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張宗昌明明並不是很愛吃狗肉,為何被人稱作「狗肉將軍」

2020-12-27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一提到民國軍閥張宗昌,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他的諢號「三不知將軍」「長腿將軍」「狗肉將軍」。

「長腿將軍」很好理解,一是說張宗昌長得高大,二是說他打仗行軍速度快,三是說他打敗了逃跑很厲害。「三不知將軍」就更簡單了,是說他一不知自己有多少部隊,二不知自己有多少錢,三不知自己有多少女人。

(張宗昌舊照)

那麼,「狗肉將軍」這個諢號是什麼意思呢?是說他喜歡吃狗肉嗎?

關於張宗昌「狗肉將軍」這個稱呼,有多種不同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張宗昌小時候家境不好,常常食不果腹,因此他為了能吃飽,就經常拿著棍子到野地裡去打狗。等把狗打死之後,便就地剝皮,架起木柴開始燒烤。久而久之,張宗昌就養成了喜歡吃狗肉的習慣。

第二種說法:張宗昌叫做「狗肉將軍」,與他喜歡吃狗肉一點關係都沒有。當時的社會,有錢的上流人士喜歡打麻將,而底層的勞動人民多數都喜歡推牌九。張宗昌是窮苦出身,自小就喜歡推牌九。而當時廣東人把推牌九稱為「吃狗肉」,因此這個喜歡推牌九的張將軍,就被叫做了「狗肉將軍」。

第三種說法:據說有一天,張宗昌正在閱兵的時候,突然不知道從哪就竄出來一條野狗。這野狗兇悍異常,不僅衝上來就把張宗昌的馬給咬傷了,還把張宗昌的皮靴子咬壞了。

張宗昌頓時氣急敗壞,趕緊讓周圍的人都去抓狗。結果這狗偏偏幾下就跑得沒影了,搞得張宗昌非常鬱悶。

此事之後,張宗昌責怪周圍的士兵竟然連一隻野狗都抓不住,罰他們每人挨了十鞭子。除此之外,張宗昌還下達了「剿狗」的命令。他派士兵在城中四處抓狗,見狗就打。打死了之後,就弄回去吃狗肉。因而一時之間,整個城中到處都是狗的屍體,百姓們便把這個打狗吃狗的將軍,稱為「狗肉將軍」。

(民國軍閥部隊舊照)

當然,也許張宗昌「狗肉將軍」的諢號確實來源於以上的故事,不過在我看來,張宗昌被稱為「狗肉將軍」,應該還有其他的原因。

民間一直都有句俗語,叫做「狗肉不上席」。這話並非是說狗肉不好吃,或是不能吃。而是狗肉不能用來宴請賓客,檔次太低,難登大雅之堂。

張宗昌作為一名掌管一方的軍閥,卻總是幹一些素質低、不入流的事情,因而在百姓眼中,稱之為「狗肉將軍」,那是再形象不過了。

(姨太太眾多,圖取其意)

那麼,張宗昌在山東期間,到底幹了哪些不入流的荒唐事呢?

其一,張宗昌生活荒淫無道。張宗昌曾先後娶了數十個老婆,甚至還有不少是外國人。到了後來,竟然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哪些人是他的老婆。

其二,張宗昌橫徵暴斂。張宗昌莫名其妙地搞出來數十種稅,連外地商人上個廁所,都要交「廁所稅」。除了稅之外,他還以「捐款」的名頭,變著法的收錢。比如城外的百姓進城來挑糞,他都要收一個「大糞捐」的款項。著實是瘋狂地壓榨百姓。

其三,張宗昌愛寫詩。有水平寫個詩,那是儒將。張宗昌明明沒水平,卻還愛胡謅。比如模仿劉邦《大風歌》寫的詩:「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還有《觀景有感》:「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裡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達。」

百姓們見張將軍這麼愛寫詩,也紛紛編出「詩句」來致敬張宗昌,比如:「也有蔥,也有蒜,鍋裡炒著張督辦;也有蔥,也有姜,鍋裡煮的張宗昌。」

(參考資料:《民國軍閥檔案》)

