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特色小吃,賞異域歌舞 海口騎樓老街開展「尋味南洋」主題活動

2020-12-22 海廣網

騎樓是海口歷史文化的一張名片,也是老海口人心中一種記憶的追尋。近年來,海口龍華區在騎樓老街先後舉辦不同主題的旅遊文化活動,讓騎樓這個沉澱百年文化歷史的街區煥發新的活力,並從業態優化方面先行著手,不斷改造提升騎樓街區面貌,打造海南新晉文化旅遊打卡目的地。

11月1日下午

「尋味南洋——海口市龍華區2020騎樓老街南洋風情」活動

在中山路騎樓老街火熱開場!!

「尋找南洋風味,欣賞騎樓老街之絢麗」

大家一起來打卡!!

活動以南洋風味小吃為媒介

通過海南華僑第三代僑胞張淑敏女士

親述海南華僑南洋奮鬥史

讓市民遊客身處老街南洋風格建築群的同時

回溯中國三大移民潮之一的華僑

「下南洋」遷徙奮鬥史

更加深刻地感知海南華僑文化發展的歷史

品味騎樓文化

活動現場,各色各味的南洋風味美食

首先打開了大家的味蕾

用翠綠的芭蕉葉包裹著

斑斕七層糕、娘惹雙色粽

印尼千層糕、蕉葉糯米條、椰絲木薯球等

特色小吃讓人食指大動

遊客通過騎樓知識互動問答的形式獲贈品嘗

進一步加深騎樓南洋文化印象

隨後由印尼僑胞帶來的

充滿南洋異域風情的歌舞表演

徹底點燃了現場氛圍

舞者紛紛走到臺下帶領遊客載歌載舞

歡快熱情的舞蹈讓現場歡聲笑語,熱鬧紛呈

「這是我第一次吃到南洋風味的小吃,特別是這個斑斕糕,他們用新鮮芭蕉葉包著點心的創意也環保有趣。我們是第二次來海南了,但是第一次到騎樓玩,沒想到碰上這麼有意思的活動,不光嘗到了特色美食,還了解了騎樓背後的歷史文化,還能看到獨特的南洋歌舞表演,這次來騎樓還真是來對了!」

來自寧夏的遊客陳女士讚不絕口。

據主辦方介紹

海口騎樓老街作為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一直是島內外遊客必來的打卡地。舉辦「尋味南洋」主題活動,讓市民遊客有機會深入了解騎樓老街文化背景的同時,也體驗了一把海南南洋華僑文化風情。同時邀請騎樓商家到場推介和互動,讓更多的商戶把品牌故事宣傳給更多的遊客。以多種形式展現騎樓魅力,讓騎樓暢遊感受更加立體,助力龍華文化挖掘和旅遊消費的發展。

