級韓牛,分別對應同一屋簷下的金家、地下一家和高貴的樸家。
8
前管家菊炆廣的模仿
炆廣模仿的對象,確有其人:
因「咆哮式」播報而成為世界級網紅的朝鮮女主播,李春姬。
明顯隱喻「南北關係」。
9
前管家夫婦的身份到底是?
地下室牆上的結婚證上,兩人的漢字名為吳勤勢和菊炆廣。
分別出生於1977年和1974年, 婚前一個住在大林洞(華人聚集地),一個住在昌信洞(玩具批發市場),兩人家鄉都在京畿道(鄉下地方)。
結合上一條炆廣對李春姬的模仿,以及吳勤勢的歌頌,兩人的身份變得神秘起來。
除了債務原因,二人是「脫北者」的可能性也很大(此說法未被主創證實,僅為猜測)。
10
「味道」到底指什麼?
多頌最先提出金家人身上有「味道」。
這股味道不是指真實的味道,像是狐臭味汗味香水味洗髮水味那種,可以被明確形容。
難以形容的味道,是指窮的臭酸味。
雖然電影把這股味道歸結為地下室的黴味,但Sir認為,這股味道更像是樸家和地下一家因行事習慣和見不得人的癖好所散發出來的,區別於上流的底層特徵。
就像奇澤開車遇到意外急剎車後,無意識地罵出髒話「西八」。
長期侍奉富人家的司機,絕不可能有這樣的失誤出現。
氣味,無孔不入。
窮酸的本質,終究穿幫。
11
宋康昊的手部動作在學誰?
躲在桌下聽著樸家夫婦的15禁場景時,奇澤用胳膊擋住了臉。
奇澤在向奇友辯解「無計劃」的時候,也用胳膊蒙住了臉。
這個動作,來自奉俊昊的前作《母親》裡金惠子的演技細節。
二人同樣,都在逃避眼前所見所聞的現實。
12
水
一場大雨,對於樸家來說,只是坐在客廳觀賞的景色。
多頌就算是處在暴雨中,也有「美國制」的帳篷作為保護。
同一場大雨,對金家來說,卻是致命的。
奇友停下來看著自己的鞋被洪水淹沒,無法阻止一家人的沉沒。
這場雨裡,你不見他們逆流而上,只能順著水的方向不斷地往下走,最後回到被淹沒的家。
不僅有洪水在扼殺著他們真正的家,就連廁所都在「欺負」他們,不斷噴射出黑水。
如果說樓梯是通往上流的橋梁,那麼水就是衝刷欲望和毀滅幻想的清潔劑。
奇貞認命般地拿出了私藏的煙,坐在廁板上壓住黑水。
Sir過了很久才看出這個場景的諷刺——
連水都在往高處走,而她,只能在原地。
13
奉俊昊對雨聲動過什麼手腳?
暴雨這場戲,原來的效果並非如我們現在所見。
原本通過多次混聲,做出了一個雨聲更低,音樂更磅礴的版本。
但最後時刻,奉俊昊決定推翻,把雨聲調得更強烈。
這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場,傾盆毀滅式的暴雨。
14
多頌為什麼破譯了密碼也沒表示?
