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頓網絡用語被濫用,請先從春晚下手

2020-12-26 大河報網

近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一篇題為《網絡能讓漢語更有生命力嗎?》的文章,該文被中新網轉載後,改了個更吸引眼球的標題——《不忍看到「撕逼」這樣的粗鄙文字招搖過市》。這兩個標題已經把這個事說的很清楚了:在一次活動上,專家對網絡用語的泛濫表示了擔憂,對「網絡用語的流行,會給漢語帶來怎樣的影響?」這個問題,深表憂慮。

很明顯,專家們對網絡用語是警惕的,認為過度使用網絡詞語,以及人們過度使用網際網路的習慣,會使漢語有被侵襲,甚至被玷汙的風險。其實專家們這個憂慮有些杞人憂天了,因為漢語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被「玷汙」著,漢語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被各種外來語、通俗語逐步「玷汙」的歷史。以開放的心態接納各種語言的侵襲,恰恰是一門語言能夠發揚壯大的關鍵之所在。

一、任何一種流行的語言必然是對新詞持開放態度的,封閉只會悶死語言

「容嬤嬤,給我拿塊薩其馬去。你說這紫薇,好歹也是個格格,白瞎了這身份,一點她阿瑪的優點也沒學來,這點事都掰持不清!」

以上這句沒出現在任何影視劇或文章中,完全是小編杜撰的。編這段,主要是想說其中的幾個詞:嬤嬤、薩其馬、格格、白瞎、阿瑪、掰持,這幾個詞原先都是滿語詞彙,而如今都融入了漢語體系中。這舉的還是一些普通話的例子,如果單看北京話或東北話,形容訓斥、數落人的「hende」、形容撓腋下痒痒的「胳肢」、形容拿小刀把痕跡刮著清除乾淨的「咔哧」等,統統都是滿語傳到漢語裡的詞。

上邊只是舉了從滿語轉化成漢語的詞彙,實際上,漢語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接收著各種語言「侵襲」。比如明治維新前後,日本人用漢字翻譯了一些西方基本的詞彙,如幹部、物理、數學、化學、經濟等等。這些譯法又被中國接受,為中日兩國接受西學奠定了概念上的基礎。而這些詞如今都成為了漢語中最基本的一些詞。

英語轉換的漢語詞就更容易分辨了,沙發(sofa)、吉普(jeep)、咖啡(coffee)、坦克(tank)、摩託車(moto)、巧克力(chocolate)、巴士(bus)、披薩(pizza)、沙拉(salad)、三明治(sandwich)、芝士(cheese)、檸檬(lemon)、漢堡(hamburger)……範圍之廣涵蓋了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可以說,我們每天都在不自知地使用大量外來語進行溝通,這種不自知的根源,恰恰是它們已經完全融入漢語,成為我們語言的一部分。

dimsum是按「點心」的粵語發音翻譯成的英文詞

而且,語言的融合往往不是單向的,而是互相滲透的,有外來語進入中文,也有中文詞進入外語。例如在牛津大學出版的英語詞典中,就有120多個和中國有關的詞彙被收入,Fengshui(風水)、Dimsum(點心)、Kowtow(磕頭)、Hutong(胡同)、Hukou(戶口)、Guanxi(關係)、Goji berry(枸杞)、Wuxia(武俠)等,都在此列。像「功夫」這種老外很感興趣的詞,不僅被人家接受,還被做成了《Kung Fu Panda(功夫熊貓)》返銷給咱們。

Kung Fu(功夫)已經融入英語詞彙當中

語言是在不斷使用的實踐中,逐步「混」出來的,只有在交流中不斷混合的語言才有生命力。這個道理其實不用細分析,我們普通人都懂,何況專家們。那麼,專家們在憂慮什麼呢?

二、網絡語言有其速朽的特性,不用外界幹預,自身就會完成換代

其實專家們所憂慮的,無非是年輕人被某些粗俗乃至低俗的網絡語言影響,說出的漢語不「純正」了。其實從這一點來說,也能證明一件事,那就是專家們其實並不太懂網絡語言。

因為,網絡語言自身具有極強的「狗熊掰棒子」屬性,嚴肅點說,就是自身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可以迅速時髦,也會迅速腐朽,直至被拋棄。不信,你看看下面這段對話——

張三:「李四,你媽叫你回家吃飯」

李四:「不吃,藍瘦,香菇」

張三:「這次考試不是挺給力的嗎?」

李四:「天了嚕!這叫給力?我這次考得真是X了狗了」

張三:「聽你這麼說,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我考的還不如你」

李四:「然並卵,回家還是要挨罵」

……

你想不想抽他倆?不是對話內容討厭,而是用詞令人生厭,這麼多過時的詞還在這瞎用。然而仔細看看,這些詞大多數是過去一兩年內的詞,在很多人眼裡甚至是新詞,像「藍瘦,香菇」僅僅誕生了幾個月而已。即便如此,這些詞還是顯得陳舊不堪,舊到如果有人像上述張三李四那樣說話的話,會惹人側目,像看怪物一樣看他們。

