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美學巔峰作《英雄本色》,看周潤發張國榮狄龍演繹的當年情

2020-12-22 宿夜花

文:宿夜花

《英雄本色》是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標杆之作,1986年問世後便以3465萬港幣的票房創香港開埠以來的票房紀錄,且一舉奪得第6屆金像獎的最佳電影獎。從當年錄像帶時期的風靡到2017年的全國重映,幾十年間它一直是香港槍戰動作片的代表作。

200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主辦的「中國電影百年最佳華語片」一百部評選中,《英雄本色》僅次於費穆導演的《小城之春》位列第二位,由此可見,無論是業內電影人還是觀眾都對其有著極高的讚譽。

作為一部影響了幾代人的現象級電影,《英雄本色》被貼上了太多標籤。吳宇森憑藉著「暴力美學」開始闖蕩好萊塢,周潤發的小馬哥一角風衣墨鏡牙籤的造型、楓林閣復仇的瀟灑利落成了令人百看不厭的經典,張國榮演唱的《當年情》溫馨中帶著感傷意蘊無窮。

電影融合了親情、友情、愛情這些極易引發觀眾共情的情感元素,使觀眾在酣暢淋漓的視覺盛宴中體味人生的百般況味、感受都市江湖的愛恨情仇。時代變遷中的人世浮沉、人生絕境中的孤注一擲、受盡屈辱後捍衛尊嚴的奮力搏擊,這些都具有十足的打動人心的力量。與此同時,在類型電影的突破性、導演個人美學的開創性、演員形象定位與表演上的再探索,都體現了影片在商業屬性上的成功外完美的藝術表現力。

現代動作片:英雄片的裡程碑

現代性是影片主題內容與影像風格的核心詞,這種現代性是其區分於傳統動作片的關鍵。

從精神內核上看,在以往的動作片裡,無論是張徹用男性的陽剛之美與兄弟情誼刻畫俠義精神,還是胡金銓用中國傳統美學的意境去詮釋儒釋道文化,他們的影像世界均是傳統江湖的寫照。而吳宇森的《英雄本色》中,延續了對「俠義」的傳承,將影像從荒漠、山林這些古典中式美學的詩性意象轉入現代都市的水泥叢林中。

吳宇森:「早期我很喜歡看武俠片,受張徹、胡金銓導演的影響很深,尤其是張徹導演的戲。他的戲裡面除了表現一種陽剛之外,很強調忠義。」(見張會軍《動作:一種力量,一種情感——著名華裔導演吳宇森談電影與夢想》)

80年代的香港已然是高度商業化的大都市,現代工業文明的準則與精細分工逐漸瓦解傳統草根社會的江湖世界、兄弟之情。《英雄本色》的故事正是相當準確地體現了這一轉變,宋子豪(狄龍飾)與Mark(周潤髮飾)的落寞正是處於這種轉型期心理的真實反應。

因此,看似帶有吳氏浪漫格調的《英雄本色》實質上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吳宇森英雄片中的男性主角行為上恪守著俠義豪情萬丈、義薄雲天,帶有很強的正義感,而在現代都市裡卻是邊緣化的身份,他們渴望融入現代都市卻無法完全融入、恪守著心中的忠信俠義上演著都市豪俠的悲歡曲。因此,吳氏英雄片在整體基調上帶有一種浪漫主義的悲情

而在電影表達形式上,在傳統的動作片中,李小龍與邵氏動作片裡,動作之美在於原始的力量之美與功夫文化的發揚,槍戰動作片則是完美運用警匪、槍戰的形式講述都市故事,塑造當代英雄。因此,周潤發的英雄片與成龍的警察片成為了80年代香港電影中最具代表性的現代動作片。

都市中的俠義精神

除卻在類型探索上的成熟,電影對情感內核的描摹也堪稱完美。電影在三個男性角色的調性把控上很具特色,狄龍的沉穩理性如水般平靜,周潤發的活潑率性如火般熱烈,張國榮由年少青澀到逐漸體恤到兄弟之情的複雜性,彼此之間的對比聯繫複雜又立體。

01.兄弟當年情:英雄的救贖

電影中的一條核心感情線索即是兄弟情,而哥哥黑幫、弟弟警察的對立式設定本身則是帶有強烈象徵寓意的,傳統的江湖世界與現代都市文明的對立融合被寓於家庭兄弟間的血緣倫理之中。所以,宋子豪的救贖才顯得具有思辨性。

宋子豪(狄龍飾)是信奉道義的黑幫大哥,但卻始終無法得到弟弟宋子傑(張國榮飾)的理解與認同,他只得通過脫離黑幫江湖重新做人的方式救贖自己的過去來獲得代表現代社會正義秩序的警察弟弟的認同。而他的救贖卻無法完全被諒解,因此他陷入了一種矛盾的心境中,他一方面珍視與小馬建立的江湖兄弟情,一方面也渴望脫離江湖情仇成為現代社會中的合格公民。

