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挖竹筍時,老人意外獲得兩個「帶血雞蛋」,他是如何處置它們的呢。
因為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所以在歷史的流傳的過程中,出現了大量有價值的文物。這個過程中不僅為了解古代歷史提供了一些重要證件,同時也讓人們認識到古人的造物技術。大部分人在無意中得到寶貝後,都會選擇自行將其以高價售賣掉。即便明知手中的寶貝是頗具研究價值的文物,也並不會樂意選擇上交國家。
雖然在我國倒賣文物也是犯法的,但是高價值的誘惑總會有人趨之若鶩。但文物的流失對國家而言,算得上是一種極大損失。好在並非所有人都會選擇如此去做,比如我們接下來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老人。他在去山上挖竹筍的時候意外獲得了兩個「帶血雞蛋」,後經文物專家鑑定,它們是頗具研究價值的文物。那麼,老人在得知自己無意中獲得的兩個「帶血雞蛋」是文物後,如何處置它們的呢?
一、為了維持生計,老人像往常那樣去山上挖竹筍。
在四川某地的山區,居住著一位家境並不是很好的老人。他的年紀雖然已經比較大了,但是為了維持生計,平時還是會像年輕人一樣跑到山林中去挖竹筍。畢竟如此一來,家裡既不缺菜,也能省下買菜的錢。
有一天,老人又像往常那樣跑到山林中去挖竹筍了。而且這一天的運氣非常好,老人到了山林中沒多久,就挖到了兩個大個兒的竹筍出來。既然運氣這麼好,那老人自然會想要多挖一些竹筍回去。於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老人又對著土地一陣挖掘。
二、在挖竹筍的過程中,老人無意中挖到兩個「帶血雞蛋」。
本來老人繼續挖掘的目的,只是想獲得更多的竹筍罷了。但沒成想挖著挖著,老人所用的挖掘工具竟然挖出來兩個長得很像雞蛋的東西。剛開始的時候,老人還以為只是挖出來兩塊光滑的鵝卵石罷了。
可撿起挖出來的東西一細看,卻明顯感覺它們跟平時見到的鵝卵石存在很大的區別。除了表明更為光滑之外,它們的一面還有一片紅色的印記。看起來就像兩個「帶血的雞蛋」,給人一種非常難以言喻的感覺。
三、老人的子女將「帶血雞蛋」的圖片發到網上後,引起很多人關注。
撿到那兩個「帶血雞蛋」後,老人便收工回了家。當然了,跟著老人一起回家的,除了他框子中放著的兩個竹筍外,還有那兩個「帶血的雞蛋」。到家後,老人非常認真地給那兩個「帶血的雞蛋」做了清洗。結果發現,此時它們的外觀竟然遠比剛撿到它們時呈現的外觀還要好看很多。
於是自此以後,老人便把它們當寶貝一樣向鄉鄰們展示。直到有一天,老人的子女將那倆「帶血雞蛋」的照片發到網上並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後,老人才意識到自己可能真的撿到寶貝了。
四、文物專家得知消息後立即找到老人,並開出八十萬高價收購那倆「帶血雞蛋」。
老人撿到的「帶血雞蛋」的照片被放到網上後,不但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而且還招致來很多文物販子的爭相收購。甚至有的文物販子因害怕「帶血雞蛋」被別人收購走,竟然不遠萬裡特意跑到老人的家中商量收購事宜。
而在這些文物販子前來收購老人手裡的「帶血雞蛋」的同時,得到消息的文物專家也迅速找到了老人。他們告訴老人這倆「帶血雞蛋」的真實身份是出現於明末清初時期的一組御用把件,是名副其實的文物,頗具研究價值。並提出要以八十萬的高價收購老人手中的那倆「帶血雞蛋」,希望老人能選擇出手。
五、面對文物販子和文物專家,老人最終選擇如此處理手中的那倆「帶血雞蛋」。
據說當時到老人家收購「帶血雞蛋」的人非常多,而且大部分人出的收購價也都遠高於文物專家們給老人開出的收購價。若是老人選擇將此文物出售給價高者,那無疑他可以因此獲得一筆巨額財富。可就在眾人為收購之事爭論不休的時候,老人發話了。他直接對文物專家說,文物可以交給他們,但並不需要他們出八十萬來購買。只要文物專家稍微意思一下,就讓他們把「帶血雞蛋」帶走。
結語:
據說後來文物專家還是將八十萬現金交到了老人的手中,並對老人的表現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只是讓他們及在場所有的人沒想到的是,老人竟然會在拿到了八十萬現金後,選擇留下一小部分,而將大部分的錢都交還給了文物專家。
因為老人很想為祖國的文物研究工作做些貢獻,也清楚只有將心愛的「帶血雞蛋」交託到文物專家的手中,才能讓它們得到最好的保護和發揮最大的作用。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