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李淼)11月1日,一場國家級「蔬菜盛宴」將在天府金彭盛大啟幕,世界目光將再次聚焦「西部菜都」這片沃土。
消息從10月17日上午在成都錦江賓館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四川(彭州)蔬菜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傳出:由國家農業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四川省農業廳、四川省商務廳、成都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八屆菜博會,目前各項籌備工作基本就緒, 將於11月1日至11月5日在四川彭州濛陽鎮隆重舉行。
「中國·四川(彭州)蔬菜博覽會」是四川省唯一由國家農業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一個重要農業會展品牌,已連續成功舉辦了七屆,不僅充分展示了四川蔬菜產業發展的成果,有力推動了全省蔬菜產業快速發展,鞏固提升了四川蔬菜在全國的地位,也成為四川城鄉居民觀賞田園美景、體驗農耕文化、感受豐收喜悅、品嘗時令蔬菜「盛宴」的秋遊好去處。
A、聚焦產業融合共享,35萬人將共赴「綠色峰會」
地處北緯30°神秘地帶的彭州,近年來,發力供給側,不斷調結構促改革,憑藉一顆「四川大地菜」強勢崛起,不僅書寫出田野裡的綠色產業傳奇,更通過七屆菜博會書寫出國家級的燙金名片。
2013年,四川菜博會創造田園辦會新模式,將展會設在田間地頭,人、蔬菜與自然自此渾然一體。
本屆菜博會將以「產業·融合·共享」為主題,繼續堅持「務實高效、節儉隆重、亮點紛呈」的辦會原則,繼續創新推行「田園辦會、以會帶展、市場運作、群眾參與」模式。
菜博會將通過主展館「視覺、聽覺、味覺」三位一體的立體呈現,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四川蔬菜之韻;依託規模化、標準化的蔬菜基地和蔬菜主題公園,直觀展示「四川蔬菜、天然生態」和都市現代農業田園生態實景,並策劃了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趣味紛呈、酷炫十足的活動。同時,注重經貿洽談與農業項目合作實效,擴大四川蔬菜銷售市場。
組委會表示,本屆菜博會將是一次集「招商引資、貿易洽談、展示展銷、行業交流、田園體驗、鄉村旅遊」為一體的「綠色峰會」。
本屆菜博會擬邀請農業部等有關部委領導,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北京、上海、福建、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西藏、重慶、新疆等蔬菜主銷省(市、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全省21個市(州)及蔬菜產業重點縣農業部門負責人等嘉賓出席。國內大型蔬菜批發市場、出口經銷商代表、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大型超市代表也將參會參展。作為本屆菜博會的亮點,組委會還將邀請海外有關國家攜先進農業技術、健康農產品參會參展。預計將有逾35萬人共襄菜博會盛舉。
#SplitPageHere#
B、五大特點集於一身,叫響「四川蔬菜」品牌影響力
發布會透露,從總體上看,第八屆菜博會經呈現五大特點——
更加注重融合發展。將蔬菜與文化相融合,結合了古蜀文化發展脈絡,以頗具蜀韻的生動形式展現了天府之國「水旱輪作、種養結合」的農業產業發展歷史,為觀眾呈現一場關於蔬菜歷史的文化視覺盛宴。將蔬菜與網絡相融合,通過「蔬菜+網際網路」將蔬菜育苗、種植、質量安全管理、採後處理、儲運、市場銷售、休閒觀光等各個環節串聯,展現出四川蔬菜生產的完整產業鏈條。
更加注重科技展示。用精美的圖片和簡潔的文字,展示四川主產蔬菜如萵筍、大蒜、辣椒等蔬菜品種來源、特點。建設了蔬菜質量安全可追溯平臺,市民通過掃描二維碼就可以了解到蔬菜生產者、生產基地、種植過程等信息,讓消費者放心。
更加注重品牌宣傳。菜博會對於四川蔬菜產業來說,就是一張閃耀的名片、一個響亮的品牌,本屆菜博會上,將通過圖片展示等形式對過去七屆菜博會的亮點進行一一回顧。同時,對四川蔬菜獲得的國家地理標誌品牌、無公害農產品品牌以及綠色食品品牌進行集中展示,讓更多的人了解四川蔬菜,進一步擴大「四川蔬菜、天然生態」的品牌影響力。
更加注重合作共贏。菜博會期間將舉辦以「智慧農業·美麗鄉村」為主題的八場推介會和重大項目合作籤約儀式,擬邀請相關投資金融機構、行業機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部門、行業協會、農業企業與參展商參加,為農業企業、產業項目搭建一個推介展示的平臺,實現參會參展客商互惠共贏。
更加注重民眾參與。本屆菜博會除了給專業人士提供洽談合作的平臺,還將舉辦「蔬菜嘉年華」主題活動,在主展館內搭建返璞蔬活館,供市民參觀遊覽。田園超市將為廣大民眾提供體驗前店後院「一站式」購買服務的便利性;開展蔬菜進萬家的超值彭州蔬菜福利派送,獨具四川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共享單車騎遊四川新農村等豐富有趣的體驗活動,吸引更多民眾參與。
>>連結:四川蔬菜產業發展名片
四川是全國重要的「冬春蔬菜」和「南菜北運」生產基地。近年來,四川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全省自然氣候、地質條件多樣的優勢,著力調整蔬菜產業結構,全省蔬菜總體呈現出栽培品種互補、上市檔期不同、區域協調發展、市場均衡供應的良好格局。 2016年,全省蔬菜播種面積達2058.3萬畝,產量4365.7萬噸,外銷出川蔬菜1200多萬噸,產值突破1500億元,既保障全省乃至全國蔬菜均衡供應,又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
四川蔬菜種植歷史悠久。據廣漢三星堆遺址發掘考證,在距今3000年至5000年以前,四川已進入農業文明。《華陽國志》記載:戰國時期,巴地「土植五穀,牲具六畜」,蜀地「山林、澤漁、園囿、瓜果,四節代熟,靡不有焉」。四川陸續引進和馴化蔬菜品種的歷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四川蔬菜天然生態。四川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蔬菜以露地生產為主。自李冰修建都江堰,引流灌溉後,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開始了「稻菜」水旱輪作和種養結合。這種模式既解決了土壤鹽漬化、酸化和板結問題,又能有效減輕病蟲危害,減少農藥和化肥使用量,從源頭保證了四川蔬菜營養、健康和安全。四川蔬菜品種豐富。蔬菜13大類、105個種或變種、上千個品種的蔬菜,絕大部分在四川有栽培,其中以芥菜、蘿蔔、辣椒、萵筍、菜豆、豇豆、南瓜和芋最為豐富,能滿足市場多樣化的需求。四川蔬菜質量安全。2016年,全省對21個市、州的農產品基地、農貿市場、批發市場和超市的蔬菜、食用菌例行監測,抽檢合格率達99.3%。農業部對四川蔬菜質量安全監測的合格率一直穩居全國前列。
以彭州市為中心的川西平原600萬畝「千斤糧萬元錢」糧經複合產業帶,是四川主要的「南菜北運」和冬春蔬菜生產基地,總產量達1200多萬噸,其中外銷出川蔬菜量達600多萬噸,佔全省的50%以上。位於彭州市濛陽鎮的四川省農產品交易中心,是國家級蔬菜專業批發市場,設施先進,交易量全國第一,是農業部八大重點批發市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