活動主辦方

海口市龍華區旅遊和文化體育局

活動協辦方

龍華區文化館

龍華區圖書館

海口騎樓公司

海廣網熱線

0898-66807110

文章來源:海廣網

本文圖片由胡盛強、趙宏陽、蔡文娟拍攝

記者:蔡文娟

視頻剪輯:趙宏陽

攝像:俞偉武、陳中華

編輯:溫苡

主編:何春光

相關焦點

  • 海口騎樓老街舉行 「尋味南洋」主題活動
    本報11月1日訊(記者鄺曉霞 特約記者劉偉)1日下午,「尋味南洋——海口市龍華區2020騎樓老街南洋風情」活動在中山路騎樓老街火熱開場,通過歌舞表演、美味的南洋小吃和分享華僑南洋奮鬥史,讓百年老街區重新煥發活力。
  • 「尋味南洋」走進海口騎樓老街 遊客品味騎樓文化
    海口網11月1日消息(記者李萬內 特約記者劉偉 攝影報導)琳琅滿目的南洋特色小吃、歡快熱情的歌舞表演……11月1日,由龍華區旅文局主辦的「尋味南洋——海口市龍華區2020騎樓老街南洋風情」活動在中山路火熱開場,現場通過形式多樣的互動帶領市民遊客品味騎樓文化。「尋味南洋」主題活動現場氛圍熱烈。
  • 尋味南洋——海口市龍華區2020騎樓老街南洋風情活動舉行
    央廣網海口11月2日消息(記者朱永)11月1日下午,由海口市龍華區旅遊和文化體育局主辦,龍華區文化館、龍華區圖書館、海口騎樓公司協辦的「尋味南洋——海口市龍華區2020騎樓老街南洋風情」活動在中山路騎樓老街火熱開場。
  • 海口龍華區舉辦「尋味南洋」主題活動
    海口龍華區舉辦「尋味南洋」主題活動文化老街再現南洋風情本報海口11月1日訊 (記者 郭萃)11月1日下午,「尋味南洋——海口市龍華區2020騎樓老街南洋風情」活動在中山路騎樓老街開場。活動以南洋風味小吃為媒介,讓市民遊客在老街的南洋風格建築群裡,更加形象地感知海南華僑文化發展的歷史,了解騎樓老街背後的故事,品味騎樓文化。據活動主辦方負責人介紹,10月之後海口旅遊市場日漸回暖,海口騎樓老街作為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一直是島內外遊客青睞的打卡地,舉辦「尋味南洋」主題活動,讓市民遊客有機會深入了解騎樓老街文化背景,體驗海南南洋華僑文化風情。
  • 周末騎樓見!約一場南洋尋味的時空穿梭之旅
    南洋美食(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海口10月31日電(樊歡迪)近日記者從海口市龍華區旅遊和文化體育局獲悉,11月1日下午3點半,「尋味南洋——海口市龍華區2020騎樓老街南洋風情活動」將在中山南路騎樓老街天后宮門前拉開序幕。
  • 海口百年騎樓老街重刮「南洋風」
    【解說】隨著海口騎樓老街修繕一新,成為海口一張城市名片,吸引著華僑華人的後代回鄉及本地民眾投資發展,近日,記者看到一間間具有「南洋」風情的店鋪在老街陸續開業,「南洋之風」再一次吹起。  據了解,海口騎樓老街作為國內現今保留規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騎樓建築,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隨著海口海上貿易與航運的發展,活躍於東南亞與大陸沿海區域的華僑將南洋的建築風格和樣式帶到海口,形成了海口近代騎樓老街歐亞混合的城市風貌。
  • 海口騎樓老街-南洋建築群
    海口大海海口騎樓老街,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騎樓老街是上世紀初,從南洋歸來的華僑借鑑當地的南洋建築風格所建。騎樓上大多裝飾著各式各樣的雕塑,非常精美。騎樓不僅保留了中式建築的布局也吸收了西方建築的結構,並且融合了當地的需求。
  • 海南:探訪舊時光 尋覓海口騎樓老街的繁華
    騎樓老街是海口最繁華的街道之一,在這裡人們免受日曬雨淋之苦,來往遊客絡繹不絕,熙來攘往造就了獨特的繁華氛圍。海南的冬天,溫暖溼潤,常細雨綿綿,但即使天空中飄著的細雨,行人們依然步履安詳,在騎樓老街中自在穿梭。
  • 逛騎樓、嘗美食……大年初三海口舉辦系列非遺文化活動
    海口騎樓老街年味十足(央廣網記者 吳媚苗 攝)   逛騎樓:感受不同藝術視角下難忘的新春回憶  大年初三的海口騎樓老街,「在海口過大年」文化長廊展吸引了眾多市民遊客駐足品讀,讓這條百年老街,彰顯出其魅力無限的文化內涵。
  • 海口騎樓老街不止有好吃的,還有洋氣的建築和人文特色
    海口市歷史街區的形成與演化,經歷了700餘年,南洋風街景也有100年的歷史,建築風格是歐式古建築與我國南方傳統建築相結合的產物,海口市騎樓的建築風格要比福州、廈門、廣州、梧州等地區的騎樓建築風格豐富多彩,洋氣得多,其它地方的騎樓都無法與之媲美,特別是變化豐富的女兒牆構成了海口騎樓的一大特色。
