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劍:川普又提加徵關稅,結局竟70年前就被寫好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70年前的今天,在歷史的洪流中,發生了一件「小」事。

它小到只關乎一個人:司徒雷登。由於美方堅持帝國主義立場,中美談判無疾而終,1949年8月2日,時任美國駐華大使的司徒雷登離華返美。它又大到影響了幾代人:毛澤東同志膾炙人口的名篇《別了,司徒雷登》,由此成為國人共同的歷史記憶。

70年後的今天,又發生著幾件不得不提的事:

由於美國單方面退出,已有32年歷史的《中導條約》正式失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這「使世界失去一個防範核戰爭的寶貴措施」。美國總統川普似乎並不在意,他反而連發幾條推特,聲稱將對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此時,中國剛剛告別了來上海談判的美方代表團。

歷史經常重演,往往是由於沒能從歷史中汲取教訓。

今天,長安君(微信ID:Changan-j)只想聊一件事——當年,我們為什麼有底氣「送別」司徒雷登?以及今天,我們是否還有能力「送走」司徒雷登?

當年,被「送別」的不只是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1876-1962。生於杭州,葬於杭州。 作為一名在中國「土生土長」的美國傳教士、外交官、教育家,有歷史學家評價:「整個20世紀大概沒有一個美國人像他那樣,曾長期而全面地捲入到中國的政治、文化、教育各個領域,並且產生過難以估量的影響。」 司徒雷登唯一的「從政」生涯,只有短短兩三年。

(圖:重慶談判期間的周恩來與司徒雷登。)

1946年7月,時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任命司徒雷登為美國駐華大使——更確切的說,是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 顯然,司徒雷登的政治生涯並不走運。

對當時的國民黨來說,司徒雷登,是位不折不扣的「貴客」。據統計,至1946年6月底,美國政府為國民政府訓練部隊和軍事人員達15萬人,裝備國民黨軍45個師。同時,還用軍艦、飛機直接運送國民黨軍隊共約54萬人到達進攻解放區的前線。而根據美國租借法案,二戰後美國向國民政府移讓物資總值達7.8億美元。

作為「世界頭號強國」的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輕視不得。

但,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當1949年,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南京國民黨政權「如鳥獸散」時,這樣一位「大人物」選擇留在南京。隨後,在美國政府的命令下,黯然離場。

(圖:站在飛機前,即將離開中國的司徒雷登。)

新中國為什麼要「送別」司徒雷登?

並非出於私人恩怨,而是站在其身後的美國。

歲月荏苒,司徒雷登早已不是一個人,而成為一個符號。

《別了,司徒雷登》中說:

「他是美國侵略政策徹底失敗的象徵。

司徒雷登離華後3天,美國國務院就發表《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白皮書。時任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毫不避諱地說,反法西斯戰爭結束時,美國在中國有三種選擇:1、一乾二淨地撤退;2、幫助國民黨毀滅共產黨;3、幫助國民黨在中國的權力最大化,同時促成國共妥協。 一乾二淨地撤退?美國不願意。徹底戰勝共產黨?國民黨已失盡人心,無異於痴人說夢。於是,美國作出第三種選擇——由美國出錢出槍,蔣介石出人,替美國打仗殺中國人,發起了一場藉以變中國為美國殖民地的戰爭。 這場戰爭,我們叫做「解放戰爭」。結局,70年前已註定。

司徒雷登的不走運,在於他必須承擔失敗的責任。

「在他代表馬歇爾系統的政策在中國當大使的整個時期,

恰恰就是這個政策徹底地被中國人民打敗了的時期,

這個責任可不小。」《別了,司徒雷登》中說。

當年,新中國「送走」司徒雷登,是在告別一段被侵略、被幹涉、被欺騙的歷史。

只要美國的野心和企圖不變,司徒雷登,就必須被送別。

毛澤東同志在《別了,司徒雷登》中,說得好:

「司徒雷登看見了什麼呢?除了看見人民解放軍一隊一隊地走過,工人、農民、學生一群一群地起來之外,他還看見了一種現象,就是中國的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也大群地和工農兵學生等人一道喊口號,講革命……使得他『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圖:司徒雷登。) 離開生活了45年的中國,司徒雷登,生前再沒有踏上中國的土地。