而宋子豪形象的意義在於他是一個反高大全形象的英雄,而英雄的內核也被詮釋為正義的行為與俠義的精神。宋子豪一方面敢於懺悔自己的過錯、反思自己的人生、做出救贖,另一方面來說,他珍視朋友、保護弟弟、信守諾言,這既是傳統武俠電影中的正義,也是吳宇森電影裡都市世界中的俠義精神。

因此,張國榮演唱的《當年情》與影片所傳達出的是超脫一般情感的情誼,不光是兄弟情與朋友情,《英雄本色》由三位男性角色間江湖兄弟與血緣兄弟情的矛盾關係進而引發的是對一切生命中真摯純粹情誼的讚頌。吳宇森恩怨情仇的影像世界裡所呼喚的正是珍視這些光怪陸離的都市世界中的純粹與美好的感情

02.周潤發演繹悲情都市俠客

Mark是影片中個性最為鮮明的形象,張揚著雄性的陽剛之美又帶有著草根英雄般的悲情

在電影的開始,Mark狂放不羈、瀟灑叛逆、玩世不恭、遊戲人生的性格便得到了充分地展現,在周潤發個人特色鮮明的詮釋下極為出彩。他是一個最為徹底的都市俠客形象,身手矯健、英勇無畏兼具正氣、豪氣、俠氣、痞氣,俠肝義膽、對待朋友可以付出一切甚至以獻出生命作為代價、將情誼置於金錢與利益之上

這一切在他單槍匹馬為朋友宋子豪復仇的那場戲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而當他不幸被偷襲而變成殘廢后,這種個性被壓抑,因此他開始落魄潦倒,受盡昔日手下的凌辱。而當這種壓抑、屈辱、憤懣、不甘到了一種極限便又開始反彈,Mark的爆發與反抗展現出更大的力量,他不屈的意志便得到了恣意地宣洩。

當他帶著負傷的腿開始繼續守衛朋友、捍衛自身尊嚴之時,這種男性的陽剛之美得到了更大的凸顯,結尾他最終在與朋友的攜手作戰中不幸殞命。Mark的張揚與壓抑、屈辱與釋放都在影片情節的張弛下得到完美呈現。

我等了三年,就是想等一個機會,我要爭一口氣,不是想證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訴人家,我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

即便是跳脫《英雄本色》的故事本身,周潤發的小馬形象儼然成了一種精神的寫照。不僅是守衛人生中最寶貴的情誼,更是一種生命意志的強化,為了尊嚴永不言棄、知曉命運卻不屈服的堅毅

吳宇森的「暴力美學」

《英雄本色》的成功使得吳宇森「暴力美學」開始影響華語電影乃至世界電影,在好萊塢拍攝的《變臉》又是將他的個人風格帶給了好萊塢電影。

暴力美學發掘出槍戰、武打動作和場面中的形式感,將其中的形式美感發揚到炫目的程度。(郝建《懷孩子帶來的思考——暴力美學源流論》)

吳宇森的電影中用富有儀式感的場面賦予暴力以美感,例如楓林閣一場戲,小馬將槍藏匿於花盆之中,復仇的過程布局精巧有條不紊,槍戰戲顯得既有層次亦有韻律感

暴力的形式,反暴力的內核,是《英雄本色》的精神核心在人物的情感動機上用捍衛尊嚴和親情友情的行為動機來消解暴力行為本身的嚴酷,使它更具一種恪守正義、道義的合理性

在吳宇森的英雄片中,女性形象雖然不及男性形象複雜立體,但仍舊是吳氏影像世界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英雄本色》中的朱寶意與隨後《喋血雙雄》中的葉倩文均是純潔美麗的象徵,他們調和著男性世界的快意恩仇。

影片中童聲演唱《明天會更好》則是電影的英文名「A Better Tomorrow」的含義,對羅大佑歌曲的引用與幾年後《喋血雙雄》中的白鴿有異曲同工之妙。吳宇森的「暴力美學」最終呼喚的是一種帶有理想主義的和平與美好,試圖通過一種絕對浪漫化的純淨與美麗來消弭世俗世界的恩怨情仇用暴力形式詮釋反暴力主題,這對以後的華語影視作品有著深遠的影響

