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縣圍繞三產融合推進白芝麻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12-19 駐馬店網

小芝麻 大產業

平輿縣圍繞三產融合推進白芝麻產業高質量發展

駐馬店網訊(記者 楊姍姍)近日,全省農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召開,平輿縣委書記張懷德在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平輿藍天芝麻小鎮作視頻連線發言。

張懷德說,平輿是全國白芝麻生產第一大縣,享有「中原百穀首,平輿芝麻王」之美譽。近年來,平輿縣立足品牌優勢,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科技創新為動力,圍繞三產融合推進白芝麻產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把小芝麻做成大產業,直接帶動1.3萬戶貧困戶增收。平輿白芝麻先後榮獲「國家原產地域保護品種」「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等稱號。

一是科技引領穩一產。聘任張海洋等知名專家為芝麻產業發展顧問,強化科技智力支撐;在平輿和海南建成白芝麻繁育基地,培育適宜機械化生產的新品系,保持了品種品質的優良化。與河南農科院開展院縣合作,與中山大學共建河南研究院及現代農業創新中心,不斷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廣「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推進白芝麻種植標準化、規模化、機械化,發展專業種植合作社201家、千畝以上基地65個,機種率達到80%,平均畝產超過200斤,白芝麻年種植面積穩定在40萬畝以上,年產量5萬噸,產品遠銷日本、韓國、歐美等22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量佔全國三分之一。

二是集群發展興二產。高標準規劃建設芝麻產業園和藍天芝麻小鎮「世界芝窗」科創中心,集聚芝麻加工企業56家,綜合產能達到15萬噸。作為全國特色農產品,平輿白芝麻的品牌效應,也吸引了臺灣頂新集團等知名企業落戶駐馬店。「阿誠」「藍磨坊」等品牌倍受國內外市場青睞,成為好想你、徐福記等知名企業的合作夥伴。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院校開展深度合作,建立了省級科技創新中心和博士工作站,聚焦冷榨芝麻油、芝麻木酚素、芝麻花茶、葉茶等高端產品研發,推出調味品、休閒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等6大系列120餘種產品,實現了原料初加工向精深加工的快速轉型。

三是融合發展促三產。連續五年召開平輿白芝麻產業大會,推動會展經濟品牌化國際化;培育了「我愛芝麻網」線上平臺和「七品芝麻館」線下平臺,推動營銷手段現代化;創新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依託藍天芝麻小鎮建設了白芝麻文化博物館、「芝麻老街」文創園區,打造了集農耕體驗、科普研學、休閒觀光、餐飲民宿「田園綜合體」,成功創建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和河南省休閒觀光園區。

「下一步,我們將以全省農業高質量發展會議為契機,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推動芝麻產業高質量發展。」張懷德介紹。

版權聲明:

