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都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人對於女人而言,就像是一場賭博,賭注就是一輩子,押注就是自己。家庭幸福美滿,其樂融融,是很多女性對婚姻的嚮往,但婚姻不是一個人的事。
講述人:麗麗。
「我弟弟要結婚了,把我們的存款拿出來給他買房子吧。」老公說。
「我們哪裡有那麼多錢?」我說。
「你爸媽每個月都有退休工資,你是他們的女兒,你去跟他們借吧,以後我們再還。」老公說。
「我還有個弟弟沒有結婚。」我表示拒絕。
「就因為你弟弟還沒結婚,才應該讓你爸媽把錢拿出來,否則以後他結婚了,就都給你弟弟了。」老公看著我。
「我們都是成年人了,我怎麼能這樣做呢?更何況還是給你弟弟買婚房,他那麼大了,既然要結婚,就應該擔起自己的責任呀,我們家每個月的房貸要還,還有孩子的學費錢,家庭的基本開支,也不是很寬裕,家裡的那點存款是存給孩子上大學的學費。」我據理力爭。
「我就知道你從來就不會支持我,不會顧及我的感受,也不為我家人著想,既然這樣,我們離婚吧。」老公生氣地說。
我的婆家在廣西一個偏遠的小鎮上,受封建思想的影響,老公家裡有8兄妹,是個龐大的家族,6個女孩,2個男孩,小時候,因為孩子多,家裡窮,沒有飯吃,公公婆婆養不起這麼多的孩子,便把老公送給了一個沒有孩子的親戚家當兒子。
後來那個親戚家自己生了一個兒子,慢慢的不再喜歡這個和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孩子,就把老公送回了自己家。
因此,老公心裡一直有被家人拋棄過的陰影,為了避免再次被拋棄的命運,他竭盡全力的討好家裡的每一個人。以此來獲得家人對自己的認可。
我們結婚後,他自己捨不得買一件新衣服,捨不得在外面吃一餐飯,就連去超市買菜也是選擇在晚上9點以後,挑選一些打折的剩菜,他每個月發的工資交一大部分給我做家用,剩下的錢都拿去孝敬公公婆婆了,這本來沒什麼,孝敬老人本來就是我們應該做的,我也不介意,但我心疼他的節儉和對自己的苛刻。
現在,我不同意他為他弟弟買婚房,他竟然慫恿我向我爸媽要錢,我拒絕這樣做,他居然提出離婚。
小麗老公的遭遇值得我們同情,但是他卻忽視了,結婚後自己小家庭裡還有老婆和孩子,老婆才是和他共度一生的人,而孩子他必須承擔撫養的義務和責任。原生家庭固然重要,但若不顧及其他人的感受,而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最終受傷害的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