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這邊獨好!——東營市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工作綜述...

2020-12-16 金臺資訊

在這裡,能閱覽黃河入海、黃藍交匯的壯闊與神奇,能欣賞蘆花飛雪、百鳥翔集的浪漫與靈動,更能享受到這個溼地城市的美景與愜意。

在這裡,可以自駕車輛在黃河口暢玩,可以飛上天空轉一圈來一趟獨特的景色欣賞之旅,更可以選擇步行,在各種城市公園、各色採摘基地隨意轉轉。

東營,黃河入海處,風景獨好,正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到來。

市委六屆四次全會以來,東營市上下聯動、凝心聚力,圍繞「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這一目標定位,加快實施「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加強重點旅遊項目建設,配套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加大旅遊宣傳推介力度,「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文化旅遊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全市旅遊富民工作成效顯著、亮點頻出。

項目,持續豐富旅遊內涵

項目是產業發展的載體。如何讓旅遊產業更加富有吸引力,唯有豐富旅遊產品供給,提升旅遊品質。

初冬時節,黃河口生態旅遊區一年當中的最佳觀鳥季隨之到來。10月30日,黃河口生態旅遊區全新旅遊項目「觀鳥秘境」正式對外開放,該項目依託15萬畝溼地恢復區規劃開發,開展高端定製化觀鳥攝影活動。項目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廣大觀鳥愛好者的極大歡迎。

為了讓遊客來在黃河入海口有更加豐富的旅遊體驗,今年黃河口生態旅遊區動作頻頻: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旅遊服務質量持續提升。觀覽「河海交匯」項目實現突破,北汊河河道疏浚完成主體工程,打通「河上」旅遊航道,引進直升機開展低空遊,實現了從海上空中觀覽河海交匯。國慶前夕,「黃河入海」主題VR體驗館、「舟遊白鸛湖」等項目相繼建成投用。黃河口管理站(一期)、大汶流管理站及紅灘溼地景觀修復項目完成總工程量的90%以上,紅地毯及溼地景觀得到有效改善。一系列項目的有效實施,豐富了旅遊產品供給,極大提升了景區的吸引力。僅國慶期間,黃河口生態旅遊區就接待遊客12.08萬人次,總收入693.43萬元,增長15.99%。

與此同時,東營市中心城區和各縣區推進實施的重點項目進展順利。黃河三角洲動物樂園改造提升完成,新打造的休閒觀光科普園「花仙谷」對外開放,推出9條研學路線,成為全市研學遊新地標。石油科技館布展穩步推進,東津渡醫養健康小鎮綜合服務中心主體建成。孫子文化園入選中國文化和旅遊總評榜「2019中國文旅融合示範景區」。

「把一條線路上的旅遊項目作為一個共同體來打造,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發展,豐富提升旅遊內涵,讓人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今年,「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確定重點工作19項、重點項目30個,年度計劃投資42.1億元。截至10月31日,17項重點工作達到計劃進度,26個重點項目達到計劃進度,開工率達到90%。

「文旅+」,挖掘發展新潛力

發展旅遊業是篇大文章,為做大做強這個「蛋糕」,東營市積極培育「文旅 」產業新業態,推動文旅業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延長文旅產業鏈,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激發發展新潛力。

伴著冬日暖陽,走進孤島萬畝槐林,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映入眼帘的是正在拍照、散步、野炊的遊客。借著槐林升級成為4A景區的熱度,毗鄰景區的孤島鎮西韓村也發揮地域優勢、生態優勢,主動融入槐林景區,與槐林景區抱團發展,積極發展文旅產業項目。目前,村裡已經建設網紅橋、槐林迷宮、拓展訓練基地等項目;兩處研學基地集體宿舍已完成主體建設,待課程設置完善後即可投入使用。合作社還與青島巨帆研學教育中心合作,預計年可接待研學班次120次,扣除住宿、餐飲、人工等成本,可實現年利潤50萬元。這是東營市嘗試「文旅+農業」的又一例證。

