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黃瓜種植規模世界第一,畝產卻只有荷蘭的1/5

2020-12-10 南報網

200多位專家來寧研討黃瓜

種植規模世界第一,畝產卻只有荷蘭的1/5

本網記者 談潔攝

南報網訊(通訊員 許天穎 記者 談潔)我國黃瓜的規模和產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黃瓜的畝產量卻只有荷蘭、以色列的1/5。今天,中國園藝學會黃瓜學術研討會在南京農業大學舉行,20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遺傳育種、生長發育與生產等主題進行了交流研討。

黃瓜是一種世界性蔬菜,在果菜類蔬菜中的地位僅次於番茄。我國是黃瓜的生產大國,栽培歷史超過2000年,栽培面積約佔世界黃瓜栽培面積的60%,規模和產量都位居世界第一。

種植規模世界第一,畝產卻不高

目前我國黃瓜栽培面積約1900萬畝,年產量約6000萬噸,畝產約3.15噸。「畝產高的能達到20000斤,畝產低的只有8000斤。」 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錢春桃教授介紹,而在荷蘭、以色列這兩個農業發達國家,黃瓜的畝產能達到10萬斤,是我們的5倍。

據介紹,1998年,我國在國際上率先成功取得了黃瓜種間雜交的突破,2009年完成了黃瓜基因組測序計劃,為黃瓜遺傳基礎拓寬和重要基因發掘做出了重要貢獻,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陳勁楓教授及團隊圍繞黃瓜育種發展的系列研究更是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甜瓜屬遠緣雜種的獲得和小孢子培養核心技術研究為國際上首創。

我國的黃瓜科研水平這麼高,為什麼畝產卻和別人相差這麼大呢?

「我們研究出來的黃瓜品種理論上畝產也能達到10萬斤,但是在實際的栽培中,設施設備、栽培技術比別人差了一截。」錢春桃舉例,黃瓜的單株上每節都可以掛果,但這對施肥的要求比較高,黃瓜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肥料的需求不同。我們在種植過程中,由於基層技術員對科學的種植技術消化不足、農民缺乏科學種植的意識,很多都只施一次「基肥」,不符合要求;荷蘭、以色列的農業大棚水平很高,他們對溫度、溼度、日照有嚴格的把控,還會用二氧化碳進行施肥,增強光合作用,但是我們做不到。

平均每人每年消費黃瓜10公斤,佔所有蔬菜消費的1/10

目前我國黃瓜設施栽培面積約佔42%,其中大棚面積約為23%,節能日光溫室面積約為17%,玻璃日光溫室面積約為2%。黃瓜作為重要經濟作物,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中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江蘇省黃瓜栽培面積約100萬畝,約佔全國黃瓜栽培面積的5%,年產值約50多億元。

相關數據還顯示,我國每年生產的黃瓜因為儲存、運輸等原因,絕大部分都浪費掉了,能夠食用的黃瓜只有1/5,而其中又有一部分被用來加工,這樣算下來,我國平均每年每人直接消費的黃瓜大約有10公斤,佔所有蔬菜消費的1/10。

採摘前「喝」點牛奶,黃瓜可以變甜

交流大會上,國內37家高水平育種單位提交了68個頂級黃瓜新品種,據介紹,維C含量高、口感脆、清香有點甜、果肉發綠等都是現在黃瓜新品種研究的方向。

中國園藝學會黃瓜分會理事長杜勝利說,目前國內市場上主要的黃瓜品種包括20多個,不同的品種瓜條顏色、長度、表面的刺瘤都不一樣。

錢春桃介紹,以前人們在挑黃瓜時,認為刺越多越新鮮,其實現在很多黃瓜在地裡就沒什麼刺,比如一個叫做「寧運3號」的黃瓜,表面光滑幾乎無刺,種植過程中可以抗多鍾病害,耐儲耐運;很多水果黃瓜表面一根刺也沒有。

黃瓜在種植過程中還有很多技巧,在採摘前給黃瓜喝點牛奶、糖水、醋等,黃瓜的口感就會變甜。而需要注意的是,有的黃瓜發苦則是因為在採摘前施肥不當,化肥還沒有完全轉化就被摘了下來。

