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2020-12-15 中國網·錦繡天府

山裡有美景,山上有產業,山下有新居。飲水安全有保障,集體經濟培育壯大,道路硬化通村到戶……

如今的九寨溝縣處處有新貌,處處好光景。

2019年4月,九寨溝縣歷史性摘掉貧困縣的帽子,累計實現1608戶5688名貧困群眾脫貧,5村119戶易地扶貧搬遷戶住進了新家,先後三年被評為全省脫貧攻堅先進縣。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九寨溝縣科學規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確保脫貧成效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

堅持頂層設計  加快城鄉融合發展空間格局

九寨溝縣面臨著現實困難:大部分鄉鎮因土地分散、成片面積小,仍以傳統農業為主,呈「小散弱」發展,未形成規模,主導產業不突出;農業從業人員數量逐年減少、年齡不斷老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勞動力不足10%,普遍缺少懂生產、會管理、善經營的產業帶頭人。

「堅持規劃先行,謀定而後動。」九寨溝縣認為,鄉村振興是一項長期系統、艱巨、浩大的民生工程,要立足縣情實際,做好頂層設計。科學編制《九寨溝縣域鄉村振興規劃體系「1+6+N」》即1個總規劃,6個專項規劃和14個重點村規劃,制發《九寨溝縣鄉村振興激勵辦法(試行)》《九寨溝縣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考評激勵方案》,合理完善鄉鎮、村級鄉村振興規劃,制定「路線圖」「施工圖」「任務書」,解決現有各類規劃自成體系、內容衝突、缺乏銜接等問題,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雁飛千裡靠頭雁,船載萬斤靠舵人。成立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鄉村振興領導小組,建立縣、鄉、村三級書記抓鄉村振興領導責任制,同時推動典型示範。各村地理條件、區位交通、氣候環境、產業基礎等千差萬別,不可能「齊步走」,九寨溝縣統籌兼顧、高點定標,以鼓勵支持基礎好的鄉村先行先試、示範引領,縱深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按照示範標準,對被確定創建省、州級的2個先進鄉(鎮)和7個示範村,全力打造樣板、做好示範,為全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益經驗。與此同時,要求各鄉鎮每年至少要打造1到2個樣板村,堅持在鄉村振興中走在前列。

堅持綠色發展  實現產業與生態雙贏

弱鳥先飛,滴水穿石。從「輸血」式扶貧到「換血」式扶貧,再到「造血」式扶貧,九寨溝縣多點精準施策,成功甩掉了貧困縣的帽子,在面對共性問題和個性需求時,杜絕「一張方子」治百病,實行「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精準導向,勾勒鄉村振興美好藍圖。

白河鄉以前是典型的貧困鄉鎮,四面環山,山腳下分散著小塊平地,分散種植著玉米、土豆等傳統農作物,沒有產業,老百姓種莊稼就等於「靠天吃飯」。2017年,在黨委政府的幫扶下,白河鄉實現全鄉脫貧。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核心支撐。九寨溝縣圍繞「一鄉一產、一村一品」,打造特色種養殖基地,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白河鄉串珠成線打造農旅融合產業,在原有優勢基礎上,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特色農業。九寨溝縣鄉村振興辦負責人楊文新介紹,「以合作社、家庭農場、公司等組織牽頭形式,流轉土地,建設高標準農田,打造了5個各具規模的農旅產業園區,利用九寨溝景區東環線必經之路優勢,打造「公司+農戶+支部」經營模式的鄉村客棧。」同時,白河鄉還建成「珍稀瀕危物種科普館」,打造科普小鎮產業鏈。

目前,白河鄉因產業實現420人家門口就業,人均純收入增加700元。丁樹果就是其中一員,「以前出門掙錢,癱瘓在床的父親也照顧不到,現在務工離家近,工資也不錯。」丁樹果深刻感受到產業振興帶來的紅利。

優良人居環境是促進農民增收、實現鄉村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礎。黑河鎮七裡村在充分利用生態旅遊促進鄉村振興的同時,積極推進全域環境綜合整治,打造「淨、序、美」的鄉村新環境,2019年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七裡村是九寨溝最大的標準化甜櫻桃種植基地,甜櫻桃種植面積近千畝,通過採摘體驗、村企合作、線上銷售等方式助推甜櫻桃銷售,同時緊緊圍繞甜櫻桃觀花、採摘打造步行木棧道和體驗式農家樂,帶動全村60人就業,人均年收入增加6400元。2019年被評為州級鄉村振興示範村。

