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親歷者說
兒子愛上家門口的託班
我是一名80後二孩媽媽,大女兒已經上初中了,二寶是個男孩。一方面,我們希望能夠自己陪伴孩子的成長,不想錯過他們成長的每個瞬間;另一方面,家中老人年歲已高,也沒法幫我們帶養二寶。因此,從女兒到兒子,所有的育兒環節基本上都由我和先生親力親為。二寶的降臨,給我們的家庭帶來了甜蜜,也帶來些許負擔——原本按部就班的三口之家生活被打亂了,重來一遍的育兒壓力讓我和先生有點忙不過來。
從大半年前,我就開始為兒子物色一個託班,既想緩解育兒壓力,也想讓兒子能在群體生活中增加和同齡人的交往。以前每天早晨送女兒上學,我都會路過四季藝術幼兒園,當時想著這裡要是開設託班就好了。沒想到,今年疫情期間,我居然在園方公號上看到了招生信息,我兒子成為第一批幸運入託的孩子。
如今,他喜歡上了託班,每天和夥伴們遊戲生活。看他玩得開心,我也很放心。
——80後公司白領耿雋
■記者實地走訪
早晨8時20分,城市已是熱鬧非凡,有川流不息的車流,也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普陀區香樟路上,家住建德花園的3歲萌娃李建華牽著媽媽耿雋的手疾步走著,奶聲奶氣地說:「媽媽快點走,施老師說今天要帶我們去找秋天!」而在一個紅綠燈開外的普陀區四季藝術幼兒園,他的託班班主任施佳麒一早就候在門口,迎接著孩子來園,她的笑容正像這秋天尾巴的陽光,給人帶來溫暖。
今年,上海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新增普惠性託育點」超額完成,四季藝術幼兒園正是其中之一——它在普陀區教育局的支持下,堅持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首次開出招收2.5—3歲幼兒的託班,疏解居民育兒痛點。
種下金桔樹迎接新生
8時30分,今天來園的託班「萌娃」有近20名。幫助孩子完成洗手、換衣後,施佳麒並不急著帶他們進班活動,而是帶著他們觀察教室門口一棵金桔樹。「施老師,今天金桔又多了一個!」「施老師,金桔黃黃的,它是甜的!」萌娃們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圖說:四季藝術幼兒園特地為託班孩子載的班樹——金桔樹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下同)
「我們幼兒園有一個傳統,每個班級都會認領校園裡的一棵樹作為班樹和平日的觀察自然對象。這棵金桔樹就是我們9月份入託的託班『班樹』。」施佳麒說,以前的班樹大多比較高,對託班的孩子來說,觀察起來需要仰頭有點吃力,因此,一樓教室前的一排金桔樹是今年9月開學前特意新種上的,就是為了迎接新生的到來。「和別的果樹相比,金桔小小的很可愛,就像園裡最小的託小班孩子一樣。金桔樹矮矮的,讓託班孩子覺得更親近,給他們自然體驗的機會。」
疫情給了時間認真思考
在四季藝術幼兒園,像「金桔樹」這樣的「特意」還有不少。孩子在園的日常生活每個環節都融入了幼兒園的精心設計和細心調整。為了開設託班,園裡進行了小規模的「改造」,把原本一樓最靠近門的小班教室改建為託班教室。記者看到,為了讓孩子出門就能運動,幼兒園門口開闢了託班專屬「操場」,不僅重新鋪設塑膠地面,還專門訂購了適合低幼幼兒活動的體育器材;園裡對洗手池進行了改建,將原來的統一高低改為滿足低齡幼兒洗手需求、有層次錯落的洗手池;為託小班創設獨立的保健室和隔離室,給低齡幼兒提供專業的保健指導和服務。
圖說:疫情期間特地改造的洗手臺,高低錯落適應託班孩子的身高
「許多籌劃改建,都是在上半年抗擊疫情的特殊情況下就開始的。」小到洗手池的顏色配色,大到託班專屬「操場」的安全改造,再到託班教室的設計,園長昌明為此忙碌了近半年。「雖然疫情給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但反而給了我們更多的時間去靜心思考和反覆設計。讓最安全和細心的設施,呵護『社會最柔軟人群』。」
託班的教師陣容也是精心安排的,年長的老師夏紅有託小班30年帶班經驗,年輕的老師施佳麒愛好營養和飲食製作,參加過中級西點師培訓,還有高級育嬰師資格證書。
託班活動符合成長特點
剛開學的前兩周,託班專屬「操場」上,經常只看到施佳麒在唱「獨角戲」,班裡20餘名孩子通常只有五六個會跟著她動起來;如今3個月過去了,隨著運動器具的逐漸投入,22名孩子中的17名已經能全程比較投入地參加運動。這背後就離不開幼兒園對教養活動的反覆設計和教研。
圖說:為託班孩子改造的專屬運動場地,和特地採購的低幼運動設備
「託班孩子年齡哪怕是差一個月,運動、思維、語言表達就有很多差異,因此,教養活動不僅要符合低幼兒童的特點,更要隨時根據孩子的成長特點作出調整。」昌明坦言,四季藝術幼兒園是第一次開託班,確實有不少困惑。「幸好,支持跟著困惑來了。」在教養研究過程中,昌明和託班老師組成教研小組,每天都要對幾名幼兒進行跟蹤觀察,並作個案分析和思考討論;區託班教研中心組提供專門的指導,區內幼兒園託小班組成了教研聯合體,以生活活動為抓手,共同研討在託班教養中的問題,分享相關的養育經驗。
「收費便宜,師資穩定,課程豐富,而且從家步行到託班,只要10分鐘不到的時間。家門口的託育,讓人省心、開心、放心。」耿雋說。未來,像四季藝術幼兒園這樣家門口的「普惠託育」將惠澤更多有需求的嬰幼兒家庭。今年,上海發布了《上海市託育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這是全國首個託育服務行動計劃。計劃明確,在幼兒園裡開設託班是具有上海特色、廣受家長歡迎的託育服務形式,未來兩年,全市還將至少新增100個普惠性託育點。
■數給你看
截至2020年9月底,上海共有提供託育服務的機構816家,其中舉辦託班的託幼一體幼兒園528所,託兒所35個、各區辦早教中心11個,社會力量辦託育機構242家。與此同時,教育行政部門協同多方力量,在9月就完成了今年市政府實事工程項目,並且提前超額完成全年工作指標,新增普惠性託育點53個,其中託幼一體的託育點有46個;託兒所、早教中心託育點4個;社會辦普惠性託育機構3個,一共新增了託班77個,新增的託額有1544個。
其中到2022年,在中心城區每個街鎮至少開設1個普惠性託育點的基礎上,非中心城區街鎮按照人口結構和服務需求布點,基本滿足市民需求,全市街鎮普惠性託育點覆蓋率不低於85%,在有條件的公辦幼兒園開設託班,鼓勵民辦幼兒園開設普惠性託班,託幼一體園所在公民辦幼兒園總量中佔比不低於50%。
新民晚報記者 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