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為什麼熱衷於侵奪陸地資源,而不像其他列強搶奪殖民地資源

2020-12-20 黎顧百年

在很早以前,也就是中古時期以基輔為中心的俄國, 只不過是東歐的一個小國家,是一個以斯拉夫民族為主體的小國,這個小國家還在我國的南宋時期,即1240年的時候被蒙古帝國給擊垮了,成為了蒙古帝國的一個附庸,在強大的蒙古鐵騎下,就這樣一直過了240年,在我國明朝時期的成化年間,即1480年,擺脫了蒙古的統治,恢復了獨立。

剛剛恢復了獨立的國家,變得驕傲自大,特別是因剛剛獨立而上任的第一任沙皇「伊凡」,這個人是跟隨著蒙古人學習了不少統治手段的,也像西方的統治者學到了一定的政治手腕。特別是蒙古帝國的上層的殘暴被「伊凡」學到了不少,因為他做的一些事情,像親手屠殺了自己的兒子,而被別人稱為「恐怖伊凡」。

不要小看一個弱小的民族,當他們在一個瘋子一樣的統治者手裡的時候,那麼這些人也會變成瘋子,而「伊凡」就是讓他的這些臣民變成瘋子的那個人。

斯拉夫民族在當時確實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民族,但是在「伊凡」恐怖的統治下,變得殘暴無比,在那個擴張主義的時期,斯拉夫民族也想要擴張,把自己變得很強大,結果是西方的西歐諸國實力都太強了,沙俄無力抵抗,想要從海上出去也在擴張主義的道路上分一杯羹的願望已經變得不可能了。

唯一的可能就是通過陸路,這也就是沙俄為什麼和其他擴張的國家不一樣的地方,海路不通,只有通過陸路才能實現變強大的可能。而陸路不像海陸,誰都可以經過,陸路必須被統治佔領才能自己說了算,那說幹就幹,在沙俄殘暴的統治下,擴張主義蔓延,沒有幾十年的時間,這個看似弱小的斯拉夫民族就已經跨越了當時的歐亞之間的山脈烏拉山,進入了亞洲的領地。

或許是亞洲的土地和資源比西方的要好,進入亞洲的沙俄更加的肆無忌憚了,就憑藉著幾百人甚至是上千人的隊伍就在廣闊的西伯利亞土地上橫衝直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更甚者還有烤人肉的劣跡。

為什麼這麼少的人就能夠在廣闊的草原上面為非作歹呢?難道就沒有人能夠遏制他們嗎?我想這些都不是,而是在當時以遊牧為生的「少數民族」不能夠聚集起來的緣故。在16、17世紀的時候廣大的草原並沒有像漢朝或者唐朝的時候有單于或者可汗統治,能夠把所有遊牧的人聚集起來,形成強大的兵力,不僅如此,而且此時內部之間的爭鬥更加的頻繁,所以抵抗外族的入侵就顯得無能為力了。

沙俄似乎找到了自己家的後花園,一個多世紀的時間沙俄就把大片的西伯利亞土地劃入了自己的版圖,而且還不滿足,繼續向東擴張,土地似乎才是沙俄應該最好的盛宴。幸好在東方沙俄遇到了強大的清朝,特別是康熙皇帝治下,用強大的武力抵擋住了沙俄不斷向東擴張的意念。

《中俄尼布楚條約》讓這個不斷想要擴展領土的沙俄停止了向東繼續擴張,差不多有170年的時間。但是在清朝實力稍弱的時候,沙俄向東繼續擴張的野性就變得更加的猖狂,在清政府無力管轄東北之際,迅速出兵佔領了東北要地,最重要的出海口海參崴、庫頁島,和整個黑龍江以北的地方都被劃入了沙俄的統治範圍,至今未歸還。

沙俄從開始的崛起,到近代的結束擴張,始終離不開的就是土地,其實統治者並不認為土地能夠給他們帶來什麼好的運氣,更不是土地上的人能夠給他們帶來多少金銀,而是在後來,疆域的概念在沙俄的上層統治者心裡已經生根發芽了,有了土地,就有了一切,如今這個或許真的印證了這一點。