九寨溝縣以生態農業為抓手,積極構建「6+2」農業產業體系,打造6個現代種養基地,培育16個無公害和5個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成功創建1個省級農業示範園區和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縣。全縣3717.5公頃耕地被認定為四川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培育認證了16個無公害農產品、1個綠色食品和5個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5家企業產品獲準使用「淨土阿壩」區域品牌。

堅持久久為功  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則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需要穩紮穩打、久久為功。

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交會和過渡時期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做好二者的有機銜接和協同推進,既有利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培育長效脫貧機制,又有利於促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人才的有效銜接,必不可少。

鄉村振興,幹部是關鍵,關鍵靠人才。九寨溝縣不斷加強「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建設,大力扶持和鼓勵鄉村人才。返鄉創業者殼凱珠在黨委政府的幫扶下,帶頭打造精品民俗項目,該項目覆蓋14戶52人原住民農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戶7人,五保戶2戶2人。同樣,返鄉創業者毛海平成立的九寨溝縣鑫海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農戶244戶4200畝,種植脆紅李和青脆李3200畝,帶動當地120名農民就業。

在培育本土人才的同時,也積極推進人才互助,創新以聘請專家顧問方式,引入文旅專家和經營人才,深入指導九寨溝文旅發展和企業運營,邀請資深團隊參與九寨溝縣鄉鎮全域旅遊策劃等工作。

脫貧攻堅非一日之功,鄉村振興更是任重道遠。在處於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交匯期,九寨溝縣緊緊將兩項工作統籌規劃、有效銜接、精準「施工」,實現以鄉村振興促進長效發展,以脫貧成效助推鄉村振興。

2020年,九寨溝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15690元、增長10.1%,貧困人口特色產業收入佔比達60%以上,勞動力轉移培訓就業率達75%以上,有勞動力的貧困家庭穩定實現了「戶戶有門路、人人能增收」。