今年以來,東營的節會活動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8月7日,為期十天的「眾成地產」2020黃河口(東營)啤酒美食節火爆開啟,十天累計接待遊客8.1萬餘人次,營業總額達970餘萬元;9月19日,2020東營市旅遊飯店行業服務技能大賽舉辦;9月22日,黃河口大閘蟹開捕節舉辦;9月24日,利津縣啟動「東津渡文化旅遊周」系列活動;9月12日至13日,2020中國東營·黃河鐵人三項冠軍賽暨黃河入海生態鐵人運動旅遊展示賽在黃河口生態旅遊區激情開賽……這些是東營市大力發展「文旅+節會」「文旅+體育」的積極探索。

東營市還積極培育發展特色海洋文化,打造多功能海洋牧場平臺,發展「文旅 海洋」;以石油科技館為載體,打造石油文化研學高地,串聯鹽文化博物館、電文化博物館等地,形成集知識科普、體驗考察為一體的精品研學線路;孫子文化旅遊區以傳承和弘揚孫子文化為目標,結合古代五德——智信仁嚴勇,設計開發獨具兵家特色的研學產品,被國家教育部授予「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稱號,東營的「文旅 教育」蓬勃發展。

……

目前,通過培育特色休閒度假業態,東營市以自駕遊、生態攝影、美食、研學等為主體的旅遊產業布局基本形成,「文旅 」效應得以顯現。僅自駕遊一項,全市今年十一期間已接待自駕遊3萬餘臺、近10萬人。

品牌,打造旅遊新形象

就旅遊業而言,品牌就是生產力,就是競爭力,就是影響力,就是吸引力。

11月20日,山東大學與市文化和旅遊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東營城市品牌戰略研究工作組、東營市文化旅遊品牌實踐創新平臺、東營城市品牌與文化旅遊專家智庫,啟動「黃河入海文旅品牌的構建與設計項目」,為東營市文旅品牌打造進一步賦能增效。

為強化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東營市紮實推進「黃河入海,我們回家」品牌宣傳與線路設計推廣工作,著力引進骨幹企業,與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旅遊集團合作;策劃多條精品遊線路,覆蓋春夏秋冬主題,全面對接國內和省內沿黃、沿海城市為主要客源城市;圍繞打響「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旅遊品牌,堅持營銷和宣傳並重,線上和線下並行,充分運用多種媒體途徑進行強有力宣傳推介。現在,我們既能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山東廣播電視臺等媒體上不時聽到看到有關黃河入海特色旅遊資源的報導,也能從聲勢有力的市內媒體矩陣中輕鬆找到各種有關旅遊品牌的宣傳報導,更能在市內各公共場所、景區、酒店甚至各類大型文體活動、商會、展會中,第一眼就發現「黃河入海,我們回家」的身影。簡潔有力、朗朗上口的「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熟悉。

旅遊品牌的打造是一個「精細活」,品牌的培育、品質的提升,最終還要落腳到管理服務上。僅今年以來,東營市就以「家」為導向,全方位提升旅遊服務功能和水平。東營市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旅遊諮詢服務中心16處、旅遊廁所16座。完善旅遊標識系統,編制《東營市旅遊交通標識系統專項規劃設計》,對南二路、東八路、黃河路等5條重要道路旅遊交通標識進行規劃設計,打造道路景觀標識。發布「黃河入海、智遊東營」小程序,推出十大亮點服務,為市民遊客提供全方位智慧化服務。規範旅遊服務市場,編制東營市旅遊業治理能力提升規劃,推行旅遊服務標準化,加大旅遊市場監管力度,探索建立旅遊業質量失信「黑名單」,促進旅遊企業提升服務質量。

「黃河入海處,必有大文章」。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東營正在加倍用心、努力!(鄭代玉 張利波)

