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很多在早餐的時候喜歡吃麵包,麵包或者其它麵食類的東西也越來越成為人們最喜愛的美食之一,比如各種蛋撻。而大家都知道一個常識,那就是這些麵食的麵粉有很多都是小麥粉,不過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卻不是小麥,而是和小麥息息相關的一種植物,農村裡種過小麥的農民應該知道,在種植小麥的過程中,田裡最容易長一種雜草,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專門的除草劑,把這種雜草全部去除,才能保證小麥有更好的營養,而這種雜草就是小編今天要介紹的植物,它的名字叫做「麵條菜」。
一聽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是不是這種植物的外形長得像麵條,真正看過這種植物的人就會發現,它的外形和麵條確實很像,這大概也是有它為什麼叫麵條菜的主要原因。除了這個名字,它還有很多別稱,比如淨瓶、香爐草、米瓦罐。麵條菜是我國人民非常喜歡吃的一種野菜,對農民來說它過去曾是田裡的雜草,但如今卻很珍貴,因為隨著各類莊稼種植的專業化,這種雜草想要生長的機率和空間越來越小,所以想見到它們越來越來越難。小時候經常把這種菜討回家當野菜吃的朋友,可能並不知道,其實它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比如家裡有咳嗽不止的人,還有虛勞咳嗽吐血的人,就可以使用這種才入藥。
一般採摘麵條才需要在春季和夏季,直接將整株植物連根拔起,放在清水裡洗乾淨之後,再放在太陽下曬乾,然後放在通風處保存。在農村麵條菜已經有了很久的使用歷史,所以它的做法也多種多樣,小編現在就具體給大家介紹幾種,一個非常有名的麵條菜做法就是粉蒸麵條菜,把麵條菜洗乾淨之後,家裡加入麵粉,直接放在大火上蒸幾分鐘,蒸好後加入蔥姜蒜等調料,充分攪拌就可以吃了。此外麵條菜還可以涼拌,涼拌的方法和吃春筍差不多,直接上水燒開,把麵條在下進去戳一下,再放進冷水中,然後再撈出來放在碗裡,加入辣椒,香油,蒜,醋,鹽等調料,充分攪拌均勻後就可以吃了。
除了這些常見的吃法,小編今天還見到一種非常奇特的吃法,這道菜的名字叫做麵條菜拼菊花,聽名字就知道是把麵條菜和菊花放在一起吃,本身吃菊花的人就不多,更何況是將它們攪拌在一起呢。麵條菜的做飯和前面的涼拌麵條菜差不多,需要用開水綽一下,菊花需要特殊處理,放在鹽水中浸泡10分鐘左右,然後把麵條菜和菊花放在一起,再加入各種調料,攪拌均勻,不得不說,小編想起來都有點流口水了呢,下次有機會一定會在家中嘗試一下,所以在山裡遇到的時候請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