相關焦點

  • 比照荷蘭和以色列 黃瓜畝產還能增加5倍
    中國江蘇網10月16日訊 我國黃瓜的規模和產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黃瓜的畝產量卻只有一些農業發達國家的1/5。中國園藝學會黃瓜學術研討會近日在南京農業大學舉行,20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遺傳育種、生長發育與生產等主題進行了交流研討。  黃瓜在果菜類蔬菜中的地位僅次於番茄。
  • 可能是嘉興最高級黃瓜!種子1000多塊一包 畝產高達八千斤
    其中,黃瓜作為「第一瓜果」,憑藉新果上市時間是農曆五月,趕上了端午,於是也被列入了五黃。那麼,黃瓜明明是綠色的,為什麼叫黃瓜呢?這些年,除了普通的大黃瓜,市面上有一種個頭短粗,不帶刺的小黃瓜,深受歡迎。這到底是什麼品種?是水果還是蔬菜?今天的端午說五黃特別報導,我們先來說說黃瓜。
  • 沙地裡種出了番茄、黃瓜,畝產達兩萬多斤,這家合作社不簡單
    沙地裡種出了番茄、黃瓜,畝產達兩萬多斤,這家合作社不簡單 2020-11-24 0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不僅是水果也是蔬菜,他是從荷蘭引進的,目前在我國大量種植
    他不僅是水果也是蔬菜,他是從荷蘭引進的,之前在我國大量種植,他又脆又甜美味!黃瓜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蔬菜之一,在過去,只有夏天可以吃,現在一年四季都可以買到。通常我們吃黃瓜很普通,表面有刺。你見過沒有刺的黃瓜嗎?
  • 土豆畝產2萬斤已是現實,中國人打算怎麼推廣?
    1中國土豆種植為什麼這麼難我國土豆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全球第一,但在畝產排行榜上,全球103個土豆種植國,中國排在93名。而且,這個難堪的成績保持了很多年。2000年數據,中國土豆的畝產1.09噸,同期的荷蘭2.99噸、美國2.85噸、歐盟15國平均2.34噸。
  • 同果不同命,荷蘭水果小黃瓜遭客商搶,普通黃瓜遭賤賣,為什麼?
    作為農業中,那種掙錢咱們種什麼,我國是世界上黃瓜種植規模最大的,但在畝產量和品質上就不敢恭維,像農業強國以色列、荷蘭等國家畝產量是我們5倍還多,在品種的開發上我們也是引進為主。既能當蔬菜,又能當水果的黃瓜肯定價格也是普通黃瓜的好幾倍,這種迷你黃瓜來自荷蘭,要想價格高,品質是關鍵,有機綠色更受大家歡迎,好的種植技術我們就要學習和引進。
  • 酷似黃瓜,畝產6000斤,吃起來又香又甜,1斤8元,南方很少人種植
    導讀:酷似長胖的黃瓜,畝產6000斤,掉地上就碎,8元1斤,農民可種植?小滿節氣就要到了,這個時節小麥就要開始飽滿、成熟了,但是卻還沒有完全成熟,因此就叫「小滿」。不過現在和過去不同了,可供選擇的水產和水果非常豐富,其中有一種水果此時正在大量上市,它長得很像長胖了的黃瓜,畝產更是高達6000斤,掉在地上就碎了,卻因為吃起來又香又甜,種植的農民也不多,在市場上價格不便宜,一般要賣到8元一斤。這個酷似長胖了的黃瓜的水果,就是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主角——羊角蜜瓜。
  • 畝產9.58噸!平度「希森6號」馬鈴薯創造世界紀錄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早報訊 7月4日,「希森6號」馬鈴薯高產創建現場測產活動在青島平度和濰坊高密同步舉行,平度市蓼蘭鎮曹戈莊村李桂香地塊以單季畝產9.58噸的高產量創造了馬鈴薯世界單產紀錄
  • 黃瓜種植:大棚黃瓜高產栽培技術,年畝產15000公斤
    黃瓜是家家戶戶餐桌上的常客,黃瓜是一種非常普通的蔬菜,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但不同的地理氣候,有不同的種植技術,今天給大家介紹適合在川南地區推廣的大黃瓜高產栽培技術,年畝產量達到15000公斤,產值3-5萬元,黃瓜種植技術要領如下:一,種植選址與大鵬的構架
  • 兩個超級玉米品種,畝產超「1.6」噸,多次刷新我國玉米高產紀錄
    這兩個超級玉米品種畝產量超過1.6噸,多次刷新我國玉米高產紀錄第一個品種等618鄧海618是我國著名玉米育種專家李登海研究員選育的超級玉米新品種,2013年5月通過山東省審查兩次,2016年通過內蒙古審查,2017、2018年兩次通過國家審查,2020年通過湖北省審查,目前最多,618
  • 畝產高達1萬斤,能生吃也能做菜,超市賣1.5元1斤,現在種也不晚
    導讀:畝產高達1萬斤,能生吃也能做菜,超市賣1.5元1斤,現在種也不晚老話說「穀雨前後,種瓜點豆」,穀雨節氣就到了,在南方這個時候好些農作物就要開始移栽、播種了。像早稻的秧苗在穀雨前後就要抓緊時間插秧了,而像玉米、花生、大豆等穀類作物也是播種的高峰期,另外有很多的蔬菜也是在這個時候種植,比如茄子、辣椒、南瓜、黃瓜、苦瓜、紅薯等蔬菜的苗就是這個時候進行移栽。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一種在南方很特別的蔬菜,它的畝產高達一萬斤,能當水果生吃也能做菜吃,曾是農村娃愛吃的水果,如今在超市賣1.5元一斤,現在播種也不晚哦!
  • 俗稱「人頭果」,苗族人民世代種植,畝產8000斤,市場40元1公斤
