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新開示:妙悟本心妙真佛(三十四)

2020-12-23 宇宙大同

榮華富貴積德來

榮華富貴佛前求,積功累德度春秋。

覺悟本心妙功德,德佑子孫富安康。

榮華富貴積德來

靜觀人生真富貴,榮華得來真功德。若能明了真因果,積功累德勤用功。自性清淨大智慧,一念清淨即功德。

榮華富貴佛前求,積功累德度春秋。

榮華富貴佛前求,三寶門中種福田。若能真心能舍卻,萬法自在妙現前。積功累德是善人,普度眾生是普度。若能自在常快樂,普度眾生成佛道。

覺悟本心妙功德,德佑子孫富安康。

覺悟妙本心,自性真功德。清淨自性中,行持大道行。功德佑子孫,富貴常安康。自性真證悟,子孫即聖賢。

放下過去心歸零

過去一切不可得,看破放下心釋懷。

未來一切莫思量,活在當下妙智慧。

放下過去心歸零

心中真放下,過去不可得。真心在當下,回歸真空中。若能明真理,世事無執著。

過去一切不可得,看破放下心釋懷。

過去如泡影,一切不可得。看破有為法,放下心無礙。當下能釋懷,是謂大自在。

未來一切莫思量,活在當下妙智慧。

未來一切空,當下莫思量。活在當下中,即是大智慧。禪心妙直指,回歸自性中。如來妙本性,諸佛同此行。

弘新開示於問心齋傳播中心宇宙大道本源宙心講堂

相關焦點

  • 弘新開示:妙悟本心妙真佛(五)
    功德無量妙本心清淨心中生智慧,隨緣自在心正覺。妙悟本來心是佛,自性妙悟真功德。清淨妙心地,當下生智慧。隨緣大自在,處處心正覺。妙悟本來心是佛,自性妙悟真功德。妙悟本來心,當下是真佛。自性真寶藏,妙悟心通達。無生亦無滅,無量真功德。古今妙相通,諸佛心相印。如來妙本真,大道妙傳真。
  • 弘新開示:做人,活在當下,覺悟本心
    本文由百家號:「弘新傳述」首發。(七六)修行功夫當下間,禪定妙慧隨時顯。覺悟本心妙真佛,大道無言自性宣。覺悟本心妙真佛,佛心妙行真佛緣。(八二)覺悟本心自空明,無執無著妙修行。看破當下即放下,平常心中大禪定。
  • 弘新開示:人生的最高境界,平常心
    本文由百家號:「弘新傳述」首發。平常心中開普度,真佛心中妙行願。(一〇)言行合道是真功,智慧通達平常心。如來心中真妙語,道破千古妙真理。(二四)禪心妙悟智慧妙,大道傳真萬古真。平常心中行大道,紅塵悟境妙真心。
  • 弘新開示:生活禪定萬法王
    28、覺悟本心妙自在,當下真如妙智慧。一即一切真如意,廣演大道佛妙心。29、何為禪淨密律?本心妙顯方為禪,無為自在方為淨。本尊成就方為密,心中無我方為律。諸佛妙義微妙理,自性妙悟真經典。31、心無分別修何禪,心若清淨念何佛。三密相應修何密,念歸自性持何律。32、心平何勞持戒,心直何用修禪。
  • 弘新開示:有緣惜緣,無緣隨緣
    本文由百家號「弘新傳述」首發。『有緣,惜緣;無緣,隨緣。』感恩惜緣妙真佛,智慧妙顯行普度。(〇三)前世有緣今生聚,感恩惜緣妙覺悟。今生無緣莫煩惱,心空性空佛道妙。萬法歸心量無邊,含藏萬千妙自然。汝心相通真不虛,西方就在汝身旁。(六〇)金光閃閃性發光,弘法利生佛幫忙。真心當下不用尋,真傳自聚有緣人。
  • 弘新開示:覺悟心朝聖之旅(節選)
    無為妙法行,證悟妙法真。心空一切真,如來妙法道。佛前供花妙功德真修實證大自在,覺悟本心智慧開。正知正見妙蓮花,自性寶藏妙功德。佛前供花妙功德。諸佛之前心恭敬,智慧花開妙真行。如來妙法本自性,心中供養妙功德。虛空法界本一心,通達無礙真功德。真修實證大自在,覺悟本心智慧開。真修妙實證,當下大自在。覺悟在本心,智慧自性來。正知正見妙蓮花,自性寶藏妙功德。正知正見行,妙法蓮花通。自性真寶藏,無量妙功德。
  • 弘新開示:智慧人生行大道(十九)
    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那是最圓滿的。老子是八十一相化身,你去看這些東西,包括道德經。相面裡邊有心相,這些東西我們都明白。八字,你按你的生辰八字去算,你就不如老老實實地去做八個字。什麼叫八字?八德。仁義禮信孝悌忠志。需要真正的去做,不是我查查八字,我今天順利嗎?你只要做惡,哪天都不是好時候,是不是這樣?人積惡,惡雖未至福已遠行。
