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是有很多釣友在評論區留言說魚口太輕不好釣,問我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呢已經或多或少的說過一些,有時候是從調漂上來解讀的,有時候是從餌料上來分析的。今天就全面的給大家分析一下,立冬後魚口輕到底要怎樣調整。
1,線組,既然魚口輕,自然魚兒吸食餌料時口腔產生吸力就比較小。如果還用比較硬的粗線組或者魚鉤比較大,魚吸入嘴裡的難度就會比較大,就很難有清晰的魚口。在冷天作釣,最好是選擇質量比較好的細線,因為細線切水速度快,隱蔽性也好,同時細線的靈敏度也會有明顯的提高。就好像我昨晚夜釣,一開始用的2.0主線配1.0子線,準備釣鯉魚,結果出來的口就不怎麼清晰,換上1.2主線,0.6子線,魚口就清晰了很多。選細線,一定要注意質量,或許夏季用的線組可以隨便一些,但是冷天用細線,還是要注意質量的,否則切線會切得你懷疑人生。
2,浮漂,冷天作釣魚口輕,除了線組要調整以外,浮漂也是個很關鍵的因素。由於冷天的魚兒活躍度低,覓食的動作小,這時候選用浮漂應該選用吃鉛量小,自重輕的細尾浮漂。這樣搭配浮漂的鉛墜也比較輕,同樣的力度吸食餌料,吃鉛量小的細尾浮漂出來的動作明星要更高。
3,魚鉤,都說小鉤細線,既然選了細線,當然要配小鉤了。其實在冬季作釣,各個環節都要精細,魚鉤的鉤條要細,鉤尖要鋒利。鉤條細的鉤重量比較輕,更容易被魚兒吸入嘴裡,更鋒利的魚鉤更容易刺魚。在冬季作釣我們用的線都很細,在提竿刺魚時都用的手腕的力量輕輕抖一下,如果鉤尖不夠鋒利,跑魚機率就大大增加了。在深秋和冬季,我們的主要目標魚是鯽魚,小鯽魚可以用2號袖鉤,大板鯽可以用4號袖鉤,選鉤時記得要選質量好的。
4,餌料,冷天釣鯽魚餌料除了味型還有個什麼關鍵因素?當然是狀態了,深秋和冬季作釣,魚的活躍度比較低,就需要比較好的霧化來誘魚。適當的在餌料中增加狀態餌的比例還是有必要的。尤其是魚口輕的情況下,增加餌料的霧化和減少餌料的比重就顯得尤為關鍵。在上餌時捏餌也不要太用力,可以先用手指捏一下,然後將魚鉤輕輕拉一下,再用大拇指略微搓一下就好。
餌料的味型,有時候左右兩邊接連上魚,但是你的窩子裡魚兒吃口卻很輕,很難抓口。很有可能是餌料的味型魚兒不太感興趣。很多釣友認為冬季快要來了,就一定要很腥的餌料,其實有時候釣鯽魚和鯉魚,腥餌效果就不一定比香甜餌的效果好。
5,調漂,釣輕口魚時調漂非常關鍵,很多釣友覺得魚口很輕,我就要調得很靈。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調得越靈,浮漂的剩餘浮力就越大,魚兒想要將餌料吸入嘴裡,口腔產生的吸力就必須要大魚餌料的重量和浮漂的剩餘浮力。這對於入冬後的魚兒來說,是非常困難的。
舉例來說,昨晚我夜釣,旁邊釣友調9釣2,出來的信號就很弱,總是半目上下的動。不僅抓口很難,而且很容易錨到魚。他在連續兩次錨魚後,終於驚窩了,後面一直到回家都沒有口。而我選擇調1目釣2目,魚口就比他要清晰多了,經常出現2目的大頓口。
總結:入冬後釣魚,各個方面都要做到精細,每個環節都要緊密配合。在這個秋冬季節轉換之際,魚情變化特別大,不管是搭配餌料還是調漂,都要靈活應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