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魚,又稱食人鯧,名字就是如此霸氣,相當多的影視作品和人們口口相傳讓這種魚名聲大振。其實這種魚的個頭不大,30公分左右,具鮮綠色的背部和鮮紅色的腹部,體側有斑紋,的確有不少觀賞的價值,它的主要棲息地在亞馬遜流域。
但是除此之外,食人魚就再也看不到什麼溫柔的地方了,這種魚和普通的魚最大的差別就是它有個非常有力的上顎,咬合力大得驚人,有人做過實驗,成年食人魚可以輕易咬斷鋼製的魚鉤。如果強行掰開食人魚的嘴,你會看到兩排異常尖銳的牙齒,這兩排牙齒就是食人魚最大的武器。同時這種魚類聽覺尤為敏銳,最重要的是它們嗜血成性,。一旦發現目標落水,或者嗅到一丁點血腥味,就會群起而攻之,一個食人魚群大概有上千隻左右,上千隻具有尖銳牙齒的魚開始發起攻擊,就是一頭牛掉落水裡,也堅持不了多久的。在巴西,曾經就有人親眼目睹了短短數秒之內,一頭牛就被一群食人魚撕成碎片的恐怖景象,如此看來,恐怖片裡食人魚的情節倒也不完全是藝術加工。
在我國,經常聽到有人私自將食人魚放生,從而造成一大片水域物種的恐慌。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外來物種的引進甚至是「偷渡」,尤其是對於這種食人魚這種攻擊性極強的魚類更是小心翼翼,一旦食人魚放生,在水域內沒有天敵,食人魚會想吃啥想幹嘛就幹嘛。時間久了,勢必會造成水產資源的大量減少。
那為什麼在水產資源更加豐富的亞馬遜流域,食人魚就沒有多少泛濫呢?
根本原因當然在於這裡有食人魚的天敵,而且還不止一個,正因為這些更強大天敵的存在,遏制了這種生物的泛濫。
食人魚的天敵首推就是電鰻,電鰻顧名思義,這是一種可以釋放出強大電流的鰻魚,最高可以高達800伏,這對任何小型生命幾乎都是致命的,曾經有人親眼看到電鰻和凱門鱷大戰,凱門鱷是咬著電鰻慢慢被電死的。小小的食人魚哪裡承受得了這樣的電刑的,電鰻一旦放電,基本上食人魚就只能乖乖成為電鰻的午餐了。
其次就是巨骨舌魚,這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淡水魚類,成年體型長達2米6,體重大概有100公斤。按道理說,這種魚類的傻大個,體型笨重,行為緩慢,還這麼多肉,應該是食人魚的絕佳美食啊。但是巨骨舌魚卻硬是進化出了一層鎧甲,這層如金屬一般的鱗片覆蓋全身,連食人魚也無可奈何。為什麼這種魚叫巨骨舌魚呢?因為它也長著一口堅硬的牙齒,咬合力極強。既然你吃不了我,那麼就輪到我吃你了。本來巨骨舌魚這麼大個去捕捉那些小個子的食人魚的確不太方便,但偏偏食人魚就喜歡群居生活,所以經常以張口就啃掉幾十條食人魚。食人魚群遇到巨骨舌魚也真是命苦啊。
食人魚的天敵除了電鰻,巨骨舌魚以外,還有像白鷺,鱷魚等等,反正亞馬遜有相當多的物種會讓食人魚的日子不好過,整天擔心被抓去成為食物。這種大環境下,食人魚當然就泛濫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