相關焦點

  • 陸地版圖能擴充到2280萬平方公裡,沙俄為什麼沒有海外殖民地?
    沙俄做夢都想在海外建立殖民地,無奈它是個陸權國家,沒有實現這一目標的條件,只能依託陸軍優勢瘋狂擴張,最終在19世紀末形成基本固定的2280萬平方公裡,這個龐大的陸地怪物讓歐亞諸國都忌憚不已,尤其是時刻面臨兩線作戰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後者僅有54萬多平方公裡,人口不足6700萬人,而俄羅斯帝國卻有
  • 沙俄嗜土成性,為何在大航海時代沒有搶佔海外殖民地?
    況且沙俄從來就不是一個海戰強國。我們也從來沒有聽說過沙俄時代打過什麼牛掰的海戰。大航海時代航海強國前僕後繼爭奪海外殖民地沙俄從彼得一世時代開始進入高速擴張時代。除了歐洲部分的波羅的海、黑海部分外是經過激烈爭奪得來的以外,龐大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其實沙俄沒費什麼力氣。
  • 為什麼從沒聽說過德國或普魯士在海外有殖民地?
    德國 但是,這些似乎與德國沒有什麼關係,同屬歐洲列強,實力不下於英法等國的德國,為什麼沒有殖民地呢? 所以說,新崛起的德國雖然實力並不弱,但是,世界上卻沒有給他們留下多少可以大肆擴張的殖民地,這也是德國殖民地極少的最重要原因。
  • 奧地利(奧匈)帝國作為歐洲列強,為什麼殖民地卻少得可憐?
    ▲奧地利及其不同時期的殖民地(紫色)一、不屬於奧地利人的奧地利公司15世紀末,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和新大陸的發現,以西、葡、英、法為代表的大西洋沿岸國家在完成民族國家構建後不斷拓展海外殖民地▲奧德斯坦公司的旗幟,中間為現代奧地利共和國的國旗雖然奧德斯坦公司在經濟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它並沒有像英法等國的特許公司那樣在海外為本國開拓殖民地,就在公司解散的同時,英法西葡等國正在美洲大陸上展開激烈的殖民爭奪,大量印第安人的土地被徵服。
  • 遠東為何不是殖民地而是國土?
    遠東為何不是殖民地而是國土? 遠東並不是俄羅斯的半條命,俄羅斯也並沒有因為徵服遠東而付出了什麼慘痛的代價。但是作為一個對外擴張的國家,沙俄是絕不會放棄曾經所走過的領土的。這並不關乎是否是它的半條命,是否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即便是得到了大便宜,俄羅斯也絕不會放棄這種白撿來的大便宜。對於一個沒有一寸領土是多餘的國家來說領土真的不是它的半條命,只不過是錦上添花的東西。
  • 庫頁島老照片:原為中國領土,島上資源豐富,被迫割讓給了沙俄
    庫頁島曾是中國最大的島嶼,中國唐、遼、金、元、明、清等朝都直接或者間接對庫頁島進行統治,1689年清朝與沙俄籤署了《尼布楚條約》,明確規定庫頁島為我國領土。此後庫頁島上的居民一直向清朝稱臣納貢,直到同治十二年(1873年)。
  • 沙俄為何沒有侵佔朝鮮半島?
    西方列強逼迫清朝籤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後,也逼迫朝鮮王朝籤訂了各種各樣的不平等條約。在這些列強之中,有一個國家嗜土如命,對於土地,從不挑食,無論是山地高原,還是荒漠戈壁,統統不嫌棄。這個國家的名字,相信大家已經猜到,它就是沙皇俄國,也叫俄羅斯帝國。在殖民時代,沙俄是僅次於大英帝國的全球第二領土大國,頂峰時期,控制土地達到了2288萬平方公裡。
  • 輻射4資源不夠用怎麼辦為什麼資源不夠
    有關《輻射4》的資源,很多玩家都覺得從遊戲一開始就特別不夠用,可以說是無時無刻不為資源問題頭疼,那麼遇到這種問題該怎麼辦呢?一起來看看解決方法吧。  真的不難想像,如果這遊戲刷新慢一點,商店不再有大量提供,最後會變成怎樣,大概會為了一個破燈泡會把整個大樓的人也殺了吧。《輻射4》資源不夠用解決方案:  剛開始別玩改造,因為光是膠水的開支,就會讓玩家吃不消。
  • 甲午戰爭前,歐美也公認大清為列強之一,為什麼還會敗給日本?
    雖然不想再次回顧,但講近代史,總繞不過這場戰爭,我們後面將用幾期的篇幅,來詳細分析一下甲午中日戰爭的經過,以及,清朝究竟為什麼會失敗?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36期:甲午戰爭前,大清被歐美公認為列強之一,為什麼還會敗給日本人?
  • 為什麼我國一定要登月?登月有什麼好處?領土和資源才是王道!
    為什麼我國一定要登月?登月有什麼好處?領土和資源才是王道!最近關於嫦娥5號登月的新聞是越來越多,大家都在關注著中國登月工程這一偉業。不過,許多不明真相的群眾,卻對登月產生了強烈的疑惑。比如,我國為什麼一定要登月?登月又有什麼好處呢?
  • 一戰前殖民地最多的是英國,第二是法國,第三是哪國?