  • 什麼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妙法蓮華經》裡告訴了我們答案!
    想當初,我們的六祖慧能大師初來投禮五祖弘忍大師的時候,就表明了自己的「信願」,即:唯求作佛,不求餘物!很多人學習禪宗也好,或是修學其他宗派也好,於此處一節大多都忽略了。所謂真信佛法,真為生死者,我們就應該及早樹立「唯求作佛」的堅固信願!我們學佛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成佛!
  • 佛教燒香拜佛時,謹記兩句話,福德和功德無量,大安法師開示
    佛菩薩有求必應,這點真實不虛。但是佛苦薩的應,不等於一定幫你滿足願望,達成願望還有一些先決條件。佛菩薩都發過各種讓眾生離苦得樂的大願。利益眾生是佛菩薩存在的理由,否則就入涅槃了。佛教說—切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不同人不同事求佛菩薩,結果各不相同。有的效果明顯,有的不明顯。《六祖壇經》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 自心是佛,自見本心,便成佛道
    那個講經師就問:「什麼是佛?」大珠慧海禪師開口即答:「請看清潭對面,那不是佛又是誰?」講經師連忙抬頭向清潭對面看去,只見青山連著青山,哪裡有什麼佛?講經師表情茫然無助。講經師說:「禪師真會愚弄人,難道不知此經是佛所說?」
  • 佛說:守住本心,方成大事
    所以佛說:守住本心,方成大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八個字。記得某一檔綜藝欄目中,曾經以「不忘初心」為主題,考驗每個人為觀眾所呈現出怎樣的節目。新褲子樂隊的主唱曾經說過這樣的話,「那一年,我突然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過下去了,是時候做點什麼了。」他口中的「做點什麼」,就是堅持自己的初心,把新褲子樂隊重新組建起來,繼續自己的音樂之夢。今年的《樂隊的夏天》,新褲子最終得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績。樂隊是需要沉澱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 佛學智慧分享:心即是佛,佛在本心,不必外求!
    1,心即是佛。心即是佛,佛在本心,不必外求。人如果過於拘泥於佛,反而會影響開悟,成了智慧的障礙,造成心理負擔。佛學中的「參」字含義很多,比如參悟,參話頭,其中就包括了體會、觀察、揣摩、研究、觀照、靜思等對人的綜合思維其作用的感官因素。
  • 11位高僧大德臨終開示,極其珍貴的教言,醍醐灌頂!
    為此,六祖為徒眾說了「真假動靜偈」,闡述「一切無有真」,認為「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同時,說明了動即不動,生即不生,去亦不去,滅亦不滅的道理。六祖與徒眾作最後的告別時,說:欲求見佛,但識眾生。說:自見本心,自成佛道。說:法身報身與化身,三身本來是一身。認為,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
  • 雲中吟系列·本心
    了本識心,識心見佛。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欲得早成,戒心自律。淨律淨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無別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諸佛菩薩,了此本心。有緣遇者,非去來今。」至南北朝時期,受佛道影響,儒宗學士北朝徐遵明(後人註疏,多本其說),專以「本心」為師,上承孟子,下開象山。幾乎在同一時期,禪宗初祖達摩祖師自印度航海來到廣州,以禪法教人。在《達摩血脈論》中,他說:「除此心外,見佛終不得也。佛是自心作得,因何離此心外覓佛?前佛後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處?心外既無佛,何起佛見?
