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王媚)2018年4月11日,寧陝縣海堂村一次特別的交流會在村民家中舉行,遠道而來的嘉賓包括湖畔魔豆公益基金會發起人、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彭蕾等和寧陝縣縣長鄭紅丹,這場共話「女性扶貧」的交流會,讓十來位抱著孩子的媽媽駐足聆聽。兩年半的時間過去了,在寧陝縣,「養育未來」項目已建成20個養育中心、3個服務點,實現縣區全覆蓋,為全縣內所有0-3歲嬰幼兒家庭提供養育指導與服務。
清澗縣已建成五個養育中心
2020年10月21日,來自清澗縣寬州鎮的呂佳麗來到「養育未來」項目辦公室應聘養育師職位,她告訴記者,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老大兒子六歲,老二女兒兩歲,為了孩子,她一直沒有上班。她希望孩子有和自己不一樣的人生,卻又忍不住為自己身在農村的孩子擔憂未來。
女兒是「養育未來」項目的受益者,每周一次一對一課程她從不落下,養育中心的集體課程她也帶女兒經常參加。至於應聘養育師這個職位,是因為她想出來工作,養育師又非常適合她,不僅有一份體面的收入,還可以兼顧家庭。
記者了解到,從陝南寧陝縣到陝北清澗縣,「養育未來」項目跨越近600公裡,但都做著同一件事:通過建立養育中心(縣城級、鄉鎮級、村級)和家訪結合的形式,為0-3歲嬰幼兒家庭提供養育指導與服務。
目前,清澗縣已在工業園區、新城社區、老關廟社區、折家坪鎮、主城區五處建起養育中心,每間中心平均面積在200平左右,內有專業的養育師負責給孩子和家長一對一授課,還有活動區域供孩子們玩耍,每月一次的生日會和每年的畢業季,是最受歡迎的。在這裡,小朋友能學會交流、分享、禮讓和互動,家長們最為關心的是,這裡全部免費。
「養育未來」是湖畔魔豆公益基金會發起的項目之一,湖畔魔豆公益基金會成立於2017年9月,由彭蕾等阿里巴巴12位女性合伙人共同發起。為了幫助貧困地區嬰幼兒在早期發展認知、語言、運動和社會情感四大關鍵能力的發展,幫助他們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人生起跑線上。
在工業園區養育中心,記者看到,中心四周牆壁進行了軟包,地板上鋪設泡沫地墊,不少危險區域設置了防護欄,遊戲區和閱讀區均擺放著趣味玩具和繪本。養育師吳樂樂說,0-3歲的孩子,不要覺得他們話說不利索,什麼都不懂,只要合理的引導和溝通,孩子們是可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打通語言障礙的。
在養育中心,最小的孩子只有六七個月,2歲左右的孩子最多。起初來到養育中心,他們只會坐在家長旁邊聽、看,不會主動跟老師互動。但是一兩個月後,只要按時來上課和參與集體活動,會很明顯的發現內向的孩子會慢慢變得愛說話,好動的孩子能安靜下來聽一節繪本課。而家長的變化,是最讓人欣慰的,尤其是媽媽們,能給孩子講故事,參與遊戲互動。
養育中心深受孩子和家長喜愛
清澗縣今年2月正式脫貧摘帽,但由於條件有限,這裡的孩子沒有大城市孩子常去的早教中心、大中型遊樂場,0-3歲的孩子常由爺爺奶奶照看,手機、電視已成為陪伴孩子的日常。據吳樂樂介紹,養育中心自4月20日投入試運營以來,深受孩子和家長喜愛,許多孩子在這裡,都有了很大的變化。目前,據數據統計,清澗縣已建成並投入運營的4個養育中心,周邊村鎮 0-3 歲兒童及家長註冊報名合計 1022名,經過回訪,項目的群眾滿意度達到 100%,對於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助力脫貧攻堅和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長遠意義。
曾4次入寧陝,1次入清澗,彭蕾對於「養育未來」項目非常重視。她曾表示,期望通過政府和社會的重視與參與,最大程度影響和改善嬰幼兒照養人的養育觀念和行為,補充欠發達地區 0-3 歲嬰幼兒照護服務不足,降低其早期發展滯後風險。雖然嬰幼兒照護不是公益領域的熱門方向,但是卻有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民族的振興以及未來與其他國家的競爭最終都會回到人才競爭和人口素質。