相關焦點

  • 東營市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工作綜述(下)
    東營,黃河入海處,風景獨好,正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到來。市委六屆四次全會以來,東營市上下聯動、凝心聚力,圍繞「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這一目標定位,加快實施「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加強重點旅遊項目建設,配套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加大旅遊宣傳推介力度,「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文化旅遊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全市旅遊富民工作成效顯著、亮點頻出。
  • 2020年拉薩市旅遊業發展綜述:日光城,風景這邊獨好
    2020年拉薩市旅遊業發展綜述:日光城,風景這邊獨好 2020-12-18 1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河入海處 萬裡入胸懷——東營市全面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
    去年10月,東營成立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與國家、省同步啟動編制規劃,市委主要領導9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編制的「1+9」規劃體系,圍繞生態保護、黃河安瀾等11個領域提出238個重大工程,涵蓋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各個方面。
  • 2019黃河口(東營)汽車場地越野賽奏響「黃河入海 我們回家」號角
    東營市在探索高質量發展路子的過程中瞄準並堅定推行「體育強市」理念,東營市體育局局長陳延星在開幕儀式致辭中表示,東營市通過成功舉辦中國萬達·2019黃河口(東營)國際馬拉松賽、黃河口(東營)公路自行車賽、「闊海水產杯」黃河入海賽車英雄會、「齊魯賽車英雄會」、「正大桑田杯」全國場地越野賽、「萬和上汽大通杯」全國場地越野賽、山東省籃球錦標賽等一系列國內頂級大型賽事,打造出了用一場場賽事激發一座城市甚至一個區域經濟活力的
  • 中國夢·黃河情|東營:黃河落天東入海,河海城共新生
    除了這些,黃河與東營還有著更為直接的關聯。1983年,為了保護黃河生態系統、實現黃河三角洲綜合發展和服務勝利油田,東營市掛牌成立。城市與河流的「共生」也在這裡得到體現。第二篇章:興盛作為依黃河而生的年輕城市,東營的發展也因黃河而興。海河交匯的獨特地理環境,賦予了東營市發展漁業得天獨厚的優勢。
  • 天正高 歌正長 奏響黃河入海「精彩樂章」——貫徹黃河流域生態...
    從歷史的山巔回望,會更清晰地看到,寫入歷史的成績,莫不源於思想的光芒:——兩年前,市委六屆四次全會提出的「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的目標定位,每一項都以加強生態保護為前提基礎,以高質量發展為內在要求,以造福人民為根本指向,完全符合中央精神。
  • 我叫東營,「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是我的新名片!
    「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是我的旅遊發展目標,「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是我的新名片。請多多關照!期待2019年與您在這裡相會。   2005 年以來,建成了中共劉集支部舊址、《共產黨宣言》紀念館、300 米觀光地道、東方花卉劉集基地、黃河口甲魚養殖基地等9 個景點,初步形成集旅遊、休閒、生態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   孫子文化旅遊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初二作文:風景這邊獨好
    歲月無聲,而木質戲臺上,風吹竹林聲,字正腔圓的戲劇聲餘音繞梁,貫徹於耳,回眸間,才感嘆,風景這邊,獨好。愛極了戲劇,尤其是滇劇。陽光初暖時,漫步於小竹林間。嘆道,風景這邊,獨好。時光在罅隙中不停跳躍,可惜滇劇未搭上21世紀的列車,本在清代瀕臨滅絕的滇劇,不想因歲月流逝而悄悄隱去。不禁傷懷。恍惚間,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象:芊草菁木,綠意蔥蘢,臺上一女子,步調輕搖晃。高樓化作遠山,身後路燈化作碧樹竹林,馬路化作河道。街上行色匆匆的人,也成了臺下眯茗觀曲的古著觀眾。
  • 一起來感受黃河之美 千車萬人自駕黃河口首發團相約東營
    在第十個「中國旅遊日」來臨之際,由東營市委宣傳部、東營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山東省旅遊行業協會自駕遊分會舉辦「山東人遊山東暨千車萬人自駕黃河口」首發團在東營開啟了為期兩天的自駕黃河口活動。5月16日,來自山東省各地市的350餘輛車、1200餘名遊客組成的首發團抵達東營,在藍海逸園生態基地現場採摘瓜果蔬菜,在攬翠湖旅遊度假區體驗高爾夫球運動,在國家方志館黃河分館領略黃河文化。在遊玩中品嘗黃河口美食,了解黃河文化。