嘖嘖,奉俊昊也「雞賊」。
這純粹是他放的煙霧彈,讓觀眾緊張起來。
實際上多頌用盡力氣翻譯完摩斯密碼以後,就累倒睡著了,所以沒有任何行動(畢竟也只個是學前兒童啊)。
15
罐頭上的人像
地下室裡有個一閃而過的鏡頭,桌面上擺著一排罐頭,上面印著各種各樣的頭像。
不是隨便貼的。
那裡面包括了林肯、曼德拉、金大中和李姬鎬夫婦,幾乎全都是「解放」的代表人物。
最重要的當屬金大中。
他是亞洲金融風暴(IMF危機)發生期間上任的總統,任內致力於使在亞洲金融風暴中備受打擊的韓國經濟復甦。
IMF時期則是每一部講述貧富懸殊題材的韓國電影都不會忽略的歷史折點。
16
劇本和分鏡
《寄生蟲》的想法其實在拍攝《雪國列車》後期就已經有了雛形,拍《玉子》時有20頁大綱,到2017年下半年就敲定劇本。
家庭成員中最先想到的選角,是宋康昊和崔宇植。
自己一個寫著實在太過孤獨了,讓我不那麼孤獨的正是他們兩位。已經有完整的演員在腦海中,就好像有演員在身旁看著,孤獨感似乎就消除了。其次是飾演奇友妹妹的樸素丹演員。是個演技很好的演員,再加上跟崔宇植演員很像。即使不怎麼解釋從視覺上看也像是親兄妹一樣。一邊寫在劇本一半把他們兩個人的照片放在一起。然後三個人一組一共8名主演依次登場。
《CINE21》
為了呈現出細節,所有的分鏡都由奉俊昊親自作畫。
製作人張榮煥如是說:「那些畫面都刻在腦海中,十分地明確和準確,特別是決策十分果斷」。
實際上,無論對建築甚至幕後音效、配樂都提出非常細緻的要求以達到目前呈現出來的效果。
17
金家的設計
金家的設計在細節上花了巨多心思。
美術組和布景組,花費數月尋找各種各樣的舊式瓷磚、門板、窗框、防蟲網、玻璃窗、大門、煙筒等。
然後一點點修改調整,才最終製作出金家這樣一個數十年來一直生活在修修補補,充滿平民氣息的空間。
屋裡層層堆疊的衣服、牆上黑乎乎的黴斑、瓦斯爐上的油、床邊掛著的襪子等,散發出半地下房的黴味。
屋外小區則是鋪上了道具組製作的散發著臭味的廚餘,拍攝時真的就蒼蠅和蚊子到處飛舞。
然而,美術組做著做著覺得既然都搞成這樣了,那不如再搞大一點吧。
結果做成了近四十戶人家,每一個半地下房子裡都有自己的故事。
有與兒女分居,一個人靠撿廢品,勉強維持生活的奶奶;有來自海軍陸戰隊自豪感爆棚的傳播商;一樓還有許多孩子、住戶及新娘……
「寄生蟲宇宙」?
不是不可能啊。
18
廁所的秘密
會噴黑水的廁所堪稱Sir印象最深刻道具。
奉俊昊導演和美術導演聯手的傑作。
奉俊昊還明確地在劇本上給那個廁所命名為「屎神殿」。
這個廁所並非誇張,而是美術導演通過自己的經歷設計的。
用美術導演的話說:「是感嘆著衛生間長滿黴菌的現實再結合曾生活過的地方來構建的這個空間。」
因為他曾經的居所裡就有這樣的廁所,因為水壓不夠,廁所只能建在那麼高的地方。
19
樸家的設計
相比起金家的細節,樸家的設計重點則落在了空間感上。
最顯著的特點當然是,大。
到底有多大?
整棟豪宅佔地600坪(約等於四分之一個標準足球場),1層建築200多坪,2層建築250多坪。
屋內的除了上上下下的樓梯,還有各種各樣的大牌生活用品,同時還有不少藝術品。
20
豪宅到底有多貴?
奉俊昊親自解答:如果以韓國現時的人均收入計算,要買下電影中的豪宅,可能需要547年。
什麼概念?
根據今年3月5日韓國銀行(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韓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約為3.13萬美元(數據來自《新京報》)。
這麼算的話,這套豪宅需要3.13*547=1805.1萬美元。
折合人民幣1.27億元!