1、凡本網註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駐馬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盛世「芝」聲 輿鄉起航——河南省平輿縣白芝麻產業發展紀實
    近年來,平輿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白芝麻產業的發展,先後成立了白芝麻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農業標準化領導小組和專業技術委員會,把白芝麻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五大產業之一,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河南省政協副主席張震宇說,近年來,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現代農業發展,充分發揮農業大省的獨特優勢,注重綠色發展理念,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壯大了平輿白芝麻等一批國家知名農業品牌,進一步鞏固了農業大省的基礎地位。敦實芝麻產業 做大產業集群金秋送爽,賓朋來。
  • 平輿白芝麻:產業花開節節高
    縣裡以召開高規格白芝麻產業發展研討會和白芝麻產業發展高端論壇為抓手,出臺扶持政策,探索推廣了「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充分整合各方資源,推行土地流轉,引導、扶持、獎勵農戶大力開展白芝麻規模化種植,有效促進了白芝麻產業向著「連片種植、特色成帶、塊狀輻射、集群發展」方向發展。
  • 平輿縣世界芝窗白芝麻科技創新產業園開工奠基儀式舉行
    映象網訊(記者 王東紅 通訊員 張賢鋒)8月7日上午,平輿縣世界芝窗白芝麻科技創新產業園開工奠基儀式在平輿縣藍天芝麻小鎮舉行。平輿縣委書記張懷德出席開工儀式並宣布項目開工。平輿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石玉興,縣政協主席李志嫻,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董紅衛,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仲超,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庚建,縣政府副縣長馬林出席開工儀式。儀式由李志嫻主持。
  • 河南平輿憑啥是「中國白芝麻第一縣」
    為扭轉頹勢,平輿縣把白芝麻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五大支柱產業」之一,探索推廣了「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新型發展模式,大力開展土地流轉,引導、扶持、獎勵農戶大力開展白芝麻規模化種植,有效促進了白芝麻產業向著「連片種植、特色成帶、塊狀輻射、集群發展」方向發展。平輿白芝麻產業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
  • 平輿縣藍天芝麻小鎮 稀缺崗位正在火熱招聘中
    藍天·芝麻小鎮是由平輿縣藍天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25.8億元創建的以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為己任,以發展新農業、培養新農民、建設新農村為目標,以白芝麻產業發展為特色、以美麗鄉村建設為載體、以扶貧攻堅為抓手,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以實現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的多功能、現代化的農業休閒旅遊觀光區,農、旅、
  • 2019年駐馬店市白芝麻機收打捆現場會在平輿縣召開
    駐馬店網訊(本網記者 田瑞德 通訊員 李琦)8月6日下午,2019年駐馬店市白芝麻機收打捆現場會在平輿縣郭樓鎮陳集村召開
  • 延壽縣圍繞四大主導產業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延壽縣委常委張東來就延壽縣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進行了介紹。延壽縣委常委張東來作情況介紹。袁成亮 攝張東來表示,延壽縣要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有序銜接鄉村振興,奮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進入新階段。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黑龍江省委、哈爾濱市委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強縣富民為目標,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堅持「一產瘦身調結構、二產強身壯筋骨、三產靚身增活力」的產業發展思路不動搖,圍繞綠色食品、亞麻紡織、醫藥製造、康養旅遊四大主導產業,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經濟總量、產業層次、財政實力,力爭上遊、趕超晉位
  • 袁延文來婁調研:推動橋頭河鎮蔬菜產業三產融合發展
    (袁延文察看湖南鄔辣媽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產品)袁延文指出,要抓好質量這一關鍵環節,提升橋頭河蔬菜品牌的影響力,圍繞橋頭河蔬菜公園做好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文章,做好電商運營,把橋頭河蔬菜產業做大做強,帶動農民致富增收。「這種臭豆腐的價格是多少?」「銷量怎麼樣?」在致力於湘味麻辣熟食的研製、生產、營銷的湖南鄔辣媽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袁延文一行參觀了公司的第一期、第二期生產車間,品嘗了公司產品。
  • 大漠紅枸杞打造都蘭枸杞產業三產融合發展新模式