這就是網絡詞彙特有的速朽屬性:來得快,去得更快。既然它是一種用來標榜自己前衛、時髦的用語,那就一定與常青無緣。只有不斷變換使用最新的網絡熱詞,才能使一個人看起來酷酷的,有時尚感。在這種自我更新的體系下,絕大多數網絡熱詞都在速成和速朽後,完成了其自身的使命。說白了,就算這些詞想玷汙漢語,都沒機會多「汙」一會兒。

您可能要問了,即使是「狗熊掰棒子」,總能留下點東西吧?當然,一小部分網絡熱詞經過了時間的考驗,留了下來,進入了漢語的常規詞彙中。比如「菜鳥」、「屌絲」、「草根」、「山寨」這些詞,由於準確生動闡釋了某一新生事物、新生現象的含義,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語言空白,因此被留了下來。如今我們依然在使用它們,但不會再把他們當做網絡詞彙。

而另一些詞則因為契合中國當代社會的一些問題,而頑強地擠進了漢語體系。比如「土豪」、「富二代」、「坑爹」、「打臉」等,這些詞幾乎都以貶義詞的面貌出現在網絡上,本沒指望能有多強的生命力,但現實一次次「打臉」,一個個「坑爹」的「富二代」硬生生將這些詞寫進了中國詞語史,也算是網絡對當代社會的某種貢獻。

有些詞在網絡時代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比如「土豪」

在網絡詞語自我更新迭代的過程中,通過幾億網友的自然選擇,會自動篩掉大部分速朽的詞,留下一小部分進入漢語的詞。這個過程並沒有太多人為幹預,也沒法進行幹預,再大的幹預力量,能大過幾億人的自然選擇嗎?所以別怕所謂的玷汙,在這件事上,人民的眼睛自然雪亮的。

三、即使拒絕網絡詞語,也應該先從春晚做起

其實,說到網絡詞彙的重災區,有一個場合不得不提,那就是央視春晚。每年央視春晚都起碼有一個這樣的小品:用各種網絡詞彙貫穿臺詞,演員表演往往很浮誇,在說到網絡熱詞時特意停頓一下,把頭轉向觀眾,用抑揚頓挫的語調把這個詞或這句話念出來,好像是在告訴觀眾:注意呦,我要說流行詞了,看我時尚吧?

以下是網友總結的2016年春晚小品《快樂老爸》中的網絡熱詞。這個由馮鞏、徐帆、白凱南、王孝天主演的小品一共十幾分鐘,熱詞起碼出現了十個,差不多每分鐘都會蹦出一個來:

1、「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2、「顏值」

3、「暖男」

4、「長腿歐巴」

5、「主要看氣質」

6、「嚇死寶寶了」

7、「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偏偏要靠才華」

8、「坑爹」

9、「別誇我,我會驕傲」

10、「此處應該有掌聲」

更主要的是,這些詞與小品內容並不完全貼合,很多是為了說熱詞而生搬硬套上去的。比如徐帆來馮鞏家串門,敲了幾聲門,馮鞏問:「誰啊?」徐帆回答:「我!」馮鞏此時突然扭頭面對觀眾說了一句:「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這哪兒挨哪兒啊……

春晚像這類的用網絡詞語構架的小品,往往會比較尷尬。因為春晚是對過去一年的總結,熱詞也往往是過去一兩年內比較時髦的詞。但正如上文所說,網絡熱詞除了少數能進入漢語詞彙序列的詞之外,大部分都是速朽的。春晚是中國人每年最在意的晚會,審查極嚴,有的節目要準備半年之久,不斷打磨。這種慢工出細活的工作態度值得肯定,但卻與網絡熱詞的流行趨勢相違背。

比如最近網上流傳著一份2017年春晚節目單,其中傅園慧參與表演的《開場歌舞(洪荒少年+餵雞舞)》,賈玲、白凱南合說的相聲《藍瘦不香菇》,蔡明、潘長江表演的小品《一個小目標》赫然在列。甚至一個由李童、登封市少林鵝坡武術專修院表演的雜技節目,都起名叫《洪荒之力》。目前尚不清楚這份節目單的真實性,但按以往春晚的習慣看,出這樣幾個節目是非常有可能的。