  • 如何證悟本心?佛的這個比喻,確實是觸到了修行的重點
    在《圓覺經》中,佛回答普眼菩薩提出的「如何證悟本心,覺悟成佛」的問題,就用這個故事來作比喻,確實是觸到了修行的重點。佛告訴普眼菩薩,所謂的修行證悟,其實就像磨磚作鏡一樣,一層層的磨掉汙垢,等到把汙垢完全磨掉了,鏡子就自然而然地顯現出來。
  • 佛告訴我們,修行者如何做到「明心見性」,修行的原則是什麼?
    六祖大師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明心見性」的中心來展開,以「佛向心中覓,不向身外求」的觀點,給佛教界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在《六祖壇經》懺悔品中六祖大師有這樣說道:「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這句經句,在淨慧法師開示《六祖壇經》中曾說道:「『此事』就是指生死解脫大事,或者說是指明心見性這件大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要明心見性,就必須從淨心開始。」
  • 「十裡」桃林辦佛光,諸佛菩薩降臨來開示
    宋師兄請來閻君菩薩給大家開示:如果是無意燒的山,經過懺悔和超度這些被傷害的眾生,果報會減輕。如果是惡意燒山的,也是看他的懺悔心來定。宋師兄恭請了內蒙古的眾生、隨喜法會師兄所在地的眾生、現場參與法會師兄的有緣眾生一一到來,並請菩薩給法會現場加了防護罩,防止邪魔外道對法會進行幹擾。感恩菩薩慈悲加持!宋師兄給有緣的眾生皈依,並發放皈依令牌。
  • 廣州市大佛寺第三屆集體佛化婚禮隆重舉行
    大和尚為新人妙法開示,祈願新人幸福美滿。佛說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方能換來今世的一次擦肩而過,那麼又有多少次回眸方能換來兩個陌生的年輕人牽手一生一世呢?俗話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是緣份是天意讓他們相遇、相識、相知、相愛,喜結良緣、恩意如嶽。今天良辰吉日、祥光瑞照四對新人相聚大佛寺,禮請上耀下智大和尚主持婚禮。菩提眷屬就此締結!花香迎人影,喜氣漫盈盈,葉綠新陽出,大地春又回。
  • 慧能六祖和仁德上人的開示,闡明禪修玄機:不是有心,不是無心
    慧能六祖和仁德上人的開示,闡明禪修玄機:不是有心,不是無心 | 文 青衫文齋參禪修行的關鍵之處在於「妙用其心」,把每一個心念都用好,是每一個禪修之人必須把握的玄機。懷有慈悲心腸的高僧大德曾一再開示,想讓眾生有心不難,有為不難,讓眾生無心無為也不難,最難的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道既非有心,更不能無心,有心即凡夫,無心成外道。因此,禪修到出入自在、隨緣妙用、無粘無縛、無取無舍決然不是一件易事。
  • 佛法開示:聖經耶穌,世人只懂崇拜,從來沒有真正了解他的真義
    所有說道只是名稱,它只是一個指代性;就像是佛一樣,我們只有去體道,只有去覺悟。才能見到真實。因為最近總有留言弘基督的,所以有了今天此文。在此也提醒一下,弘法,不是說把哪本經書照書抄字拿過來,或者說某某大師的開示拿過來就讓人去皈依。這是非常愚痴的行為,一個東西在桌子上,站在東看是西,西看是東,上看是下,下看是上。無論你站在哪一端,那都是自我妄執的偏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