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學英語時,很多父母或許有過這樣的疑問:「多念英語繪本故事書,能不能就可以讓孩子聽懂英文呢?」我們認為,孩子的耳朵是上帝造物的神奇展現,只要從耳朵聽進去的東西,將化為語言消息停留在腦袋裡,因而只要孩子聽得足夠多,就會自然習得一種語言,慢慢地也就能聽懂更多的英文。
那麼要怎樣才能科學地為孩子跟讀繪本呢?貝殼繪本老師建議,家長可以在繪本閱讀過程中潛移默化中聽進腦海裡,拼字、句型、文法、時態……故事書上都有,多看英語故事繪本,自然而然就會習得十之八九。
1.儘量維持繪本的原汁原味
當然,英文故事書的難易度,有時不能光以內容文字的多寡來衡量,那麼要怎麼樣念不同程度的繪本給孩子聽呢?貝殼繪本的指導老師建議可以用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的形式念給孩子聽。就像自己是一名英文翻譯員,有人說了一句英文,馬上將之翻譯成中文說出來,只是這兩個角色都是由自己擔任而已。例如——英文:Dannyisinahurry.中文:Danny走得好匆忙。英文:"Iamsixyearsoldtoday."Dannysaid.中文:Danny說:「我今年六歲了。」
對於書中英文的部分可以照書念,儘量維持原汁原味。而中文翻譯的部分要自然、口語化,不用拘泥於逐字翻譯。就是當你念完了英文之後,腦子裡出現什麼樣的中文意思,就將這個意思說出來。其實這就像我們幫很小的孩子念中文故事書時,通常不會照本宣科,而是看完文字後再用自己的口語說出來,是一樣的道理。
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是,家長不要拘泥於英文單字的逐字翻譯,讓孩子先了解整句的意思,再用漢語說出來就好。多翻譯了一個字或少翻譯了一個字都不要緊,只要全句的意思沒錯就好,倒是說得自然、口語化還比較重要。而如果連翻譯的漢語部分都說得彆扭、不好聽,對孩子來說,尤其是在念英文故事書的起步階段,父母可能要花更多的力氣,才能吸引孩子專心聆聽。
2.不要自行加上自己的漢語解釋
對於繪本裡一些詞語或名詞的解釋,貝殼繪本的指導老師也建議,在對孩子念繪本的過程中,除非孩子主動問問題,不然最好儘量保持一句英文、一句中文,接著就換下一句的方式來跟讀,儘量不要在中文翻譯之後,又自行加上其他的國語解釋。因為在翻譯之後,又自行加了與原文無關的字眼,孩子可能就無法正確比對中英文的關係、或是聲音與插畫的關係,也可能減低了這個方法的效果。
3.孩子熟悉英語繪本後就只念英文
貝殼繪本的指導老師建議:家長在給孩子念英語故事時,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的這項中文的翻譯工作,只需要做三次就好。意思就是:就是當你開始為孩子念一本新的英文故事書時,念一句英文,就翻譯一句中文;可能第二天早上再讀同一本書時,還是英文加翻譯;或許隔一天又要讀這本書時,還是需要有翻譯的。但這種有翻譯的閱讀在經過三次以後,當家長再一次拿起這本書要念給孩子聽時,就可以不再需要翻譯了,只需要完全只念英文就好。因為孩子已經基本熟悉故事的內容了,接下來就是鍛鍊他們練出英語「耳朵」的時候了。
4.翻譯次數可以視孩子的反應而增減
誠然,我們在上文中所說的「三次」也只是大概的數量,家長們需要掌握更科學的教學方式,切忌死守著這個數字,根據孩子所掌握的程度,翻譯的次數可能是兩次、也可能是四次,家長需要以自己孩子對故事的反應做出調整。有可能孩子接觸同一本書的前三次,每次間距時間都較長,超過三天或四天,使得孩子一時之間無法熟悉這個故事,這樣前五次都做翻譯也沒什麼關係。
怎麼閱讀繪本才會對孩子的英文有幫助呢?
貝殼英語繪本:讓孩子簡單學英語
關於英語繪本對兒童啟蒙英語學習起到的作用和好處,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