  • 騎樓老街,海口的名片,獨具特色的南洋風情建築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總體上,火山地質公園時間充裕的話,還是值得一去的,可以俯視海口,畢竟海口制高點在這裡(相對來說,200多米真的挺矮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夜以繼日地變化著
  • 海南人「下南洋」帶回了什麼?海口騎樓老街,獨特的城市風貌
    在當年的「下南洋」熱潮中,海南人從這裡登船,前往陌生的土地,辛苦生活並奮鬥的同時,也在海南與南洋之間傳播著不同文化。南洋的騎樓,在海口落地生地。一條最具特色的騎樓老街,是海口之旅最迷人地方。儘管本地朋友早已看膩、「拍爛」,但對於外省遊客而言,尤其是對我來說,這條老街濃縮著這座城市的「南洋文化」之精髓。海口騎樓主要分布於勝沙路、中山路、博愛路、新華路、解放路、長堤路等老街區,共有大大小小的三、四層高的騎樓建築近六百棟,其中最古老的四牌樓建於南宋,迄今已有700多年歷史。
  • 騎樓老街,海口人的歲月靜好
    初識騎樓,是在廈門,入夜後的中山路兩側,南洋風情的騎樓流光溢彩,然而我的泰半注意卻被散落在步行街和巷子裡的美食鋪子吸引了去,並未對這種建築多做留意,而真正勾起我對騎樓興趣的卻是海口的騎樓老街。
  • 來海口旅遊騎樓老街必去景點之一,南洋風格的建築比比皆是
    在海南省的海口市,相信很多來這裡旅遊的朋友都知道當地的騎樓老街,這些老街有一個特色那就是那裡的建築非常特別,很多人走南闖北,看到無數各具特色的建築,而海口的這些騎樓相信很多朋友沒見過,這些是當地人的稱呼的「露臺」樓,這些樓在潮州人也稱之為「五腳砌」。
  • 海口百年騎樓老街上演特色「荔枝宴」
    圖為「荔枝宴」上特色荔枝小吃。 尹海明 攝圖為騎樓老街「荔枝宴」現場。 尹海明 攝圖為「荔枝宴」現場。 尹海明 攝圖為「荔枝木燒鵝」。 尹海明 攝萬年火山孕珍果,百歲騎樓賞佳餚。5月17日晚,一場別開生面的「荔枝宴」在海口著名的騎樓老街舉行。在擁有百年歷史底蘊的騎樓老街,品嘗時下最新鮮的荔枝和荔枝菜餚,別有一番風味。「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世間珍果更無加,玉雪肌膚罩絳紗。一種天然好滋味,可憐生處是天涯。」鮮美的荔枝曾讓古人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美好詩句。而海口的荔枝,相較於其它地區的荔枝,還有其獨特之處。
  • 越南歸僑讓「滴漏咖啡」香飄海口騎樓老街
    中新社海口7月4日電 題:越南歸僑讓「滴漏咖啡」香飄海口騎樓老街作者 吳侃在海口頗具南洋風情的騎樓老街,有一家充滿越南風味的「悅來老街坊」小吃店。今年70歲的廖美娟出生在越南,她的父親廖開振8歲跟著鄉親們一起「下南洋」,漂洋過海到了越南峴港,從幫人煮茶的打工仔到銀行家,廖家在越南也愈發有名氣。廖美娟回憶說:「父親雖然身在南洋,但始終心繫故土,得知家鄉呼喚遊子開發建設的消息,他回到海口購置了三間騎樓開辦旅店。
  • 距今百年的南洋建築,海南騎樓老街
    這是攝於1989年海口博愛路的騎樓。海口騎樓老街,是海南一張文化名片。騎樓建築最早建於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近代才流行於南歐及地中海一帶,並傳至東南亞。歷史上,隨著海上貿易與航運的發展,活躍於東南亞與大陸沿海區域的華僑將南洋建築風格帶到海口,形成了近代騎樓老街的風貌。海口的騎樓老街建築群初步形成於1920年代至1940年代,其中最古老的建築四牌樓建於南宋,距今有600多年歷史。
  • 海南人為什麼下南洋?海口騎樓老街:曾有13個國家在此建設
    海南人下南洋 ,帶回了什麼?晚清,在海口成為當時全國對外開放的口岸之一時,一些在南洋謀生的人開始回到家鄉投資建設,最為明顯的時代印記就是今天的海口騎樓老街,這是南洋文化的一種輸入,其中歷史最悠久的騎樓已有600多年歷史。
  • 誰說去海南只能看海的,探訪騎樓老街,感受濃鬱南洋風情
    海南除了海景以外,還有一條極具南洋風情的老街——騎樓老街。騎樓老街位於海口市,是海口最具特色的一處街道景觀。有人聽了騎樓老街這個名字,可能會覺得這個地方和南京的夫子廟,杭州的河坊街,武漢的戶部巷比較相似,仿古建築人擠人,賣著全國各地都有的小吃,賣著從義烏小商品市場進來的紀念品,遊客永遠很多,東西卻一點也不好吃。
  • 臺灣高雄市裡長參訪團遊覽海口騎樓老街(圖)
    海口騎樓老街    華夏經緯網7月12日訊:12日上午,海南省海口市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騎樓老街,迎來了一批特殊的貴客,他們就是來自臺灣的高雄市裡長參訪團一行,80餘名臺灣客人們冒雨行走在騎樓老街上,欣賞著其獨特的建築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