而《英雄本色》更通過對羅文《幾許風雨》、陳小雲《免失志》等歌曲的化用傳達出看透世間百態、體味人生浮沉後豁達、樂觀的人生觀

無求一生光輝唯望鬥志不會斷,見慣風雨見慣改變盡視作自然。

《英雄本色》在予以觀眾酣暢淋漓的視覺體驗後,更是呼喚了一種積極、開朗的人生,一個純粹、美好的世界

本文版權歸 宿夜花 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在沒有拍《英雄本色》之前,周潤發、張國榮,狄龍處於哪個階段?
    張國榮,當紅歌手,當時是張國榮拉來投資,為劇組拍攝解決資金問題,還時不時問導演錢夠不?狄龍,當紅藝人,當時邵氏電影公司旗下主演武打片。1986年,張國榮在電影領域只能說小有名氣,因為他的事業重心基本上還在歌壇。就這樣,在徐克的撮合下,吳宇森、狄龍、周潤發,張國榮4個人走到了一起。
  • 細數周潤發最佳銀幕拍檔 狄龍華仔梁朝偉張家輝張國榮誰更默契
    一、狄龍 經典合作《英雄本色》 《英雄本色》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小馬哥(周潤髮飾演)和宋子豪(狄龍飾演)及宋子傑(張國榮飾演)男人間義薄雲天、肝膽相照的友情,令人看得盪氣迴腸。 本片不但改變了四個人的命運:吳宇森為日後進軍好萊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周潤發憑小馬哥一角勇奪金像獎影帝殊榮,亦確定了其香港影壇第一小生不可撼動的至尊位置;狄龍憑此片奪得金馬獎影帝,迎來演藝生涯第二春;張國榮亦拓寬了戲路。
  • 《英雄本色》裡周潤發、張國榮、狄龍到底誰是英雄?
    《英雄本色》新版海報電影是一部純男性的片子,三個主角個個勇武果決,周潤髮飾演的小馬哥意氣風發、高大威猛、玩世不恭卻又無一點猥瑣之氣;狄龍的宋子豪本來是做大哥的,他對兄弟肝膽相照、義薄雲天,對弟弟關懷有加;張國榮演的宋子傑初出茅廬、一身正氣、血氣方剛和假幣團夥勢不兩立。
  • 萬萬沒想到,周潤發的小馬哥起初是配角,只因這一句話變成男一!
    還記得張國榮這首《當年情》嗎?作為《英雄本色》的主題曲,《當年情》情寄託了那個時代對英雄主義的美好願景,更成就了吳宇森導演的暴力美學風格,也讓當年被稱作是」票房毒藥「的發哥鹹魚翻身。其實這部戲一開始的男主人選不是周潤發,並且周潤發剛開始只是男二的位置。
  • 張國榮和狄龍對他的讚賞已經說明了一切!
    空前的靈感在當時包括現在的香港電影裡,你幾乎很少見到類似《英雄本色》的劇本出現,既是警匪關係,又是兄弟關係,幾位大咖主角在兩種極端的關係之下不斷游離自如。當初我剛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就被電影裡狄龍的演技給驚豔到了,印象裡那段狄龍被弟弟張國榮銬住的時候那一句:"阿sir,我沒有當大哥已經很久了"。
  • 八個字概括周潤發與張國榮的關係「惺惺相惜,互為知己」
    兩人合作的第一部電影《英雄本色1》,這部經典的電影是1986年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投資拍攝的一部槍戰電影,由吳宇森執導,狄龍、張國榮、周潤發主演。該片講述了宋子豪、Mark、宋子傑三人之間的江湖情以及三個主人公各自的挫折、失敗、懺悔和報復。
  • 《英雄本色》——「我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
    故事講述了,香港某個國際偽鈔集團重要分子宋子豪(狄龍)和Mark(周潤發)情同手足,某次宋子豪帶手下譚成(李子雄)去臺北交易時被其出賣受槍傷被捕入獄,為替好兄弟報仇,Mark孤身赴臺,結果被人打成瘸子,江湖地位自此一落千丈,而宋子豪的父親也在不久喪命。
  • 周潤發與張國榮當年關係有多好?兩人曾互相下跪
    #懷念張國榮#世界上總有許多經典無法超越,也無法模仿,電影《英雄本色》絕對算得上是經典中的經典,電影的兩位主角周潤發與張國榮,這兩個令無數人喜愛的男人,也因為這部電影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在當年提前張國榮與誰關係最好,女性是梅豔芳,男性就是周潤發,在張國榮的一場演唱會上,周潤發作為其好友前來捧場,當張國榮唱起《英雄本色》主題曲《當年情》時,臺下的周潤發聽得淚如雨下,泣不成聲,今天小編特意把這個現場找了出來,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唱到一半時,張國榮在臺上講到:「如果說,拍吳宇森的電影是一種享受的話,我同意,如果說與周潤發拍電影更加是一種享受的話
  • 英雄本色主演現狀,小馬哥後繼無人,宋子豪已不做大哥好多年