21
衣服的秘密
相比起《母親》裡金惠子穿的紫色花外套和《玉子》裡安瑞賢的紅色外套這種與在環境中非常顯眼的衣服。
《寄生蟲》為了凸顯環境的重要性,選取的都是低調的顏色,每個家庭的衣服都與角色相符合。
金家的衣服基本上帶有一種不合身和多次洗滌的痕跡,尤其是忠淑每次一舉手都會露出肚子上的肉。
炆廣的衣服顏色和這座房子最為貼近。
因為她是在豪宅裡生活最久,被這個空間同化最多的角色。
同時也是為了在初登場的時候,讓觀眾產生她是嶽母或者婆婆而不是管家的錯覺。
樸家的衣服則是偏向於簡約設計風。
因為樸家的身份並非財閥,只是科技新貴,所以穿的衣服也沒有非常的貴,而是選擇更注重剪裁和實用性的風格。
22
苦逼的音樂導演
《寄生蟲》和《玉子》的音樂導演是同一人,鄭在日。
他在2017年末、2018年年初就已經收到《寄生蟲》的劇本了。
然而整部電影中難度最高的音樂是名為《信任的紐帶(The Belt of Faith)》的段落。
這段長達7分30秒的「桃子」,拍攝就用了將近3個月。
單單是配樂就做了7次,每首都長達8分鐘,到了最後一版才確定採用。
23
牛逼的攝影導演
《燃燒》和《寄生蟲》攝影師其實是同一人,洪坰杓。
花絮裡最常出現在奉俊昊身旁的人。
為拍攝出金樸兩家的差別,兩人不僅到全韓各地勘景,更是從光線、顏色到拍攝路線和角度都要精準把握。
比如金家晚上玄關的燈偏昏暗,偏綠色,而樸家為了突出更華麗的質感用了偏黃色的燈光。
更不用說那些從上到下的樓梯路線,全都精心設計過。
更艱難的是,拍攝《寄生蟲》的時候有幾個地方要出現光斑。
為了要捕捉到光線進入半地下房間的瞬間,花了非常多的時間。
先確定好幾點陽光會進到半地下房間,在日出前就得設好攝影機等著。
然而夏天跟秋冬不一樣,太陽一升起來就會變化……
錯過一瞬間,又等一天。
24
差點拍不成的場景
因為去年拍攝地很少下雪,所以原本設定的唯一一場雪景戲差點沒拍成。
導演當時定下了最後期限,不管雪來不來都要拍。
當天天氣預報也沒說下,原來打算就那樣放棄了。
結果在去拍攝的路上突然就下起鵝毛大雪,才有了那場雪景戲。
25
實景和布景
金家和樸家其實都是搭景拍攝,但有一處是實拍——
JTBC電視臺的新聞報導。
那兩位新聞記者其實都是JTBC的現職記者。
因為奉俊昊導演不喜歡電影裡出現看起來很假的新聞報導畫面,所以到電視臺借來了演播室拍攝,還請來替身扮演著名主播孫石熙。
最搞笑的是,得獎以後奉俊昊也到了同一個演播室裡接受孫石熙主播的訪問。
26
奇友究竟在筆記本上給多惠寫了什麼?
哈哈,事實上演員拍完就忘了,導演也忘了。
美術組工作人員們拍完也不知道筆記本到底扔哪了所以……
這題沒有答案。
(當然撩妹技巧還是值得一學)
27
畫裡到底有什麼秘密?
多頌的畫作其實一早就劇透了地下室有人。
畫中最大的人被認為是多頌自己。
而注意右下角——那塊黑色,代表是地下室的黑洞。
右邊黃色箭頭往上,旁邊還有個人形,暗示有人從地下室裡出來過。
這就是多頌一年級時遇到的怪事。
更諷刺的是,金家女兒作藝術輔導時,還把從網上看到的理論對樸家女主人有模有樣地科普:
畫作右下方,通常被稱為思覺失調症區,你看這裡黑黑的,所以才會顯現出精神方面的症狀(大意)。
28
為了不劇透做到了什麼程度?