目前「養育未來」項目在清澗縣培養了25名專業的養育師和3名管理幹事,李海霞就是其中之一。李海霞說,她以前是幼師,孩子今年7歲,她希望孩子有和自己不一樣的人生,卻又忍不住為自己身在農村的孩子擔憂未來。
因為養育中心離家近,她來這裡當養育師,既能照顧家裡,還能學習如何更好的陪伴孩子。在養育中心,孩子們變化最明顯的是閱讀興趣有了很大提升,開始孩子把書當玩具,要麼撕要麼扔,現在會有打開意識,有時候還會給家長講。
不僅爸爸媽媽能堅持帶孩子來上一對一課程,爺爺奶奶也可以堅持,甚至孩子們都會提醒家長進門要釘釘籤到,還要用洗手液洗手和穿好紙尿褲,這種習慣的養成,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幫助。
養育師韓學學是三歲的翰翰(化名)最喜歡的老師,對於這個孩子的進步和變化,韓學學非常感慨。韓學學說,翰翰出生在單親家庭,因為家庭的變故,孩子媽媽一度拒絕和陌生人交往,孩子也因為語言障礙,目前還不會說話。
翰翰家離養育中心步行只用2分鐘,偶爾的機會媽媽帶著翰翰來到養育中心,通過幾個月的鍛鍊,孩子有了應答意識,也會簡單發音,孩子的媽媽也從不說話到打開心扉,時常跟她聊聊家裡的瑣事。而且在養育師的指導下,母子倆一起閱讀繪本,一起做親子遊戲。因為翰翰家中的特殊情況,韓學學和中心的養育師經常來做家訪,能看到母子二人一天天的變好,她非常開心。
「養育未來」是新時代的希望工程
目前,「養育未來」項目縣域試點模式已落地陝西省寧陝縣、清澗縣和江西省尋烏縣,其中江西省尋烏縣也已建成5個養育中心,均由當地政府主導,成立管理中心進行養育中心的日常運營。說起「養育未來」項目與清澗縣的緣分,與清澗縣縣委副書記、副縣長柳清海密不可分。柳清海告訴記者,他原任國家衛健委人口家庭司監測評估處處長,2019年4月來到清澗縣掛職,來到貧困縣,他發現清澗人口大量外流,戶籍人口22萬,常駐人口只有10-12萬,主要是老人,青壯年都外出打工。
據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清澗縣戶籍0-3歲嬰幼兒為5738人,其中常住兒童3640人、外流兒童2098人,僅縣城及周邊就有常住0-3歲嬰幼兒2870人,較邊遠農村770人。城鄉差異大,邊遠農村服務難度大,全縣只有兩所託育機構,託位不到200個,託育資源嚴重匱乏,當地兒童早期教育發展長期滯後。
面對現狀,如何沉下心來扶貧,怎麼扶?用什麼扶?扶什麼?柳清海說,必須要以人為核心,讓老百姓有獲得感,能夠做出一些為民生、教育、醫療的基礎設施,這非常重要。在清澗縣,一個自然村只有二三十人、小學每個年級只有五六個學生的現狀普遍存在。
為此,柳清海曾多次深入寧陝縣考察「養育未來」項目,他說,去寧陝時,看到了什麼是新時代的希望工程。嬰幼兒代表著未來與希望,他們不僅是家庭的未來,更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希望,二三十年後,需要他們來貢獻和見證這個時代。據發展中國家兒童發展系列報告顯示,個體生命最初的1000天是大腦可塑性最強的時期,也是在教育過程中投資回報率最高的時期。
深受感觸,柳清海決定將「養育未來」項目引入清澗縣,2020年7月 25 日,清澗縣「養育未來」嬰幼兒照護服務項目正式開業,開業典禮在清澗縣最大的移民搬遷安置小區內舉行。同時,國家衛健委人口家庭司與浙江省湖畔魔豆公益基金會籤署合作備忘錄,計劃在更多貧困地區推動「養育未來」項目落地,著力探索適合農村和貧困地區的嬰幼兒照護的服務模式。
令人欣喜的是,就在10月28日,2020年世界教育創新峰會項目獎線上頒獎典禮隆重舉行,「養育未來」項目成為中國首個獲獎的嬰幼兒早期發展項目。 項目實施至今,在國家衛健委幹部培訓中心、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實驗經濟研究所及各方合作夥伴的參與和支持下,已有逾2.8萬人從中受益,其中包括9565名兒童和18452名父母。
彭蕾表示,「養育未來」希望通過切實有效的在地服務為農村家庭提供有質量的育兒支持,為兒童創造公平的發展機會。將女性職業培訓和賦能與兒童發展聯繫起來,並藉助技術解決方案更好地服務當地家庭,這些都是項目的亮點。感謝各方合作夥伴持續努力,期待能有更多同行者關注並參與到這個領域,讓更多家庭和孩子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