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早以前,也就是中古時期以基輔為中心的俄國, 只不過是東歐的一個小國家,是一個以斯拉夫民族為主體的小國,這個小國家還在我國的南宋時期,即1240年的時候被蒙古帝國給擊垮了,成為了蒙古帝國的一個附庸,在強大的蒙古鐵騎下,就這樣一直過了240年,在我國明朝時期的成化年間,即1480年,擺脫了蒙古的統治,恢復了獨立。
剛剛恢復了獨立的國家,變得驕傲自大,特別是因剛剛獨立而上任的第一任沙皇「伊凡」,這個人是跟隨著蒙古人學習了不少統治手段的,也像西方的統治者學到了一定的政治手腕。特別是蒙古帝國的上層的殘暴被「伊凡」學到了不少,因為他做的一些事情,像親手屠殺了自己的兒子,而被別人稱為「恐怖伊凡」。
不要小看一個弱小的民族,當他們在一個瘋子一樣的統治者手裡的時候,那麼這些人也會變成瘋子,而「伊凡」就是讓他的這些臣民變成瘋子的那個人。
斯拉夫民族在當時確實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民族,但是在「伊凡」恐怖的統治下,變得殘暴無比,在那個擴張主義的時期,斯拉夫民族也想要擴張,把自己變得很強大,結果是西方的西歐諸國實力都太強了,沙俄無力抵抗,想要從海上出去也在擴張主義的道路上分一杯羹的願望已經變得不可能了。
唯一的可能就是通過陸路,這也就是沙俄為什麼和其他擴張的國家不一樣的地方,海路不通,只有通過陸路才能實現變強大的可能。而陸路不像海陸,誰都可以經過,陸路必須被統治佔領才能自己說了算,那說幹就幹,在沙俄殘暴的統治下,擴張主義蔓延,沒有幾十年的時間,這個看似弱小的斯拉夫民族就已經跨越了當時的歐亞之間的山脈烏拉山,進入了亞洲的領地。
或許是亞洲的土地和資源比西方的要好,進入亞洲的沙俄更加的肆無忌憚了,就憑藉著幾百人甚至是上千人的隊伍就在廣闊的西伯利亞土地上橫衝直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更甚者還有烤人肉的劣跡。
為什麼這麼少的人就能夠在廣闊的草原上面為非作歹呢?難道就沒有人能夠遏制他們嗎?我想這些都不是,而是在當時以遊牧為生的「少數民族」不能夠聚集起來的緣故。在16、17世紀的時候廣大的草原並沒有像漢朝或者唐朝的時候有單于或者可汗統治,能夠把所有遊牧的人聚集起來,形成強大的兵力,不僅如此,而且此時內部之間的爭鬥更加的頻繁,所以抵抗外族的入侵就顯得無能為力了。
沙俄似乎找到了自己家的後花園,一個多世紀的時間沙俄就把大片的西伯利亞土地劃入了自己的版圖,而且還不滿足,繼續向東擴張,土地似乎才是沙俄應該最好的盛宴。幸好在東方沙俄遇到了強大的清朝,特別是康熙皇帝治下,用強大的武力抵擋住了沙俄不斷向東擴張的意念。
《中俄尼布楚條約》讓這個不斷想要擴展領土的沙俄停止了向東繼續擴張,差不多有170年的時間。但是在清朝實力稍弱的時候,沙俄向東繼續擴張的野性就變得更加的猖狂,在清政府無力管轄東北之際,迅速出兵佔領了東北要地,最重要的出海口海參崴、庫頁島,和整個黑龍江以北的地方都被劃入了沙俄的統治範圍,至今未歸還。
沙俄從開始的崛起,到近代的結束擴張,始終離不開的就是土地,其實統治者並不認為土地能夠給他們帶來什麼好的運氣,更不是土地上的人能夠給他們帶來多少金銀,而是在後來,疆域的概念在沙俄的上層統治者心裡已經生根發芽了,有了土地,就有了一切,如今這個或許真的印證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