坎城公映前,除了出現奉俊昊導演的防劇透聲明外,還有其他更厲害的措施。
坎城的紅毯,看似是全員出席對吧。
其實「那位演員」也去坎城,但為了不讓攝影機拍到,紅毯沒有走,也沒有參加任何宣傳活動,在韓國本土也是上映了一個月後才開始接受訪問。
即使海外也有相應措施,無論是贈送的勳章還是海報上全都寫著不要劇透的提醒。
Sir建議大家再去看看豆瓣演員列表。
嗯,有驚喜。
29
20年的變化
《寄生蟲》是奉俊昊和宋康昊的第四度合作。
從認識,到《殺人回憶》《漢江怪物》《雪國列車》和《寄生蟲》,至今將近20年。
但當被問到這20年來有什麼變化,宋康昊如此回答——
「別的沒有變,變化的只有增加了2倍的體重。」
果然是最懂對方的搭檔。
這句「沒有變」,恰恰對應奉俊昊在得獎感言裡所說的:
「我就只是一個在12歲的年紀下定決心當導演的,特別小心翼翼同時也帶著傻勁的電影狂。」
變的是體重,不變的拍電影的初心。
30
片尾曲的秘密
是不是很多人沒看完字幕就直接走了或關了呢?
《寄生蟲》最後的彩蛋在片尾曲。
由奇友的演員崔宇植演唱,歌名叫做《一杯燒酒》。
音樂導演鄭在日譜曲,奉俊昊作詞,講故事一樣淡然地將劇中奇友的心境唱出。
歌詞也是一場情緒複雜的戲:
往下滑動查看歌詞
*歌詞翻譯來自微博 @ 崔宇植中國後援會
길은 희뿌연 안개속에 白霧瀰漫的路
힘껏 마시는 미세먼지 使勁吸入的霧霾
눈은 오지않고 沒有雪
비도 오지않네 沒有雨
바싹 메마른 내 발바닥 我乾燥的腳底
매일 하얗게 붙태우네 每日盡情地燃燒
없는 근육이 다 타도록 不存在的肌肉也被燒傷
쓸고 밀고 닦고 不斷地擦拭
다시 움켜쥐네 再次握緊
이젠 딱딱한 내 손바닥
如今變得堅硬的我的手掌
아, 아, 아... 啊,啊,啊…
차가운 소주가 술잔에 넘치면
冰冷的燒酒溢出酒杯的話
손톱 밑에 낀 때가 촉촉해
手指縫間的汙垢變得溼潤
마른 하늘에 비 구름 晴天裡的陰雲
조금식 밀려와 一點點的湧來
쓰디쓴 이 소주가 술잔에 넘치면
這苦澀的燒酒溢出酒杯的話
손톱 밑에 낀 때가 촉촉해
手指縫的汙垢變得溼潤
빨간 내 오른쪽 뺨에
我通紅的右邊臉頰
이제야 現在才
비가 오네 下雨呢
為何以這樣一首歌作為結尾?
奉俊昊導演對此表示:「當人們內心充滿了各種感情情緒的時候,會想要自己喝上一杯燒酒,在電影的結尾,聽著這首承載了奇友心境的歌詞,相信電影那種百感交集的餘韻會就此延續。」
餘韻。
為什麼好電影都有餘韻?
為什麼有好電影出現,我們總忍不住一刷,再刷,解讀,再解讀?
有一張圖,某種程度能解答。
《寄生蟲》的導演訪問裡,奉俊昊背後是一排又一排密密麻麻的DVD。
有些人眼中,120分鐘的電影,就是一個故事。
但有些人眼中,它注入了另一批人半輩子的心血,和一輩子的熱誠。
Sir總會聽到一種言論。
不就是一部電影,有必要分析那麼多,解讀那麼多,搞得這麼複雜嗎?
一句「裝逼」,推翻所有。
裝嗎?複雜嗎?
其實電影之於Sir,特別簡單。
它就像一個有義氣的朋友(好電影尤其)。
你付出越多。
他一定回敬更多。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來源:【Sir電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