如果說上行下效的話,春晚對中國人的示範作用實在太大了,大過任何的媒體,也大過所有的大V、公號。大家看春晚都把說網絡熱詞當個時髦的事,肯定也會引發效仿之風。所以如果專家們真想剎住濫用網絡詞語的「歪風」,恐怕要先從春晚整風開始。想僅靠老百姓自覺,媒體自省,營銷號自律就能「整頓」好網絡詞語……那真是想多了。

結語:

語言的形成和發展,其實是個極為民主的過程,十幾億人一起使用,每天在交流中隨時更新迭代,才形成了有生命力的鮮活的漢語。權威、專家的建議、引導,春晚這種強勢平臺的示範作用當然重要,但真正決定漢語流變的,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與這十幾億人口的洪流比,網絡詞語的「汙穢」實在太微不足道。玷汙漢語?它們還真沒這能力。

來源:騰訊文化

相關焦點

  • 2019春晚押題卷(測測2018這些網絡用語你都學懂了嗎)
    幾天後期末考試正式開始,我將繼續表演掛科王,文理兩爆炸,繼續作為學渣的形象給大家笑話,請大家多多關注。上文引用的六學,是近日網絡新興的文體,大家學習了嗎?近日,國家語言資源檢測與研究中心發布「2018年度十大網絡用語」。給2018年的知識點做了個官方的總結。包括「錦鯉」、「槓精」、「skr」等耳熟能詳的詞語赫然在目。同學們,這是啥?
  • 莫讓粗鄙網絡用語「攪得滿鍋腥」
    日前,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人民網主辦的「漢語盤點2016」評選結果揭曉, 2016年度十大流行語、十大新詞語和十大網絡用語等悉數出爐,在「漢語盤點2016」儀式現場,一位業界專家用這樣一段話將2016年度十大網絡用語串聯在一起。
  • 網絡用語dbp是什麼意思 飯圈用語大盤點
    網絡用語dbp是什麼意思 飯圈用語大盤點時間:2018-04-11 22: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用語dbp是什麼意思 飯圈用語大盤點 網絡上經常流傳著一些一般人看不懂的縮寫暗語,有些就像是飯圈的暗號.那飯圈用語dbp什麼意思呢,下面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飯圈的暗語吧
  • 網絡用語牆頭是什麼意思? 飯圈用語了解一下
    網絡用語牆頭是什麼意思? 飯圈用語了解一下時間:2019-07-27 11:40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用語牆頭是什麼意思? 飯圈用語了解一下 網絡用語牆頭是什麼意思 牆頭就是牆頭草的意思,不過一般用於飯圈說,也就是指牆頭粉。
  • 網絡用語科普 走心是什麼意思?
    網絡用語科普 走心是什麼意思?時間:2020-12-14 18: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用語科普 走心是什麼意思? 小編為你介紹網絡上的走心是什麼意思,下面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1、網絡語走心意思是用心。
  • 檸檬精、好嗨喲、硬核……入選2019年十大網絡用語
    在6月2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編寫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以上用詞入選為2019年十大網絡用語。「檸檬精」、「誇誇群」分別入選十大網絡用語、新詞語據了解,去年底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開展「漢語盤點2019」活動,發布了年度字詞、新詞語、流行語、網絡用語。
  • 2019年度十大網絡用語發布,這些網絡用語的出處,你造嗎?
    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於12月2日發布「2019年度十大網絡用語」,2019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是基於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語料庫(網絡媒體部分),採用「以智能信息處理技術為主,以人工後期微調為輔」的方式提取獲得的。
  • 2020央視網絡春晚主題曲《我的新年新願》歌詞
    2020央視網絡春晚主題曲——《我的新年新願》-秦瑜 Rap:  女:  哎呀我的體重又變胖了  新買的衣服都穿不下了  男:  我跟你說你這都算還好  我的工作天天都是煩惱  女:  聽說誰誰和誰誰在一起  我的白馬王子你在哪裡  男:  新的一年夢想都會實現  腳踏實地我們先做改變
  • "開心麻花"倆小品上春晚 不用網絡流行語和方言
    這是繼央視龍年春晚之後,「麻花」這支80後團隊第二次登上春晚舞臺。本報記者日前在「麻花」團隊緊張備戰春晚的間隙對其進行了專訪,主創人員親訴兩個節目背後的創作故事,為商報讀者獨家揭秘春晚的表演亮點。「開心麻花」在央視蛇年春晚的第二個小品《大城小事》,由麻花三位當家小生――王寧、常遠、艾倫創作並表演,講述和小廣告有關的故事。王寧三人去年都曾在春晚舞臺上亮相,跟蔡明合作了《天網恢恢》,他們同時也是深圳觀眾熟悉的「開心麻花」舞臺劇《烏龍山伯爵》、《索馬利亞海盜》的主演。對深圳觀眾來說,看見舞臺上的「熟人」在春晚上展現喜劇實力,不失為一樁樂事。
  • 2020央視網絡春晚嘉賓名單一覽
    2020央視網絡春晚嘉賓名單:  鬱可唯、魏大勳、陳意涵、費啟鳴、SING女團、ONER、胡夏、劉憲華、康輝、朱廣權、尼格買提、白舉綱、白熱化樂隊、張雪迎、劉宇寧、向佐、杜江、王森、黃俊捷、許魏洲、高楊、黃子弘凡、方曉東等。
  • 首屆青少年網絡春晚郭蓉將開唱
    中國青年網北京2月1日電(記者 易婷)2月3日,「勵志青春·美麗中國——2013中國青少年網絡春晚」將在北京隆重上演。中青網記者了解到,此次晚會內容還包含公益捐獻環節。最令人感到驚喜的是,鮮少出席公開活動的著名歌唱家郭蓉,也將帶著她新錄製的公益歌曲《給我你的愛》亮相晚會。
