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巧克力」威廉士,或許對於現在的90後球迷,甚至於00後球迷已經有點陌生,可是在21世紀,他就是球場瘋狂藝術家的代表。
去評論他的球場是什麼樣的!只能說:能用背後傳球,絕對不會給你來一個胸前直傳;能用胳膊肘傳球,那就絕對不會來一個中規中矩的擊地傳球。在那個時代「巧克力」還經常會來一手快攻三分,在現在看可能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但是在當時這是很瘋狂的一件事,如果換做別人可能會被主教練直接冷藏了!
在球場上的效率和數據對白巧克力來說只是一串毫無意義的數字罷了,白巧克力有屬於他自己的一套數據觀念,新秀賽季的時候接受採訪時候他就說過:「我寧願每場拿15次助攻也不願得到50分。」
「白巧克力」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當時時任國王隊的媒體助理的謝潑德為他取了個聲名大噪的綽號,就是我們熟知的「白巧克力」,「我想出這個名字是因為威廉士他獨特的風格,」謝潑德說。我猜想起這個外號,可能是因為威廉士有著如巧克力般的絲滑手感和球場感覺吧。
關於白巧克力的調侃
之前在網上看到球迷對白巧克力調侃的一個說法:
三個想打控球後衛的小孩子來到了上帝面前,他們想懇求上帝教教他們傳球技能,這時候上帝告訴他們:這個世上的傳球手法有1000種,你們確定都要學嗎?
第一個孩子站出來回答到:這1000種我都要學。
隨後,第二個孩子回答到:我只想學最好用的那幾種。
最後,第三個孩子不緊不慢地回答到:我要學第1001種,我要學別人不會的!而此時上帝的眼神也變得模糊了起來。
後來球迷們可能就都知道了,第一個孩子就是什麼都可以的「魔術師」詹森,第二個孩子是歷史助攻王的」雙煞「之一的斯託克頓,而第三個孩子就是如白巧克力般絲滑的」白巧克力「威廉士。
在當年,白巧克力可是被用來和魔術師相提並論的球星,是本來最有希望成為歷史級的控衛的球員。在當時的NBA,因為勞資糾紛、喬丹退役等等導致NBA收視率以及關注度大幅下降,可以說白巧克力的超強觀賞性籃球,為聯盟拉回了很多。
幾年後在熱火的白巧克力得到了他第一枚也是僅僅一枚總冠軍戒指,還是很讓人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