    文/寂寞的紅酒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局勢風雲變化,老牌殖民帝國英法俄和新興殖民帝國德意奧對海外殖民地進行了激烈的爭奪,並由此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眾所周知,一戰前殖民地最多的是英國。英國的海外殖民地佔到了全部帝國主義列強殖民地的一半,足足有世界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殖民大國。法國緊隨其後,殖民地面積位居世界第二,有1200多萬平方公裡,海外殖民地是本土面積的數十倍。第一是英國,第二是法國,那麼排名第三的殖民帝國是哪一個?答案就是德國,一個一直被忽視的殖民大國。一戰前,德國的殖民地面積259萬平方公裡,位居世界第三,比排名第四的義大利多大約25萬平方公裡。
  • 如果沒有清朝,大順或其他漢族政權遇到列強會被打爆嗎
    今天就要做一個大膽的假設,如果沒有清朝,大順政權,或者是其他的新政權。漢民族政權在末期,遇到了列強,那麼會出現什麼情況?下面來帶大家看一看網友怎麼說。1.不會有任何區別。通訊制度落後——基層統治薄弱——廣大農村地區政府的管理嚴重依賴士紳配合——小農經濟得到政府全力支持愈發穩固——文化體制趨於保守——科學思想受到抑制——科學理論突破近乎不可能——通訊制度落後。這個是中國式政治體制的死循環,至少從「皇帝是漢人還是異族」上是找不到突破口的,牽一髮而動全身,想要改革幾乎就是與整個中國的政治經濟體制為敵,而這個體制不打爛重來,中國幾乎不可能追趕上列強的發展腳步。
  • 同樣是被外國侵佔,但港澳可以回歸,為什麼外東北等地不可以
    大清採取的是閉關鎖國,絲毫不了解世界上的發展,就像井底之蛙,還在沾沾自喜。自鴉片戰爭以來,西方列強也沒有想到大清已經軟弱到了如此程度,掀起了瓜分的狂潮。除了英法俄這些帝國列強外,甚至連以前的小弟日本都跑來欺負以前的老大哥。
  • 唯一殖民地變成領土的地方!
    ,為什麼蘇聯解體了?首先第一個不得不得得益於沙皇時代的俄國擴張,其實資本主義世界列強,在近代以來的擴張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海洋性擴張,一類是陸地擴張,海洋性擴張的代表是英國,在世界廣泛建立殖民地,但更多的這是一種經濟和行政方面的擴張,並不關注於這一個地區的民族種族人口,並不必要將這一地區的人口斬盡殺絕,移民,尤其是歐羅巴種族,向世界其他地區的移民也僅是經濟性質,並不在乎歐羅巴移民是否是歐洲人在殖民地成為主體民族
  • 當年清朝丟掉了海參崴,為什麼沒有順利回歸?
    清末年,國家衰弱,1840年鴉片戰爭後,列強大肆掠奪,籤訂了許多條約,割讓了大部分國土,我們收回了大部分國土,但是海參崴卻一直沒有收回。我們收回了世界一流的經濟重鎮香港、澳門等重要島嶼,為什麼海參崴收不回來?
  • 留尼旺是法國的海外省份,為什麼不願意脫離法國獨立?
    ▲地圖上的巴黎至留尼旺島的航線法國人最早統治留尼旺島是在17世紀中葉,正值西方列強開始瓜分世界的時期。除了佔據陸地領土之外,海洋上大大小小的島嶼依然沒有逃過西方列強侵佔的命運。留尼旺島為什麼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
  • 在19世紀中期的克裡米亞戰爭中,沙俄究竟怎麼做才能避免兵敗命運
    在克裡米亞戰爭中,沙俄如果想避免失敗的命運,就得有自己的盟友,並且是強大的盟友。而我們在真實的歷史中看到,沙俄在整個克裡米亞戰爭期間就是孤家寡人,當時歐洲所有的強國都反對沙俄獨吞奧斯曼帝國,甚至包括俄、奧、普組成的「神聖同盟」中奧、普這兩個小弟,都反大哥沙俄發動吞併土耳其的戰爭,進而支持英、法、土、撒丁對沙俄的戰爭。
  • 美國獨立戰爭:歐洲列強削弱英國的權力遊戲
    最終在歐洲英國徹底被孤立,加上軍事的失誤,無奈在北美撤軍,北美殖民地走向了獨立。其實這場爆發於北美的戰爭,歸根到底就是歐洲群雄的權力遊戲,一場歐洲列強削弱和牽制英國的戰爭。為什麼這樣說?作為法國盟友的荷蘭共和國也賣給了美國殖民者武器和大量其他物品。由於法國人和西班牙人的攪局,導致英國人在北美的軍隊平叛的力量需要分散了出來,英國派遣了大批的軍人到西印度群島,防止法國偷襲這裡的殖民地。而英國加入到北美獨立戰爭的軍隊就此減少。
  • 沙俄時代都能造戰列艦,為什麼蘇聯竟然沒造出一艘戰列艦?
    李三萬摘要:早在沙俄時代,俄羅斯就已經能夠建造在當時比較先進的戰列艦,為什麼到了蘇聯時代,開始進入了工業化,卻始終沒能造出一艘戰列艦?【百家號獨家報導團】早在沙俄時代,俄羅斯就已經能夠建造在當時比較先進的戰列艦,為什麼到了蘇聯時代,開始進入了工業化,卻始終沒能造出一艘戰列艦?
  • 這塊領土丟失了128年,終於回歸我國,如今發現大量資源
    最終,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國門,中國遭遇了列強的入侵。此時的沙俄則開始趁火打劫,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強佔了巴爾喀什湖東南的伊犁河、塔拉塔勒河、古爾班瑪圖等地。但是當時的帕米爾高原還是屬於我國的,受清朝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