「和談失敗了,欺騙不行了,戰爭揭幕了。」

「和談失敗了,欺騙不行了,戰爭揭幕了。」毛澤東70年前在《別了,司徒雷登》中的話,對照當下,亦不過時。

70年前,戰爭,更多表現為實打實的短兵相接、近身「熱戰」。而今天,關於政治、經貿、科技、文化、外交乃至國際話語權的戰爭,更加無色無形卻無處不在,其激烈和殘酷程度,絲毫不亞於70年前。

「送別」司徒雷登時,毛澤東同志談到美國的幹涉:

「原來美國的所謂『國際責任』和『對華友好的傳統政策』,就是幹涉中國。幹涉就叫做擔負國際責任,幹涉就叫做對華友好,不幹涉是不行的。」

今天的中美經貿磋商談判中,美國「幹涉」同樣揮之不去。

先是美國無視中國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改善外資營商環境方面的努力,採取加徵關稅等經貿限制措施,挑起中美經貿摩擦。在雙方啟動磋商、就大部分內容達成共識後,美國又三次出爾反爾,一再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甚至堅持在協議中寫入涉及中國主權事務的強制性要求。更加無法容忍的是,「暴力亂港」事件背後,也有美國的黑手。

相比70年前,這何嘗不是一場赤裸裸的極限施壓戰?

美國從來沒有放棄遏制中國的幻想,我們中有些人,卻對美國心存幻想。

有人覺得,是中國發展「挑戰」了美國的地位,退一退就能中美友好;有人覺得,是中國企業「不合規經營」違反了人家的規矩,改一改就能中美友好;有人覺得,是中國的政治體制、市場機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照葫蘆畫瓢、虛心求教就能中美友好。

真是這樣嗎?看看美國政治人物的表態,長安君不再贅述。

這場貿易戰中,我們毫無疑問會有損失、會有犧牲。

但遙看70年前,浴血奮戰,何等艱難。今天,我們又何懼今天?

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公允地講,即使是被新中國「送別」的司徒雷登,對中國教育事業亦有不少貢獻。

20世紀初,他多次募集資金,創建了北京大學校址的前身——燕京大學。他任燕大校長27年,不到一萬名畢業生中,院士輩出。司徒雷登「騎著毛驢為燕大選址」的佳話,廣為流傳。

他在晚年回憶錄中寫道:「1946年,環境所迫,我莫名其妙地被『遣送』到了位於南京的美國使館,擔任駐華大使一職——那是我在中國所扮演的最後一個角色。直至1949年,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這個傷心之地。」

這也正應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名言:「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能詮釋這句話的,何止司徒雷登?中美70年來的鬥爭、交往、合作,都說明了一點。

僅從當下最受關注的經貿關係看:媒體報導顯示,中美兩國日均貿易額達15億多美元,年均為每個普通美國家庭節省850美元以上。截至2018年底,中國企業在美直接投資731.7億美元,為美國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美國對華實際投資851.9億美元。2017年,美國企業在華年銷售利潤超過500億美元。

但6月發布的《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顯示,在中美經貿摩擦加劇的2018年,美國僅有16個州對華貨物出口實現增長,34個州對華出口下降,24個州出現兩位數降幅,受關稅措施影響的美國農產品對華出口同比減少33.1%,其中大豆降幅近50%。

顯然,美國沒有因此「再次偉大」,反而因一意孤行,不僅在國際市場上丟了實利,更在國際社會中失了人心。

針對美國加徵關稅的挑釁,中國的反應也不客氣。

今天,商務部回應:「如果美方加徵關稅措施付諸實施,中方將不得不採取必要的反制措施,堅決捍衛國家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一切後果全部由美方承擔。」

外交部回應:「中方不會接受任何極限施壓和恐嚇訛詐,在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一寸也不會退讓。

釋放的信號很明顯:包括貿易戰在內的中美衝突,沒有贏家。中國不想打,但也不怕打。

(圖:1949年渡江戰役,百萬雄師過大江。解放軍前進南進,向著解放全中國邁進。)

70年前我們飽經戰亂,也沒有怕過美國的真刀真槍,今天,更不會怕川普的「極限施壓」。1949年,中國人用鮮血和生命,換回「送別」司徒雷登的底氣。今天,這個底氣只會更足、能力只會更大、決心只能更強!

是非功過,任人評說。如今,安葬在杭州的司徒雷登,看到川普今天的所作所為,不知作何感想呢?

