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不能吃太多肉咋補蛋白?2種吃法,30天瘦10斤營養還全面
大家都知道減肥期要注意補充蛋白質,但是蛋白質又分為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這兩種蛋白質都叫蛋白質,它們之間有什麼分別嗎?
動物蛋白,一般指的是肉、蛋、奶中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的構成與人體的蛋白質構成更為接近(畢竟人也是動物的一種),相應的也就更容易被人體利用吸收。反過來,植物中的蛋白質構成因為與人體的蛋白質構成有一些差異,人體吸收起來就相對費勁一些,效率也就沒有那麼高。
人體有8種非常重要且自身無法合成的胺基酸,這些胺基酸在動物蛋白中都能找到,但是在植物蛋白中卻總是會有缺失。因此,普遍認為動物蛋白要優於植物蛋白。
但是動物蛋白因為存在於肉類當中,而肉類又含有較多脂肪,且多為飽和脂肪酸,吃多了對身體並沒有好處。所以一味的吃肉也是不行的,植物蛋白雖然不像動物蛋白那樣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但因為含有較低的脂肪,吃起來並不會有什麼負擔。因此,通過攝入植物蛋白來補充蛋白質,也是可行的。
植物蛋白廣泛存在於豆類、米麵當中,像我們常吃的豆腐中的蛋白質就屬於植物蛋白。另外,豆腐中的大豆蛋白還是一種完全蛋白質,所謂完全蛋白質,就是含有各種胺基酸且比例合適的蛋白質;除了大豆蛋白之外,其它絕大多數植物蛋白都是不完全蛋白質。
說了這麼多大家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要想補充蛋白質,雞胸肉和豆腐以及蛋奶類製品是非常適合的蛋白質來源。其中雞胸肉屬於優質動物蛋白代表,而豆腐則是植物蛋白的掌門人。
春語國慶節之後到現在瘦了10斤(正好30天),期間每周還能敞開吃兩次肉菜,靠的就是飲食調整。減肥不一定完全不吃肉,而蛋白質也未必只能靠肉食補充。
今天春語就給大家介紹2 種既含有動物蛋白又含有植物蛋白的吃法,包管一道菜就補足你所需的蛋白質。
第1種:動物蛋白與大豆蛋白的完美結合——雞胸肉豆腐丸
當雞胸肉與豆腐相遇,就意味著蛋白質界的兩大代表性食物勝利會師了。雞胸含有20%的優質蛋白質,卻只有5%左右的脂肪,是肉類當中最適合做減肥餐的。而豆腐中的大豆蛋白是一種完全蛋白質,且豆腐本身營養豐富,同樣非常適合用來做減肥餐。
做法:
1. 將雞胸肉剁碎,然後把豆腐捏碎,攪拌進肉餡當中。這一步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豆腐,內酯豆腐相對順滑,而大豆腐則口感更加粗獷,用哪種都行;再加入一個雞蛋,然後加適量澱粉拌勻。
2. 鍋內燒水,下入茶樹菇(或其他種類的蘑菇),煮出味道後改小火,用虎口擠壓肉餡成丸型,放進鍋中,待丸子稍微定型後,再開大火。
3. 當所有丸子煮到浮起時就意味著已經煮熟了,加鹽調味後,加入油菜作為點綴。
第2種:蒸出來的鮮香蛋白質——雞蛋豆腐羹
雞蛋羹是一種快手又營養豐富的菜餚,無論是作為早餐還是宵夜,都有一種溫暖人心的力量。這一次在雞蛋液中加入切好的內酯豆腐,既有蛋香又有豆香,還有兩大蛋白質,搭配上翠綠的西蘭花,有維生素有蛋白質,減肥餐秒變營養餐。
做法:1. 內酯豆腐切片鋪在碗底;雞蛋打成蛋液,按蛋液與水2:1的比例加水拌勻後,倒在豆腐上。調蛋液的過程中,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鹽、胡椒粉、生抽等等(也可以不加,吃的時候再調味)。
2.將調好的豆腐蛋液放進蒸鍋中蒸上15分鐘(因有豆腐存在,要比單獨蒸雞蛋羹時間稍長一些)。
3. 西蘭花切塊洗淨焯水,吃的時候擺在雞蛋羹旁邊,一碗既營養豐富又賞心悅目的雞蛋豆腐羹就做好了。
雞肉(雞蛋)與豆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蛋白質最最主要的兩大來源之一,我們減肥期因為吃進去的食物變少,就更要注意從這2種食材中補充蛋白質。
雞胸肉有著20%的蛋白質含量,卻只有5%的脂肪含量,是所有肉類當中最為優秀的。除此之外雞胸肉中的蛋白質是一種優質蛋白質,從中可以找到所有8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
豆腐中的大豆蛋白則是一種完全蛋白質,即含有全部8種人體必需胺基酸且比例合適的蛋白質。這兩種食材加在一起,就足可以保證大家對蛋白質的需求了。無論是不是處在減肥期的小夥伴,都可以多做這兩種食物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