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鏡,是一種逆幾何特殊設計製作的硬性高透氧角膜接觸鏡片,通過夜間鏡片、眼瞼和淚液共同對角膜的作用,改變角膜的幾何形態,從而改變角膜曲率、矯正近視。角膜塑形鏡只需夜晚睡覺佩戴8-10小時,第二天摘下即可獲得清晰視力。
佩戴角膜塑形鏡可以矯正近視、提高裸眼視力,是一種可逆性非手術的物理矯正方式。在2018年6月第23個全國愛眼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近視防治指南》對角膜塑形鏡做了介紹。戴角膜塑形鏡是目前證實能延緩青少年近視加深的方法之一。
角膜塑形鏡這麼好,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佩戴,戴上之後也不是萬事大吉,想幹嘛就幹嘛!
角膜塑形鏡須且戴且珍惜!
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佩戴內皮缺氧、曲率過平、散光較大都不適宜戴角膜塑形鏡。另外,患有急性結膜炎、重度沙眼、角膜疾患者也不適合配戴。所以,近視患兒需要到專業眼視光機構請視光主任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孩子是否適合配戴角膜塑形鏡。
具體有以下幾點:
孩子年齡為7周歲至40周歲;
進行性近視發展;
近視度數在1000度之內,角膜性散光一般情況下要低於300度;
角膜曲率在41.00度~46. 00度之間;
眼壓在正常值內,10-21mmhg;
衛生條件良好,衛生習慣良好,依從視光主任指導,具備自理能力。
戴鏡後的護理須謹慎:
感冒、發燒、腹瀉期間必須停戴;
眼部不健康的情況下嚴禁佩戴;
角膜塑形鏡專人專用,不可互相借戴,12歲以內兒童需要由家長協助配戴;
睡前佩戴,晨起摘鏡;勤剪指甲勤洗手,以防刮傷或汙染鏡片;
鏡片需用配套的角膜塑形鏡護理液清洗,切忌使用自來水;
每周對鏡片進行消毒和除蛋白處理;
當鏡片反扣於桌面或地面時需要用吸棒吸取,鏡片凹面朝上可用食指沾起(嚴禁摩擦地面或桌面);
戴鏡時按照鏡片規定顏色配戴,戴鏡時勿觸碰其他物品;
戴鏡後須注意鏡片下不能有氣泡;
戴鏡後禁止揉眼,以免導致鏡片移位或損傷角膜;
每日戴鏡時間為8-10小時,一般不超過12小時;
鏡片屬於鏡片屬於易碎品,操作過程中切忌用力過猛,避免鏡片損壞;
配戴期間出現眼部不適,應該立即取下鏡片並及時就診;
正常新驗配角膜塑形鏡後的戴鏡第二天、第一周、第一個月、第三個月需複查,之後每三個月複查一次(每次複查須攜帶鏡片,以便檢查鏡片有無磨損或蛋白沉澱);
護理液,鏡盒和吸棒需要定期更換(3個月)。
角膜塑形鏡熱門問答
長期佩戴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嗎?
不會。配戴角膜塑形鏡時,在鏡片與角膜之間有一層淚液,有一定的活動度以保證淚液的正常交換,對角膜也會起到保護作用。停止配戴角膜塑形鏡一段時間後,眼睛就會回到之前的狀態,不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長期佩戴,角膜會變薄嗎?
眾所周知,角膜塑形鏡是通過淚液的液壓作用擠壓角膜,使角膜的形態平坦化,從而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那佩戴角膜塑形鏡後的角膜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角膜是透明的彈性組織,一共分為5層,即上皮層、前彈力層、基質層、後彈力層和內皮細胞層。在戴鏡的狀態下,最表面的角膜上皮層會被壓扁並向周圍移行,從而使中心角膜厚度暫時性變薄,並使中周部角膜一過性增厚。
角膜塑形鏡佩戴過程中,角膜的確會有少量變薄,但其本質只是角膜上皮細胞的重新分布(從中央遷徙到中周部),這種變化是可逆的。停戴後,角膜上皮細胞會根據「記憶」由周邊向中心聚攏,因戴鏡而變薄的厚度就會回來了。
戴角膜塑形鏡會引起角膜炎嗎?
這份擔心不無道理。視光主任表示,角膜塑形鏡所引起的角膜炎主要是由於缺乏安全意識和規範管理所致。
國家衛生部就明確指出:角膜塑形鏡在國家藥監局註冊的是醫療用品,配驗角膜塑形鏡是一種醫療行為,只能在醫療機構中由受過專門培訓的視光師完成。
孩子的近視每年增加幾十度,孩子本身對角膜塑形鏡可以配合,眼部無急、慢性眼表疾病,專業檢查和試戴顯示配適良好,家長又理解這種技術,經濟也能承受,並能夠做到規範驗配、規律複診、嚴格清潔,角膜塑形鏡是一個非常安全的近視控制選擇。
不過,家長切記不可在非醫療機構驗配,不能貪圖便宜,以防嚴重的併發症發生。如果佩戴過程中出現了不適症狀或者點狀角膜炎,及時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