長安君只想說:中美「相合」時,願有更多司徒雷登;一旦中美「纏鬥」,唯願再無司徒雷登!

相關焦點

  • "報復"川普 歐盟擬對美花生醬橙汁徵收關稅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瑞士資訊3月7日報導,歐盟官員當日表示,若美國總統川普實施對鋼鋁加徵關稅的計劃,歐盟將對美國進口的花生醬、橙汁和波本威士忌等產品,採取報復性徵稅措施。  主管貿易事務的歐盟執行委員塞西利亞·馬姆斯壯女生(Cecilia Malmstroem)說,全面性跨太西洋貿易戰「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 川普搬起關稅大石砸自己:從牛油果到汽車、石油,墨西哥可對美...
    從啤酒到牛油果全漲價近日,川普政府突然宣布從2019年6月10日開始,美國將對從墨西哥進口的所有貨物徵收5%的關稅。美方指出,如果墨西哥方面通過採取行動有效減輕了美墨邊境的非法移民危機,美方將會考慮取消關稅。
  • 波士頓龍蝦賣不出去,川普又打起了關稅的主意
    記者 | 肖恩美國總統川普最近給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取了一個新稱號:龍蝦王。納瓦羅的任務,就是負責與歐盟和中國進行龍蝦關稅談判,為美國的龍蝦產業爭取到更多生存空間。川普上周五(5日)在緬因州與當地漁民舉行圓桌會議時對上述貿易夥伴發出威脅稱,如果不立即降低對美國龍蝦的關稅,他將對歐盟製造的汽車和未指明的中國產品徵收關稅。在政府防控新冠疫情的對策飽受詬病、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又掀起席捲全美的抗議示威活動的當口,即將迎來大選的川普急於挽回形象,而美國漁民就成了他的突破口之一。
  • 川普:加墨兩國籤好新北美FTA協定,鋼鋁關稅就可以免了!
    這就是美國總統川普現在針對加拿大、墨西哥的思路。川普在5日凌晨連發兩條推特,向加、墨兩國釋出「友好的訊號」,表示一份好的NAFTA協議將換來免遭加徵鋼鋁關稅的甜頭。推特截圖川普發表此番言論之際,兩件與美國利益攸關的事情正在進行。
  • 美國對中國光伏產業重徵高關稅,最大受益者為一美國公司
    全球組件光伏組件市場前十名中有八家中國公司,美國重徵高關稅後,最大受益者是前十名中唯一的美國公司First Solar,而中國光伏企業對美出口又將跌回冰點。5月18日起,美國政府恢復徵收此前已豁免的針對雙面發電光伏組件的進口關稅,稅率從30%到15%不等。美國政府於2017年9月宣布對太陽能光伏組件及電池片等進口產品徵收為期四年的201關稅,即第一年徵收30%關稅,此後三年遞減為25%、20%、15%;不過,部分地區、部分產品被豁免。2019年6月,雙面光伏組件被豁免。
  • 不再對華徵稅,川普作出重大承諾,開始醞釀新一輪「大動作」?
    為了實現美國利益最大化,川普向全世界加徵關稅,肆無忌憚推行單邊主義,發動貿易戰,不斷阻礙世貿組織的正常運作,給全球貿易市場都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尤其是作為世界第二經濟體的中方,更成為了最主要霸凌目標,但是正義終歸會戰勝邪惡,9月15日,WTO裁定美對價值超過2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徵收關稅非法,再次公開打了美國的臉。
  • 反擊美國,中國用橙汁、威士忌打中川普的「七寸」
    由於事態發展太快,當川普喊出「再對10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的口號時,大家卻忽視了此前正式出爐的500億美元清單。在我國商務部公布的《對美加徵關稅商品清單》中,大豆、化工品、汽車、飛機是最受關注的項目,但還有一些不太受關注的商品,它們的金額不大,但作用不小,能夠對美國「精準打擊」。這些商品包括威士忌、橙汁、蔓越橘等。
  • 對美加徵關稅商品可退稅 北京為企業退稅1.25億元
    (原標題:對美加徵關稅商品可退稅 北京海關為企業退稅1.25億元)
  • 用關稅威脅NAFTA重談 川普或將暫時豁免加墨兩國
    Navarro)周三晚做客福克斯商業新聞(Fox Business)說,川普將於當地時間周四下午3:30和鋼鐵工會的代表見面,並籤署關稅聲明。在接下來的15-30天內,關稅就將生效。聲明中包括一項條款,暫時將加拿大和墨西哥免除在外。白宮新聞秘書桑德斯也在周三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預計川普將於本周晚些時候籤署鋼鋁關稅的相關措施。
  • 川普稱中美磋商進展「非常好」:3月1日不是完美日期