  • gkd是什麼意思網絡用語 現在網絡上有很多的縮寫詞
    gkd是什麼意思網絡用語 現在網絡上有很多的縮寫詞時間:2020-08-12 12:38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gkd是什麼意思網絡用語 現在網絡上有很多的縮寫詞 現在網絡上有很多的縮寫詞,前幾天青春環遊記中,就玩了猜測網絡縮寫詞意思的遊戲,發現幾天不網上衝浪,就會有很多的縮寫詞不認識了
  • zsbd是什麼意思-網絡用語zsbd意思介紹
    很多網友在衝浪的時候看到這個還不是很清楚,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網絡用語zsbd意思介紹。  zsbd=紫薯布丁  zsbd=紫薯布丁=字數補丁  註:本篇文章內容轉載於網絡,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刪除。
  • 2021青海民間網絡春晚海選活動拉開帷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 雒婷 報導) 2021年第六屆青海民間(網絡)春晚節目海選啟動儀式12月12日正式拉開帷幕。本屆民間(網絡)春晚以「福牛福運、幸福年」為主題,由青海民間網絡春晚組委會、青海朋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旨在為給廣大文藝愛好者提供一個展示自我、展現文藝才能的舞臺。啟動儀式上,民間優秀藝人、藝術團體和來自全省範圍內的中小學校和高校學生為現場觀眾送上了包括民族歌舞、器樂表演和服飾表演等百姓喜聞樂見的節目。
  • 逆行者、帶貨、奧利給等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出爐
    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4日發布「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本次發布的十大網絡用語依次為:逆行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帶貨、雲監工、光碟行動、奧利給、好傢夥、奪冠、不約而同、集美。
  • 「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解讀 你用過幾句?
    十大網絡用語出爐。12月4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研究中心發布了「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此次公布的10大網絡用語依次為逆行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帶貨、雲監工、光碟行動、奧利給、好傢夥、奪冠、不約而同、集美。網絡用語的語言特色鮮明,是網民表達感情和表達態度的獨特方法,線上線下流行度都很高。
  • 成都版2017十大網絡用語詳解 原來這些「網紅」都有方言對應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天天刷我們微信的網友們,一定收穫了一大堆「網絡用語」。前兩天,我們用國家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2017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大膽預測了一下猴年春晚( 2018年春晚神預測!賭一個棒棒糖,這些臺詞一定會出現 ),竟然還有網友表示沒看懂???
  • 2017年十大網絡用語都有哪些 十大網絡用語有什麼內涵
    ­  昨天教育部官網發布消息,華中師範大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正式發布了2017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這些網絡流行語主要來自於電影、電視綜藝節目,或者直播平臺。­  2017年度十大網絡用語依次為:「打call」 「尬聊」「你的良心不會痛嗎?」「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皮皮蝦,我們走」「扎心了,老鐵」「還有這種操作?」
  • 古早味網絡用語還記得多少?
    3G少年們請舉手!圖片來源於網絡進入21世紀以來,網際網路迅猛發展,湧現出了一大批網絡社交平臺,網民數量極速增長。而在這些網際網路數據的背後,腦洞大開的網友們也創造出來了不少風靡一時的流行用語。不如今天我們就來個古早味流行語測試幫你回憶一下吧,酷愛網上衝浪的同學們請認真作答哦~《網絡流行語測試卷》共20小題,每小題5分,總分100分。表達無奈糾結的情緒,通常用於自嘲。
  • 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出爐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上榜
    【CNMO新聞】隨著2020年進入尾聲,前幾天,百度正式發布了2020年度流行語榜單,集美、一起爬山嗎、u1s1、九漏魚、爺青回、上海名媛、打工人、突擊式盡孝、七夕蛤蟆和深藏blue十大網絡用語上榜。12月4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也發布了一份「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榜單,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