    西部網訊 8月18日,西部七省市媒體都蘭行採訪團走進大漠紅萬畝枸杞基地採訪,了解都蘭縣枸杞產業發展現狀,探訪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大漠紅三產融合發展的創新模式。在大漠紅枸杞基地,媒體記者們吃上了正宗的四川小火鍋,體驗了枸杞採摘,品嘗了有機的枸杞鮮果、加工的凍幹枸杞,喝上了枸杞汁、枸杞果酒、白酒。
  • 黃山市力推菊花產業高質量發展 讓「美麗花」成為致富花
    +旅遊、+康養、+會展等新業態,著力推動菊花產業向規模化、綠色化、品牌化和融合化方向全面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創建4—5個菊花綠色種植示範基地,開展菊花標準化生產;打造1—2個菊花休閒養生基地,2—3個菊花旅遊觀光長廊,大力推進菊文旅融合發展。為實現上述目標,《方案》要求,切實做好基地建設工程、品質提升工程、主體培育工程及產業融合工程等四項重點工作。
  • 河南溫縣打造山藥三產融合產業格局
    近年來,河南溫縣在擴大鐵棍山藥原產地品牌優勢基礎上,以高質量發展為主攻方向,以科技創新為重要抓手,構建四大懷藥栽培和品質研究中心,有力促進不斷提升其內在品質和獨有價值,更初步形成一
  • 三產融合發展 共築美麗甘棠
    原標題:三產融合發展 共築美麗甘棠   一處處種植基地蔬果飄香,一個個重點項目落地生根,一套套基礎設施溫暖民心……時下,走進屏南縣甘棠鄉,撲面而來的是聚精會神搞建設
  • 抓組織選品種延伸產業鏈 五大舉措推進貴州辣椒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2020年,貴州省聚焦「八要素」「六個轉變」,堅持走「綠色發展、一二三深度融合,提質增效」的產業發展之路,補齊短板、延長鏈條、培育品牌、開拓市場,完善聯農帶貧利益聯結機制,著力做強「辣」產業,做好「辣」文章,推動朝天椒優勢集群建設高質量發展,將「小辣椒」打造成帶動貴州農民增收和縣域經濟發展的「大產業」,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提供支撐和保障。
  • 山東省全力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在山東省的成績單中,文化和旅遊的發展成就不容忽視,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三五」時期,山東省文化和旅遊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定位,全力推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整體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 大慶三產融合強 富民產業旺
    ,健康快速推進鄉村振興,讓全市農民獲得更高幸福指數的同時,也推動了農業全產業鏈的發展。帶動周邊48戶農戶發展肉鵝、生豬養殖,吸納就業200餘人。 如今新型經營主體已成為推進鄉村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並帶動了農民脫貧致富。 大同區的於天利果蔬專業種植合作社已累計發展超大冷棚193棟、連體冷棚200畝、果蔬交易市場7000平方米,是全省北菜南運基地。2019年採取扶貧棚室+合作社經營+貧困戶收益的方式,讓全鄉貧困戶增加收入22.4萬元。
  • 推進中國牛羊肉產業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訊  5月28日在京召開的新聞發布會透露,第五屆中國牛羊肉產業大會將於7月17—19日在內蒙古赤峰市舉行。屆時,十餘場覆蓋牛羊肉全產業鏈的精彩活動將一一亮相,大會將邀請國內外行業人士共同探討牛羊大局,推進中國牛羊肉產業向高質量發展。
  • 農業部專家考察金沙河 探索三產融合推動農村產業振興新模式
    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和金沙河集團共同探索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充分體現了小麥體系已牢固樹立為產業服務,以產業問題為導向的理念;體現了小麥體系按產業鏈來部署創新鏈,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初衷;體現了小麥體系不斷探索與領域內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依靠科技發展一起做大做強的道路;打造了一個很好的科企融合的樣板。
  • 南莊鎮多舉措推動三產整合發展
    本網訊 建水縣南莊鎮採取措施,積極推動全鎮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 該鎮突出主導產業,在調結構、穩增長上下功夫,在推進三產融合發展上求突破,不斷提升產業發展的規模化、組織化、信息化程度,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
  • 吉林市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新聞發布會
    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是我市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近日,市政府印發了《吉林市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實施方案》立足我市實際,圍繞5項改革試驗任務和7大工作舉措,提出了77項重點工作任務。
  • 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 推進縣域發展高質量——鎮平縣政府工作...
    現代農業穩步發展,成功創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河南省農業科技園區和河南省農業產業強鎮,三產融合有了載體和抓手。糧食總產穩定在5億公斤以上,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糧食產業經濟得到發展,全省現場會在鎮平縣召開。工業經濟轉型發展,開展比貢獻、比管理、比創新,爭做星級企業「三比一爭」活動,全縣納稅超百萬企業達到23家,中聯水泥成為鎮平縣首家納稅超億元工業企業,全縣工業稅收首次突破3億元。