  • 「抖i東營」話題播放破千萬 我在黃河入海之地等你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乃馨 東營報導  18日,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抖i東營」創作行動圓滿收官
  • 山東黃河入海處 坐擁三大世界級旅遊奇觀 入選5A景區卻鮮為人知!
    山東東營,是黃河入海的地方。孕育了5000年華夏文明的黃河攜帶著大量泥沙,輾轉萬裡從這裡流入渤海,使陸地每年向海內延伸約2公裡,年均造陸13.8平方公裡,不但成為中華版圖上最年輕的一片土地,也創建出黃河口生態旅遊區「河海交匯、新生溼地、野生鳥類」三大世界級的旅遊資源。
  • 山東黃河入海處,有三大世界級旅遊奇觀,入選5A景區卻鮮為人知
    山東東營是黃河入海的地方,孕育五千年華夏文明的黃河帶著大量泥沙輾轉數千裡從這裡匯入渤海,每年使陸地向海岸延伸約2公裡,年均造陸13.8平方公裡。不僅成為中華版圖上最年輕的土地,還創建了黃河口生態旅遊區 「河海交匯、新生溼地、野生鳥類」三大世界級旅遊資源。
  • 東營奮力實現新時代發展「三大目標定位」綜述
    2018年8月,全市「解放思想大討論」務虛會召開,提出了「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的目標定位,標註了東營市改革發展新高度。2019年10月,市委常委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調研成果交流會暨全市第二次「解放思想大討論」務虛會召開。
  • 【原創】老祖宗留下一片葉 憑什麼桃源這邊風景獨好
    而在美麗的湖南常德桃源,在神秘的北緯30度,在雪峰山和武陵山兩大山脈之間,生長著一片片風景這邊獨好的的茶園。一句話是最好的答案: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 但是,老祖宗留下的這些茶葉,憑什麼常德桃源這邊的風景獨好,讓我們一起來尋找這個迷一般的答案。
  •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看黃河」之山東:齊魯地,黃河奔流入海去
    黃河由西南向東北行進,在山東流經9市25個縣(市、區),河段長度為628公裡,在東營市墾利區入海。山東是黃河流域經濟最發達的省份,是黃河流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承載區域。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首次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龍頭」——這是國家對山東在「黃河戰略」中的明確定位。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東營市委書記李寬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山東文化旅遊有三張名片:泰山在這裡崛起,孔子在這裡誕生,黃河在這裡入海。
  • ...黃河情|黃河口大閘蟹產業園:讓黃河口大閘蟹成為東營的耀眼名片
    而它的身後,正是東營市墾利區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的核心支撐項目,黃河口大閘蟹產業園。「這裡既是產業園,又是產學研於一體的旅遊小鎮,最大程度的展示黃河口大閘蟹的亮點。」講解員介紹,該產業園是墾利區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功能服務配套區的核心區,佔地面積3000畝,建築總面積2.1萬平方米,重點建設大閘蟹觀光池塘、親子體驗區、美食餐廳、主題民宿、大閘蟹雕塑、大閘蟹科普館、科研池塘等內容,計劃總投資2億元,打造一二三產融合的漁業新六產示範區,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目前正在積極申報第三批東營市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 「黃河入海 文化潤心」——公益培訓班結業匯報文藝演出精彩上演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段學虎 崔立慧12月8日和10日,東營市文化館內熱鬧非凡,2020年市文化館「黃河入海 文化潤心」公益培訓結業匯報演出在這裡精彩上演。本次結業匯報文藝演出分別以少兒專場和成年人專場的形式開展。
  • 「風景這邊獨好」阿丁油畫作品
    致力於人物和風景油畫創作,並進行油畫民族化的探索。其作品曾多次在全國各大城市和其他國家舉辦個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私人藏家廣泛收藏。出版《中國當代美術名家作品選?阿丁畫集》、《阿丁油畫作品選》。   阿丁的作品是與自然的對話,與中國詩性文化、中國書法和寫意精神的對話,富有一種空靈詩性的藝術意境。他深入生活,師法自然,注重於通過畫面的景物傳達內心的情懷,與中國傳統山水畫的『寓物寄情、情景交融』的藝術主張所吻合。
  • 山東:黃河兩岸有歌聲
    山東2020年舉辦的「非遺月」聚焦黃河文化保護。蘇銳 攝黃河在山東入海,在山東的河段有628公裡,流經9個市、25個縣市區。在這628公裡的河段兩岸,非遺資源星羅棋布。特別是那些傳統戲劇、傳統曲藝類非遺,古老的曲調伴著黃河的流水聲,讓人不禁心生「往來成古今」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