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伏季休漁已開始20來天
為期三個半月的休漁對市民吃魚影響有多大?
點擊播放 GIF 0.0M
記者日前走訪了解到,每年休漁前,都有市民抱有「快休漁了,想要吃物美價廉的海鮮就要趕早了」的想法。其實,休漁期間,雖然傳統的出海捕撈被禁止,但釣具作業、淡水及海水養殖、魚貨市場冰凍魚等多渠道供應,仍可保證市場上的海鮮需求,雖然部分海產品價格略漲,但對生活影響不大,市民仍可吃上各種常見美味的海產品。近年來,我市加快發展海水產品養殖和遠洋捕撈,從多方面提高和保證海水產品的自給率,減少市場對海洋捕撈的依賴度,一定程度上緩解休漁期對生活的影響,同時滿足市民對海鮮的需求。
1
休漁期市場上海鮮供應穩定
根據《農業部關於調整海洋伏季休漁制度的通告》文件精神,我省管轄的北緯12度至「閩粵海域交界線」的南海海域(含北部灣)伏季休漁期為2018年5月1日12時至8月16日12時;作業類型為除釣具以外的所有作業類型(含為捕撈漁船配套服務的捕撈輔助船);5月1日12時前,所有應休漁漁船需做到「船進港、網封存、證集中」,嚴禁出海生產作業。
每年休漁期間,不少市民有「休漁期海鮮少了,既不新鮮,價錢又貴,要吃海鮮就要趕在禁海前,否則就要等到開漁了」這樣的顧慮。為了漁業資源的保護和恢復,每年休漁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凡事有兩面性,休漁期對我們的生活有無影響呢?
昨天早上,記者在市中心城區官渡市場見到,海鮮魚檔的擺設跟往常沒有什麼不同,所供應的海產品也非常充足,不停有市民前來買魚,或諮詢價格,檔主忙著秤魚、收錢、殺魚……「這魚怎麼賣?」「現在禁海了,價錢貴了吧?」對於市民的疑問,檔主回答稱,現在是禁海了,但海產品只有部分漲價,漲幅在一成左右。對此,有市民稱影響不大,「家庭消費量不大,休漁期貴一點也正常,想吃就買來吃啦,或者少買點。」
河西市場海鮮檔是我市重要的海鮮供應市場,每天早上,前來批發的商販或大宗購物的市民比較集中。昨天早上9點多,記者在河西市場海鮮檔見到,裡面有十幾檔規模較大的海鮮批發零售檔口,此時已過了批發和大宗購買的黃金時間,現場顧客較少。據了解,該處所展示和供應的海鮮都是活品,大多是本地淡水或海水養殖的,看起來都生猛新鮮。記者諮詢價格獲悉,相比較剛剛過去的四月份,這裡的海水產品價格變化不大,部分深海海鮮由於養殖成本大,價格漲幅較大,但整體不超過兩成,對市場和生活影響不大。
此外,記者還走訪了河東市場,同樣呈現出海鮮購銷兩旺的景象。
2
多渠道供應讓市民吃上放心海鮮
休漁期間,除釣具外的所有類型以及輔助漁船都不得出海捕魚,我市約有兩千艘各類漁船需要停產進入伏季休漁,這期間,各大小漁港已不復往日熱鬧。而各大養殖場早在休漁期前就做好了準備,加大養殖規模,加大投資發展深海魚養殖技術,以應對市場需求。一些冰庫及海鮮公司則提前囤貨,保證休漁期前半段時間有冰鮮的純天然海產品供應。
廣東茂名濱海新區電城鎮白蕉村一水產養殖場的陳老闆告訴記者,隨著養殖業發展,養殖海鮮在市場上已經佔據了一定分量,補充了平時出海捕撈不足的需求,休漁期間,主要是靠養殖來填補出海捕撈這一部分的市場需求。不過,記者了解到,由於受天氣和時間的影響,一些海產品不能在休漁期大規模養殖出來,導致部分海產品在休漁期間供應量少。
電白城區上排垌市場目前改造升級,該市場一海鮮檔口的李老闆暫停檔口經營,至於是否受休漁期的影響?李老闆稱,平時她的進貨渠道多是養殖供應,有時需要到冰庫拿貨,所以休漁對生意影響不大。據悉,現在海產品養殖已經佔據了市場上一定分量。有業內人士稱,「海水養殖都是圍海放養的,所出的海產品並不比純天然的差,口感上難以區分,這也導致在市場上,有人明明賣的是養殖產品,卻非要說是純天然海上捕撈的。」
此外,記者了解到,休漁期間,我市海鮮食肆生意依然火爆,各種產品的海鮮基本上有供應,店裡的海鮮有活養的,也有冰鮮的,供不同需求的顧客選擇。電白區陳村鎮以海鮮飲食店集中、物美價廉而出名,每天都吸引各方海鮮愛好者前來品嘗。該鎮一海鮮食肆老闆告訴記者,休漁期間,其店裡依然能吃到新鮮的純天然海鮮,其貨源主要來自釣具捕獲的海產品。「禁海了,但允許釣具作業的,當然,釣具作業收穫有限,價錢會貴很多。」
3
多舉措緩解休漁期對餐桌的影響
昨日,記者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休漁期間,我市各地實行「海上查,港口堵,市場管」的全方位管理,齊抓共管,不留死角。漁業主管部門將對違規作業的休漁漁船,依照《漁業法》的規定,沒收漁獲物和非法所得,並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沒收漁具、吊銷捕撈許可證;情節特別嚴重的,沒收漁船;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逾期未返港、不封存網具和不上繳漁業船舶證書的漁船,按違反休漁期制度嚴肅處理。
為減少休漁期對漁民及市場的影響,我市漁業主管部門採取積極措施,對生活困難漁民納入當地最低生活保障範圍或給予臨時救助,保障休漁漁民生活;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帶動漁民群眾參與,擴大社會影響力,改善生態環境;舉辦漁民培訓班,提高廣大漁民的整體素質和專業技能,增強漁民群眾守法捕撈和安全生產意識,消除安全隱患。
為滿足休漁期市民對海鮮的需求,我市正大力發展海水產品養殖和南沙外海捕撈,從多方面提升海水產品的自給率,減少對海洋捕撈的依賴度。據統計,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水產養殖面積共計56萬畝,其中對蝦養殖面積4.53萬畝,羅非魚養殖面積近26萬畝,形成了以對蝦、羅非魚等適宜加工出口的優勢品種規模養殖為主,石斑、珍珠龍躉、金槍紅魚、金鯧魚、牡蠣、文蛤、青蟹、龜鱉、凼仔魚等名特優品種穩步發展的格局。
「休漁年年有,總體感覺對生活影響不大,外出吃飯照樣能吃到新鮮的海魚,平時在市場上買魚也沒感覺特別貴,相比婚慶喜事比較集中的下半年及年例期,休漁期間的海鮮價格並不貴。」對於休漁期對餐桌有無影響,受訪市民普遍持樂觀心態。
來源:茂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