    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有一部黑幫題材的電影大受歡迎,開創了港片甚至國產電影的一個新的巔峰。這部由吳宇森執導,狄龍、張國榮、周潤發主演的《英雄本色》由於反響太好還繼續出了兩部續作,也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和口碑。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英雄本色》的主演們都過的如何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周潤發和張國榮這cp也太好磕了,放現在分分鐘上熱搜
    張國榮和周潤發曾經多次合作,《英雄本色》、《縱橫四海》都是二人合作的經典電影。尤其是《縱橫四海》這部電影,讓周潤發與張國榮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一開始電視劇一哥周潤發轉電影界但票房一直不好,被diss票房毒藥,直到演了《英雄本色》,票房口碑齊爆,小馬哥於是紅遍亞洲。
  • 不是誰都能代替張國榮
    更何況,《英雄本色》無疑是華語影史的經典。吳宇森有鮮明獨特的暴力美學,也造就了《英雄本色》像芭蕾舞般優雅的槍戰,和子彈共舞。對「情」的表達也很出彩。狄龍和周潤發這對黑幫手足,肝膽相照,一起出生入死,是對方最牢靠的後盾,兄弟情讓人動容;而狄龍和張國榮同樣如此,是難以割捨的親情羈絆。這也是《英雄本色》最迷人的地方——兄弟情義,英雄氣節。
  • 從「一代大俠」到「黑道大哥」,狄龍的轉型象徵著一個時代的落幕
    大家認識狄龍肯定是因為《英雄本色》裡的豪哥,但其實早在那之前狄龍就已經是名噪一時的"大俠"。在那個武俠題材電影盛行的年代,狄龍是當之無愧的"熒幕一哥"。著名武俠大師古龍就曾公開說過:"我寫的劇本就是給狄龍拍的,其他人不行。"
  • 有人說:周潤發最經典的有5部,一直被模仿,最後一部誰都沒看過
    《上海灘》那不得不說發哥初入影壇,1980年主演的一部電視劇,周潤髮飾演的許文強,那可真是經典中佼佼者,掀起一段黑幫狂潮,堪稱中國電視劇史上最成功最經典的電視劇。不管從形象到動作都是相當霸氣,看過的朋友應該記憶猶新,經典動作被後來者多次模仿,沒看過的朋友推薦大家去看,看過的可以在回憶一遍。
  • 巔峰時期的張國榮,1989年韓國演出,讓人明白他紅的原因!
    之後,張國榮在樂壇上一枝獨秀,也許是高處不勝寒,張國榮在1989年直接宣布退出歌壇!就此,譚張爭霸才正式結束!80年代中後期張國榮不僅在歌壇上成績斐然,在影壇也佳作不斷,雖然尚未獲得影帝頭銜,但已經有過提名,《英雄本色》、《倩女幽魂》、《胭脂扣》等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就是出自這一時期,當時《英雄本色》和《倩女幽魂》在韓國相當的火,堪稱是現象級電影,尤其是《英雄本色》的插曲《當年情》更是很多韓星都會演唱的曲目!如今,在很多韓劇或是綜藝節目中還能聽到!
  • 英雄片的開先河之作《英雄本色》,對國內外電影的影響力有多大?
    1986年上映的《英雄本色》,開創了香港黑幫英雄片的先河,拉開了香港警匪槍戰片的序幕,是一部在香港電影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電影。在此之前,香港電影大多是古裝動作片,從未有過像《英雄本色》這種類型的電影。
  • 張國榮和周潤發說:不是吳宇森導演我們不演,就這樣逼出一部經典
    其作為香港「暴力美學」的大家;自從出道以來,就以精彩而激烈的槍戰畫面而出名。特別是由「小馬哥」周潤發主演的《英雄本色》以及《縱橫四海》;更是其暴力美學的代表作。而今天阿樂樂就與大家一起;聊一聊吳宇森「暴力美學」的代表作 --《縱橫四海》該劇上映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由吳宇森執導;周潤發,張國榮以及鍾楚紅等人主演的一部槍戰片
  • 《漫談香江電影50年》1987年 只手遮了半邊天的周潤發
    當然,能被稱之其黃金時代自然不可能僅僅是周潤發一個人的精彩,驃叔董驃、肥肥沈殿霞主演的《富貴逼人》以及由徐克導演張國榮、王祖賢主演的《倩女幽魂》如今回望依然是經典中的經典,那時是香港電影的最好時代!本片也是周潤發與李修賢的首次合作,周潤髮飾演在黑社會的臥底警察,而李修賢飾演黑道大哥,一個混跡江湖,當了多年臥底的警察,臥底警察的人性、原則糾結被周潤發演繹得惟妙惟肖,多年以後的《無間道》其實也只是本片的再進化。影片的票房雖然沒有大爆但也進得到了當年票房第12名,新藝城算是把林嶺東這個不溫不火的導演推到了前臺,而周潤發也憑藉片中高秋一角拿下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成功連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