相關焦點

  • 張宗昌:只是一個「狗肉將軍」嗎,他的「尬」事遠不及此
    文/四季文史各位也許對「打油詩」都不陌生,在民國時期,就有這麼一位打油詩軍閥,他的詩可謂「驚天地、泣鬼神」,堪稱打油詩的鼻祖,或者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尬詩」鼻祖,此人正是張宗昌。要想知道張宗昌為何叫「狗肉將軍」,我們先從他的打油詩說起。
  • 「狗肉將軍」張宗昌,這個綽號到底是如何由來?原來源頭在這裡
    在當時那個軍閥割據的時代,張宗昌也可以稱為時代的弄潮兒,他於亂世之中雄起,成為稱霸山東的一代風雲人物。談起張宗昌,浮現在人們腦海中的大多是「狗肉將軍」,「五毒將軍」「長腿將軍」等諷刺味充足的外號,亦或者是「張宗昌,吊兒郎當,破襪子破鞋破軍裝」、「兵多錢多姨太太多」。
  • 除了狗肉將軍張宗昌,你可知道「歪鼻將軍」「笑虎將軍」代表著誰
    民國是近代史上一個很特殊的時期,這時候清朝剛剛覆滅,新政權又不太穩定,導致天下各地能人劃地為王,出現了許多大軍閥,民國時期的軍閥們大多都很殘暴,為此百姓對這些軍閥都沒有太大的好感,以至於在背地裡喜歡給這些民國軍閥們取各種各樣的綽號,這些綽號都很有特點,例如以下幾位:
  • 張宗昌為什麼被叫做狗肉將軍,他在山東都做過些什麼?
    土匪出生的的張宗昌卻逆襲成「將軍」民國時期軍閥當權,各種奇葩軍閥層出不窮,最具奇葩的就是這位「狗肉將軍」張宗昌。其實,他是一個草根出身,長大後成了流氓,後來隨著大量山東人闖關東,意外地混入了中俄邊境。當時他的工作是中東鐵路的築路工人。 作為山東人,他有著天生的優勢:他個子高,體力好,會點俄語,受到俄國領導的賞識。
  • 狗肉將軍張宗昌:娶23房姨太太,組建白俄軍團,被刺後卻無人收屍
    在張宗昌出現後鄭繼成連開數槍當場槍殺張宗昌,因為早年在山東的名聲太臭,以至於他的參謀長花錢都僱不到人來搬運屍體,棺材鋪也不願意賣棺材,屍體在車站整整放了一天,還是幕後主使韓復榘派人給他收的屍。這位充滿傳奇意味的「狗肉將軍」,死後卻如此悽涼,可見在山東確是不得人心。
  • 不吃狗肉的狗肉將軍,為打鬼子不得不下令殺掉上百萬隻狗狗的元帥
    大作家林語堂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張宗昌的文章,叫《狗肉將軍回憶記》。文中林語堂稱張宗昌有一個綽號叫「狗肉將軍」,蓋因其喜歡食狗肉也。然而張宗昌的女兒張端卻表示,該說法其實是錯的,因為張宗昌從來不吃狗肉,他嫌狗肉腥。那麼,張宗昌為什麼被稱作「狗肉將軍」呢?
  • 近代曾有至少兩位鼎鼎大名的「狗肉將軍」:一紅一黑,妙趣橫生
    「狗肉上不了抬盤」是一句罵人的話,是諷刺一個人上不了正式或者隆重的場面,或者經不起人敬重,稍微類似「爛泥扶不上牆」的意思。 這也從側面說明,狗肉雖然好吃,但正式的宴飲場合是沒有狗肉的「名額」的。例如古代祭祀典禮中用的「三牲」,就是牛羊豬三樣,又稱作「太牢」。
  • 歪鼻 笑虎 狗肉 騎毛驢?民國軍閥綽號多,總有一個雷到你
    民國時期,軍閥紛爭,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民怨沸騰,一時間老百姓給他們起了不少綽號。段祺瑞的綽號叫歪鼻將軍,段祺瑞的鼻子有毛病,平時鼻子就有點向左歪斜,如果遇到刺激,會突然嚴重向左歪斜,需要按摩才能慢慢正過來。
  • 民國軍閥辦學,閻錫山建275所示範,狗肉將軍辦出一所著名985
    要說民國時期的北洋軍閥和各地的軍閥,都非常熱衷於教育事業。他們雖然有反動的一面,但是在教育方面還是做出了一些貢獻。比如張宗昌 閻錫山 張作霖等人都有可圈可點之處。
  • 臭名昭著的狗肉將軍張宗昌,留下多少荒唐軼事?這裡有八個著名的
    臭名昭著的狗肉將軍張宗昌,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段子很能說明問題。流氓膽識狗肉將軍張宗昌,有一次因部下做事不合心意,開口便罵「混帳」、「王八蛋」。按舊傳統、舊規矩,張宗昌率領文武官員到龍王廟祈雨,可惜一連數日,始終不靈驗。見老天爺不給面子,張宗昌一怒之下下令炮團擺開大炮,對天狂轟,結果還真叫他轟出了一個奇蹟,暴雨遂降不止。有句話怎麼說的,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到了張宗昌這裡,直接發展成神擋轟神的節奏,這是典型的天不怕地不怕的魄力啊,如此囂張,亂世也要讓三分。
  • 只有廣西人愛吃狗肉?東北人也愛吃狗肉咧
    但是吃過狗肉的人都知道,狗肉滾一滾,神仙站不穩,這句話不是白說的,狗肉真香啊!一說吃狗肉,很多人會想到廣西的「荔枝狗肉節」,認為廣西人很愛吃狗肉。夏至吃荔枝品狗肉,即所謂的「荔枝狗肉節」,其實是玉林市民間自發形成的節日,是一種歡度夏至的傳統民俗。每年一到夏至,好客的當地民眾習呼朋喚友地聚在一起吃荔枝狗肉,歡度夏至。這「狗肉節」並不是政府組織的,而是當地傳統的飲食文化。