    參考消息網2月21日報導外媒稱,美國總統川普對華盛頓與北京的貿易談判進展持樂觀態度,甚至都不怎麼拿3月1日這個要給中國進口商品再增關稅的決定性期限相要挾了。據法新社2月19日報導,川普在白宮肯定,華盛頓與北京的貿易談判進展「非常好」,還說3月1日這個期限「不是完美日期」。報導稱,2月1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旨在結束唐納·川普發動的關稅之戰的中美貿易談判重啟。川普在橢圓形辦公室裡肯定:「我認為談判進展非常好。」
  • 澳大利亞就中方對澳大麥加徵關稅提起訴訟,農民:大麥要爛在地裡
    文案:曾正 編輯:正昊 川普上臺以後,持續炒作中國威脅論,以維護所謂的美國國家安全,美國更是以這個名義向中國開展經貿戰,企圖遏制中國經濟發展。
  • 反擊美國,中國將橙汁、威士忌列入加稅清單,打中川普的「七寸」
    由於事態發展太快,當川普喊出「再對10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的口號時,大家卻忽視了此前正式出爐的500億美元清單。在我國商務部公布的《對美加徵關稅商品清單》中,大豆、化工品、汽車、飛機是最受關注的項目。
  • 上海落實首批對美加徵關稅商品排除政策,退稅逾6億元
    中新社上海6月1日消息,據上海海關6月1日發布的統計數據,上海海關落實第一批對美加徵關稅商品第一次排除政策,至今年3月11日最終申請截止,累計受理429家企業的退稅申請,退還稅款6.31億元(人民幣,下同)。
  • 「刑動派」團隊辛本華律師:關稅追徵期限對走私犯罪金額的影響
    《海關法》第62條規定:「進出口貨物、進出境物品放行後,海關發現少徵或者漏徵稅款,應當自繳納稅款或者貨物、物品放行之日起一年內,向納稅義務人補徵。因納稅義務人違反規定而造成的少徵或者漏徵,海關在三年以內可以追徵。」這就是關稅的補徵和追徵期限問題。
  • 對美關稅加徵市場化排除報關單填制官方規範,C類快件自動免加徵(附...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等法律法規,現就對美加徵關稅商品市場化採購排除(以下簡稱市場化排除)的進口通關手續事宜公告如下: 一、實施日期 自2020年3月2日起
  • ...進口商品加徵關稅(附清單)-徵關稅 鹽制 藍鰭金槍魚 團粒 魟魚...
    原標題:中國對原產美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關稅(附清單)  稅委會公告﹝2018﹞5號  2018年6月15日,美國政府發布了加徵關稅的商品清單,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約5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的關稅,其中對約340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加徵關稅,同時就約16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開始徵求公眾意見。
  • 美國農業部長佩杜主張取消鋼鐵關稅,可採取關稅配額
    美國農業部長佩杜主張取消鋼鐵關稅,可採取關稅配額  Mark Fang • 2019-03-01 13:57:59
  • 哈雷的骨牌效應:美國製造用腳投票|摩託車|歐盟|川普|關稅_網易...
    2017年2月,川普在白宮接待哈雷公司的CEO及一眾高管、工會代表時曾表示:「感謝你們,感謝你們在美國製造產品。」如今僅僅過去了一年多,這個美國製造業的典範卻不得不在美國傳統市場和未來依賴國外新客戶之間作出艱難的選擇。而這背後主要的導火索是川普對歐盟發起的貿易戰。
  • 白宮經濟顧問:川普不打算在明年1月之前對中國徵收新關稅
    《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周二(12月8日)報導稱,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當地時間12月7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不打算在明年1月之前對中國商品徵收額外關稅。
  • 國產西洋參迎來重大利好 我國宣布對美國花旗參加徵關稅
    【天地網訊】  今早,中國打出反擊川普第一拳!圖1:美國總統川普擬對6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開徵25%關稅  中國商務部網站今早刊登一篇題為「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中方發布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發表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