相關焦點

  • 重溫「五大」振興理念 做好脫貧攻堅 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體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打好「產業興旺」這座基石。「麥金黃,杏初嘗,鐮刀豐收滿野忙。」大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 甘肅金昌:探索鄉村治理新實踐 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近年來,金昌市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甘肅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緊盯「確保小康路上一個不少、一戶不落」的目標,因戶施策、精準發力,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質量和成色。金昌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王鈞表示:「作為金昌來講,2018年插花型貧困縣永昌縣全面脫貧,現在如何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全市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實現鄉村有效治理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據悉,金昌市是甘肅省首家全國文明城市,也是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質量魅力城市、全國宜居城市。近年來,金昌市積極探索鄉村社會治理新路徑,助力鄉村高質量發展。
  •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
    本報訊(記者白葉楠)12月10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安偉輕車簡從,深入陝州區調研脫貧攻堅工作。市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郭忠義參加調研。    今年以來,宮前鄉推行「鄰裡照料」模式,為13戶失去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安排專職護理員進行保姆式服務。
  •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實現有效銜接
    為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2015年11月以來,貴州省委提出以法治畢節創建作為法治貴州創建的首個試點,實施的「六大工程」中重要的一項就是,不斷強化脫貧攻堅的法治保障,用制度規範和促進脫貧攻堅。2017年9月,他被選派到鎮寧縣擔任專門負責脫貧攻堅的縣委副書記。在他的建議下,鎮寧形成「1+16+204」的縣鄉村三級作戰指揮體系,覆蓋全縣15個鄉鎮(街道)的204個行政村,夯實了脫貧攻堅作戰力量。「掛職不是來走過場。要幹就幹出一番實實在在的成績,不辜負組織的信任,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要銜接好鄉村振興,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張德晟說。
  • 南寧市興寧區:推進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有效銜接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也是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一年。11月24日上午,廣西南寧市興寧區舉行「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專場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了興寧區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相關工作情況。
  • 我市及早謀劃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1月6日,全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研討會召開,及早謀劃工作,為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謀篇布局。會議通報了我市近期扶貧資金項目檢查情況,組織學習了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及省、市近期會議精神。
  • 肥西:持續發力 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序銜接
    總體規劃上形成有機銜接。堅持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整體考慮和統籌謀劃,推動形成規劃引領的銜接機制。出臺《肥西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2018-2022年) 》,明確把解決相對貧困問題納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安排,從鄉村振興的角度通盤考慮,統籌實施五大工程。統籌貧困村與非貧困村,貧困戶與邊緣戶、一般戶的協調發展,實施富裕帶動工程。針對老少病殘孤等困難群體,進一步完善返貧預防方案,打好政策補丁,實施政策帶動工程。
  • 李錦斌:以基層黨建為統領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優先...
    原標題:以基層黨建為統領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著力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新山村   本報訊(通訊員 宗禾 記者 朱勝利)12月3日至5日,省委書記李錦斌輕車簡從,深入嶽西縣主簿鎮大歇村住村走訪,與村民同吃同住,共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大計。
  • 雅安市建立「五條路徑」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018年底,雅安市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9.4萬名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61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近兩年,全市又著力聚焦鞏固脫貧成果,圍繞銜接鄉村振興,在融合上下足功夫,依託脫貧攻堅形成的經驗優勢,加快潛能釋放,做好成果轉化,探索形成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雅安樣本」。
  •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探索與思考
    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振興鄉村是個中長期規劃的面層設計工程,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一環。「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強力推進,鄉村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體現在領導體制、工作體系、支持政策、規劃實施和項目建設等工作機制探索上。
  •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政策思考及建議
    到 2020 年底,我國將實現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2017 年我國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到 2035 年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2020 年底我國脫貧攻堅任務將順利完成,鄉村振興已全面啟動,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將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階段。
  • 像抓脫貧攻堅那樣抓鄉村振興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明年起,「三農」工作重點將從集中力量脫貧攻堅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應以脫貧攻堅的辦法推進鄉村振興,以鄉村振興的辦法鞏固脫貧成果,像抓脫貧攻堅一樣抓鄉村振興。經過接續奮鬥,我國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但低收入人口的大頭仍分布在農村,農村相對貧困問題的解決還需時日。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必須建立完善相應的體制機制。
  • 激發企業進村發展的活力 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7月15日,市政協副主席何兵組織無黨派、僑聯、友協、民盟、民進界別委員開展返鄉創業企業助推脫貧攻堅工作視察活動。何兵一行先後到四川祥和茂製衣有限公司口罩生產車間、四川恆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實地察看,詳細了解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方面的情況。
  • ...繼續前進——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看脫貧攻堅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脫貧攻堅戰已勝利在望,站在即將邁入「十四五」時期新的歷史起點,如何讓剛剛擺脫絕對貧困境地的人們繼續過上更好的日子?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總體穩定、多措並舉鞏固脫貧成果指明了方向。
  • 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原標題: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提出「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中國的脫貧智慧】白銀:聚力產業扶貧推動鄉村振興 打造脫貧攻堅...
    圖)「面對千百年來戴在白銀頭上的貧困帽子,我們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和頭等大事,推動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著力構建穩定脫貧的四梁八柱,扶貧產業逐步走上組織化、集約化、規模化的農業現代化快車道,為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再接再厲鄉村振興
    在脫貧攻堅收官之際,又主動開展「回頭看」「回頭訪」「回頭幫」,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接續推進鞏固拓展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指示,多措並舉鞏固脫貧成果,謀劃開啟鄉村振興。突出黨建統領,長效扶貧增強村莊持續發展後勁平度市稅務局堅持從五個方面入手,完善扶貧長效機制,增強持續發展後勁。
  • 焦蘭生到陽春市調研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
    焦蘭生到陽春市調研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焦蘭生在河口鎮梅垌村調研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譚文強 攝陽江日報訊(記者/任紹華 特約通訊員/陳瑞鋒)7月3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焦蘭生到陽春市調研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等一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更大決心、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不斷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 「三個銜接」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本報訊(記者黃華通訊員楊明華周志恆)「昨天剛發往內蒙古5000株雪松,今天又接到3000株國槐訂單,圍繞花木做文章,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路子越走越寬,老百姓日子越過越紅火。」12月16日,正在組織工人裝車的汝南縣常興鎮馬屯村村委會主任付正建高興地說。
  • 重慶渝北:堅持打好「四張牌」 推進全面脫貧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6日12時20分訊(記者 閆儀 陳柔潔)今(16)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渝北區大灣鎮獲悉,近年來,大灣鎮按照渝北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圍繞精準濟困幫扶、特色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深化農村改革,打好「四張牌」,帶領金鳳村走出了一條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好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