  • 古代名人吃狗肉歷史:從「掛羊頭賣狗肉」說起
    狗是人類馴化最為成功的動物,西方人將狗視為伴侶,而在中國歷史上,狗是十足的兇獸。主要用來防護——看家護院,或是進攻——狩獵甚至除掉敵人。所以帶上「狗」字,多半不是好詞兒,比如「狗頭軍師」,又比如「狗腿子」。       因此,對於中國人來說,吃狗肉實在是沒有什麼心理負擔。
  • 民國十大地方軍閥哪個最強?他們各自有多少兵力?
    東北王張作霖我覺得當時全國各地最強大的軍閥應該是張作霖,張作霖當時坐擁東三省,勢力最龐大的時候甚至打到了北京,連山東、內蒙古都在他的勢力範圍內,張作霖時期的東北軍起碼有20多萬人,有全國最先進的瀋陽兵工廠,還有200多架的飛機以及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軍艦20多艘。
  • 民間說「狗肉上不了宴席」,為何還有那麼多人吃狗肉?原因有很多
    每逢天氣轉涼的時候,有不少地方都有食用狗肉的習慣,甚至還有許多地方特意舉辦「狗肉節」,愛吃狗肉的人們相聚在一起大快朵頤。可是,在農村俗語中,卻又有「狗肉上不了筵席」的說法。那麼,既然「狗肉上不了筵席」,為何還有那麼多人愛吃狗肉呢?說起來,這中間的原因有許多,也確實很難說得清楚。
  •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愛吃狗肉?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愛吃狗肉?時間:2017-09-02 14:50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愛吃狗肉? 看到這個問題,相信會有很多人爭論到底應不應該吃狗肉。在我個人看來,吃狗肉並不是一個值得爭論的話題。
  • 民國軍閥混戰時期十大特色軍閥
    5、「不倒翁」閻錫山閻錫山是民國軍閥中的常青樹,不管天下局勢如何變動,他都能遊走於各路掌權者中,為了私利,他也不惜和日本人合作,這般善於騎牆,是他能統治山西48年之久的原因,是民國軍閥中名副其實的「不倒翁」。
  • 張作霖臨終留下交代,不能放張宗昌進東北,結果證明其所言非虛
    在奉天省長劉尚清率人將其送回瀋陽大帥府後,張作霖不顧傷痛,連忙交代遺囑,要求自己死後秘不發喪,並急電小六子張學良隱秘返回奉天接管東北軍,主持自己的身後大事。除此之外,張作霖還留下遺言告誡張學良,說自己死後必有眾多奉系軍閥將領前來弔喪,這些人之中唯獨不可放張宗昌入關。
  • 寒冬至,狗肉肥,看看我國哪裡的人最愛吃狗肉,兩廣地區實至名歸
    寒冬至,狗肉肥,看看我國哪裡的人最愛吃狗肉,兩廣地區實至名歸。食用狗肉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在東漢時期就有記載,在史料中記載:獻之禮既畢,皆坐而飲酒,以至於醉,其牲用狗。古人食狗亦與羊同,故噲專屠以賣之。俗語伏羊冬狗,即說狗肉宜在寒冬進食。老話講「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寒冬正是吃狗肉的好時節。
  • 最愛吃狗肉的地方不是玉林,而是黃泛區和東北
    接下來你將看到:●哪裡的人最愛吃狗肉?●這些人為什麼愛吃狗肉?●餐桌上的狗肉來自哪裡?肥瘦相間的值班編輯 / 冬魚哪裡的人最愛吃狗肉?-+-如果按大片劃分的話,最愛吃狗肉的地區肯定是東北。也就是說,雖然狗肉節是一場聲名在外的狂歡,但在狗肉市場,東北人才是細水長流、悶聲大發財的那群。很多人認為,東北有如此多的狗肉館,與以大金鍊子小手錶為標誌的東北人並無關係,都是因為朝鮮族同胞愛吃狗肉。的確,在東北街頭能看到的狗肉館子,一般都是「正宗朝鮮狗肉館」「漢江狗肉城」「狗肉大冷麵」一類的名稱,很容易從店名上判斷師承。
  • 老照片:民國時期軍閥張宗昌,曾拜清末狀元為師,竟然還出了詩集
    奉系軍閥頭目張宗昌,1925年曾任山東督軍、山東省省長,山東省主席。張宗昌在統治山東期間,花重金聘請清末山東狀元王壽澎任山東教育廳長,並且拜其為師,學習吟詩作賦。因張宗昌天賦極高,不多久張宗昌就感覺自己已經可以出師了,在隨後的一段時期內作出了幾十首詩,最後他將自己作的詩匯總後,還出了一本詩集,名為《效坤詩抄》,今天我們就來領略一下這位張將軍的「文採」吧。【圖為奉系軍閥頭目張宗昌戎裝照】以下匯總幾首張宗昌較為經典的詩,供大家賞析。為大家介紹張宗昌的第一首詩,名為《大明湖》。這首詩應該是張宗昌在遊覽大明湖時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