    摘要:俗稱「人頭果」,苗族人民世代種植,畝產8000斤,市場40元1公斤,很少人吃過!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野果,俗稱「人頭果」,是苗族人民世代種植的,其畝產可達到8000斤以上,市場上40元1公斤價格穩定,種植的果農心裡也樂開了花。對於人頭果也是最近幾年才開始被規模種植的一種新型水果,它的學名叫「黑老虎」,民間俗稱它為「人頭果」,苗語也叫它為「布福娜」,意思是美容長壽之果。
  • 我國榨菜種植和加工規模分析
    我國榨菜種植和加工規模較大我國榨菜生產區域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的重慶、浙江、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蘇以及貴州、山東、江西、福建等省市,尤以重慶、浙江兩地的種植和加工規模較大。榨菜的原材料主要是青菜頭,由於我國青菜頭產地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徵,主要集中在重慶和浙江地區,兩地集中了84%的種植面積,因而榨菜供應方面存在明顯的區域性特徵。2015年重慶和浙江地區榨菜產量佔整個行業產量的80%左右。浙江地區由於其他產業發展較快,因此對應的青菜頭種植面積在不斷減少。
  • 靖邊土豆新品種布爾班克最高畝產5136公斤
    一項新的土豆單產紀錄在靖邊縣得到刷新:9月24日,國家專家測定組宣布,在靖邊縣高海則專用土豆生產基地,創出了布爾班克土豆品種畝產5136公斤的全國最高紀錄。    該生產基地栽培的布爾班克專用土豆570畝,經專家測定,平均畝產4768.5公斤,折合每公頃71.5噸,而世界先進土豆生產國家的每公頃平均單產水平浮動在45-50噸,表明靖邊該基地大面積土豆生產水平,已經超過世界先進土豆生產國家。同時,國家專家組在該基地範圍內同一品種60畝測定,畝產創出了全國最高水平,而我國目前同一品種畝產紀錄只有4噸上下。
  • 畝產從1.5噸到1.6噸,這兩個玉米品種,多次刷新我國玉米高產紀錄
    玉米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大的糧飼兩用作物,每年種植面積高達6億畝以上。產量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農民的收益。今天給大家推薦2個超高產玉米新品種,多次打破我國玉米單產最高紀錄。畝產達到了1.5噸以上。被稱為超級玉米品種。
  • 人均土地面積不到2畝的荷蘭養活了全世界,中國跟它比差在哪?
    他的每畝田地裡,可以收穫3.3噸土豆,而中國的土豆,畝產不到1噸。這事兒發生在荷蘭。2畝產倍產還是小事。荷蘭每年農產品出口總值位列全球第2,而排名第1的美國國土面積就有270個荷蘭那麼大。除了成熟的農作物,在全球蔬菜種子貿易中,超過1/3的種子也培育於荷蘭。
  • 城固縣早熟高產馬鈴薯 畝產達4噸
    農業專家鄭興虎展示「黑美人」土豆 本報訊(通訊員 江波 丁淼 李毅) 「經測產,畝產這可是傳統洋芋品種和種植模式趕不上的。」當經市農科所馬鈴薯研究中心、縣農技部門現場測產給出結論之後,種植戶魏桂珍滿臉堆笑。繼5月份雙模大棚種植創造了8000斤高產紀錄後,6月3日,早熟馬鈴薯新品種「荷蘭15號」在城固縣崔家山鎮進行刨挖測產,又創造出單地膜露地栽植畝產6000餘斤、優果率達70%以上的高產、高效記錄,產量、效益分別是傳統馬鈴薯品種的2倍和4倍。
  • ...出口率、土地生產率均為世界第一!是什麼在支撐荷蘭農業如此強大?
    荷蘭位於歐洲西北部,國土面積約為4.2萬平方公裡,總人口約為1600多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較大的國家之一,屬於典型的歐洲小國,卻是世界農業大國。  從世界農業的視野來看,荷蘭是農產品淨出口額的「世界冠軍」,是多項世界農業「金牌」得主——農產品出口率世界第一、土地生產率世界第一、設施農業世界一流,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農業奇蹟」。
  • 它既是水果也是蔬菜,從荷蘭引進,現在國內大批量種植,脆甜美味
    它既是水果也是蔬菜,從荷蘭引進,現在國內大批量種植,脆甜美味!黃瓜是我們生活當中一種再常見不過的蔬菜,以前的時候只有夏天才能吃到,現在一年四季都可以買到。平常我們吃的黃瓜都是非常普通的,表面有刺。但是你們見過表面沒有刺的黃瓜嗎?
  • 畝產萬斤不再是放衛星,扒一扒我國主糧作物的最高單產
    下文如果沒有另行交代的畝產都是指單季的畝產,方便比較。水稻一般的畝產400-600公斤/畝,由於有袁隆平伯伯的存在,我們的最高產量正在不斷被刷新。早在2014年第4期超級稻的已經達到了1000公斤/畝的驚人產量;2015年在全國設置的56個百畝攻關片中,最高單產達到了1067.5公斤/畝;2016年底,種植雙季稻的成果數據表明,一年種植兩季後,年產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537.78公斤/畝。最近還有研究結果表明,在海南的海水雜交稻畝產達到了300公斤/畝以上,該項技術一旦投產,海邊的3億畝鹽鹼地將為我國糧食生產做出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